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9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決審紀要
2014/12/02 16:10:24瀏覽555|回應0|推薦3

發現感恩的心情

 ──2014懷恩文學獎社會組決審紀實

                                           記錄/李時雍

 

時間:111日下午

地點;懷恩慈善基金會

決審;平路、張曉風、陳義芝、郭強生

 

會議開始,由執行此項徵文業務的編輯楊錦郁先行說明此次徵文由李欣倫、鍾怡雯、胡金倫、凌性傑、吳岱穎、楊錦郁擔任初複審委員,從252件來稿中選出20件晉入決審。接著由決審委員互推陳義芝擔任會議的主席。

陳義芝(以下簡稱陳):請大家先表達個人的評審標準。

張曉風(以下簡稱張):這次決審的作品寫得不錯,整體的作品雖然減少了,但也許是初審很會選稿,選出滿具代表性的各種類型,例如家庭的、職業的、特殊經驗的,都具有各自突出的特點。

平路(以下簡稱平):作品反應了台灣的現狀,包括世代之間,外籍幫手,有一個非常好的概括,讓我們了解台灣的現狀。有些篇讓人特別的感動,尤其是從悲慘的過去當中找到新的力量,一點不誇張,可說是既文學,又是最真實的心情記錄;這個部分,是文學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從無論是怎麼樣的過去,昇華出人性更值得思索、往未來看的光芒。

郭強生(以下簡稱郭):平常看一般文學獎,很多是文學老手寫的東西,比較感覺不到這麼直白誠懇的人生經驗分享。三兩句話就讓人有真正生活的感受。去年評學生組,還不能感受到「懷恩」這兩個字。今年評社會組,發現感恩的心情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有的,覺得這批作品不錯。

陳:我的評選標準,一是選材,扣合主題,典型的「懷恩」的,排除生命經驗比較貧乏表現;其次因為是文學獎,還是要有為文的精緻,而不只是一些堆疊材料,比較粗糙的書寫。

  決審委員各自發表評審標準後,一致同意先選五篇,不計名次。

 

第一次投票結果:

〈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陳、平、張,合計三票

〈一二三,到台灣〉:張,合計一票

〈來自異國的小女兒〉:陳,合計一票

〈頂住天崩地裂的那一個人〉:郭,合計一票

〈露水〉:平,合計一票

〈牛指甲〉:郭,合計一票

〈評語〉:陳、平,合計二票

〈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郭、陳,合計二票

〈煞車聲〉:平、張,合計二票

〈妊娠紋〉:張,合計一票

〈也許是吧,奇蹟〉:郭、張,合計二票

〈三種解釋〉:郭,合計一票

〈二人五腳〉:陳、平,合計二票

 

接著進行逐篇討論:

●〈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

郭:有些故事看起來很感人,符合社會的全民寫作宗旨。滿完整的文章,但結尾的玩具垃圾車,感覺是一種設計過的梗。

張:優點是很完整的寫了清潔隊員的心情,希望是真實的故事,不是做作。

平路:滿喜歡作者將三代之間,父親兒子之間,用一個玩具串起來,找了一個很好的牽連點,讓人動情的部分不經意的出來。看的時候自然而然被觸動。

陳:這一篇寫父親,還包含媽媽、爸爸的心理,包括父親打工來、打工去,但職業欄寫「農」,頗有張力。故事表層底下有心理敘述,從這個地方感覺到真感情。

 

●〈一二三,到台灣〉

張:這是老兵、老外省人共同的悲劇,但是它多一點懷鄉什麼的,父親跑到老家,還能找到成績單,這是刻劃的比較細緻的地方。

郭:太平了一點,類似的經歷遭遇出現得很多。

平:「藏在哪都找不到」的這一段,有感動我。

陳:就是個「還鄉記」,我會覺得說找不找得到成績單,跟他父親藏在哪裡、找不找得到之間,好像應該給我們更多線索,這中間少了什麼。

 

●〈來自異國的小女兒〉

陳:主角敘事者、小兒麻痺、年近花甲之年,把外籍看護的當作家人看待,一起上市場、做飯,都是感恩的元素。

郭:相對來說跟〈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題材重疊,我以為〈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對外籍看護的觀察更深刻。這篇理論上把她當一個他者,沒有真的在想她在想什麼。

平路:很平實、很直接的心境,有溫暖,但少了一些細節。

張:我跟平路一樣,我了解人物的善良天真,但敘述比較平。

 

