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車站環島之來去車站打招呼:花東殘念篇
2012/07/04 20:36:16瀏覽369|回應0|推薦7
 平和站:

  從花蓮開往玉里的區間車是以不超過5節的復興號車廂組成,5節已經可算是短編組了,但是從花蓮之後的小站月台長度竟然還比輸列車。平和站是第一個遇到的招呼小站,只有1座月台供單線區間南下北上的乘客使用,想要在這裡會車只會出現黑羊白羊過橋互不相讓的角力戲碼。

  月台上有水泥遮雨棚,平台式的屋頂與馬賽克磁磚拼貼的圓柱是東部各小站的特色,還有別忘了那具特別造型的電火條仔也得殺殺底片。平和站的站房保存尚好,只是斗大的藍底白字站名字體已經斑駁,好心人用了紅漆加描了幾筆,免得讓睡過頭的乘客誤下錯站。

  溪口站:

  列車在豐田站待避很久,我足足看了車站後方的五味屋屋頂約有15分鐘。花東線是單線區間,當南來北往的列車要交會時只能在有足夠停靠空間的車站交會,早知道就下車出站搶拍車站和五味屋了。

  我個人覺得溪口站是個不會迷路的隱藏版地下車站,因為坐火車來就只有一道長長的階梯連接唯一的出口,拾階而上越過堤防就算出站了,至於說它是隱藏版地下車站,是因為它的位置位在兩座又高又長的堤防之中,穿越河底隧道在花蓮台東之間往返,在花東公路上是看不到它的存在的。

  在這裡列車一樣比月台長,月台上的站房長的與國小司令台很像,但也很殘破,應該是花東小站屬一屬二的破舊了,會讓人以為是哪個國小把不要的司令台丟到這裡。

  此時車上2個猴囡仔和我分享他們愛聽的電音,頓時覺得車廂變成18房夜店,這種感覺就像在廢墟外聽潮樂一樣的混搭。

  大富站:

  聽起來像是海大富公公的專用車站,一出車站就有民宅人家,一樣是短短的月台,最後一節車廂始終無法與月台結合,不過大富站的站房比溪口好太多,維持得不錯,有一些裝置藝術,看來這裡的居民對車站仍難以忘懷,而大理石的剪票口紋路依然清晰,如果把車站改建成住家,這裡就是通往後院看火車的最佳地點,也不用跑得喘吁吁趕火車了,因為火車就停在你家。

  海端站:

  南橫公路東段的起點,穿過海端重要街市的南橫公路在這裡變成小小一條的雙向道,隱身於南橫公路旁的海端站站房,會讓你以為是一般政府機關而錯過,但走進來才會發現其實車站擁有廣大的站場。

  波浪狀的站房屋頂搭配藍天白雲,會讓你有種置身在晴空萬里的海邊的感覺,沒有大門和窗戶的車站隨時都可以進出,它也不一定是個車站,要當它是發呆用的涼亭也可以,找不到紮營點的旅人也可以在此露宿一晚,至少是個可以遮風避雨的所在,我還真的想這樣一試,不過得小心會不會有迷途的台灣黑熊跑來跟我共宿一晚,然後晚上被V字型的白色彎月給嚇醒。

  月美站:

  屬於花東車站共有的建築形體風格,短月台上沒有遮風避雨的候車亭,在這裡很難得看到乘客在月台出現。這裡平時也會有附近居民出沒,從車站外往回看則會發現外牆的斑駁。從月美站出站走到台9線只有短短一條小路,不過你大概可以選擇在路口的唯一一家柑仔店坐上半天等車,或是回到站房打盹,只要不睡過頭錯過火車就好。

  瑞和站:

  瑞和站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站,因為在附近的鄉間小路上,一輛摩托車上的大人小孩正熱情地向列車揮手,我也把手探出窗外搖手回應。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算是一種默契交流吧,雖然我們都互不相識,但我們都互相滿足了對人際關係互動想獲得些許回應的渴望。

  雖然瑞和站的使用率不高,也只是個無人小站,但周遭的環境仍然有在維持,據說這裡的草皮很適合露營,站房狀況也良好,仍有地方居民使用。其實如果能把一些無人小站的閒置空間拿來發自助旅遊或背包客的觀光住宿點,就像山里站把員工舊宿舍委託經營成民宿一樣,其實都滿適合的。

  唯一的限制就是它的站場不大還有月台長度不夠長,無法容納大量的人潮,但反過來說,總量管制才能讓所有人充份感受在地生活的寧靜,好的品質是值得等待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fetravelfun&aid=66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