●〈頂住天崩地裂的那一個人〉

郭:它提醒我們社會的問題,價值觀在扭曲,因為少子化而竟然是不選當小兒外科醫生了。入圍的很多篇都寫個人遭遇,這篇跨越了台灣的遭遇,不煽情,我有被打動到。

張:我在醫學院教書,我覺得敘述的手法上不夠順暢,但是極端的反應現實。

平:作者的誠懇度應該讓我們看到他在哪裡,他是小兒科醫生嗎?那就用「我」。關注台灣整個社會,應該要有個立足點。「天崩地裂」怎麼「頂」呢,有點矛盾,好像有點失準。

陳:這個課題虛構了一個「他」,講一個行業,課題很重要,但筆法有些硬。

 

●〈露水〉

平:文字不夠精準,用「露水」表達心境到底合不合?老年喪子確實會傷痛到這樣,但文中人物卻那麼勇敢,把疼痛剝開,讓我們看到疼痛的力量。即使是不精準的文字,但用這樣的方式,盡力去做,你會感覺到那是他活下去的力量。

郭:整個事情沒有想清楚,他們失去了孩子,要去感化年輕人,以為成功了,但其實沒有,是年輕人在陪他們。

張:在過程中的某些敘述,不一定很真實。

陳:中年喪子,照說很慘烈的,能不能心打開來?設計了這樣一篇文章,似單純化了。

 

●〈牛指甲〉

郭:寫了一對夫妻,到了時候就說來剪她的牛指夾,非常真實的,對他們失掉的孩子,還會幻想說,那個孩子的腳指甲。文章把夫妻之情寫得滿好的。

張:沒有寫到她先生在婚前的背景,他好到離奇,應該要有一個理由。他是一個很細緻的人,是什麼樣的背景,這方面沒有提。

平:有很感動的部分,但有一個部分較奇怪,在手術前,寫給他未出生的女兒的信,這個先生不像這樣的人,如果沒有那段會更樸直。

陳:寫夫妻相愛相照顧,不具備典型意義的「懷恩」。有一些修辭行文上的小缺點,不是一個特別擅用文字的人。

 

●〈評語〉

平:在生命的重量之上,讓你看完會心的笑出來,笑出來的部分非常真實,就是很可能。多麼像真實的人生,有時讓你有笑有淚。
陳:我也很欣賞,我會覺得那個「欠」跟「又」,有可能匆匆忙忙就看錯,懷恩文學獎通常會處理親情,這篇角度很特別,結尾也能夠照應到,看錯一個字又何妨,很清新。

張:我自己很歡這個故事,給我們做老師的很多反省機會,「欠」用功。有幽默感,〈牛指甲〉其實也是這樣子。

郭:歐亨利(O. Henry)小說式的,評語「乙」的人,老師會說你用功、「欠」字看成「又」用功,他不會覺得太奇怪了嗎?且因此就感動得成為好學生,事件如果可以這樣就太好了。這是一個文學的假設,而不是真實人生的經驗。

平:正面發展,很真誠的。孩子的心本來就可能在大人看來,不可能的事奇蹟一般的發展。

 

●〈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

郭:這篇比起〈來自異國的小女兒〉,有觀照到外籍看護的觀點,她怎麼來看社會發生的事,怎麼用語言,讓我們看到多了外籍看護的內心世界。這篇沒有用台灣人的樣板化觀點,有比較深入外籍看護在異地的生活,在某種衝突上跟上腳步,打動我。

陳:主要開頭的夢境帶出的生命遭遇,最後家人不吃豬肉,把雙方的屏障撤掉,心靈交感。我有小小的懷疑,讀《古文觀止》三遍很奇怪,最後又要讀卡夫卡,比較像製作出來。

平:開始教她中文,像教幼童指認世界,進步太神速,作者本身是文學讀者,用「一千零一頁」來比喻,筆有點滑了。

 

●〈煞車聲〉

張:我喜歡它的特別,我們經常會把寫作的思考放在一個畫面、一個故事,這篇是由聲音來串,在現實生活裡某一個聲音,又是因為貧窮,騎那種車子造成的聲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觀察點。

平:父親是文章裡面觸動點感動點,父親的個性配上用煞車聲來表示,大車和父親的個性好像。父親木訥節省,節省的習慣讓孩子覺得羞恥,給兒子和太太買淑女車,自己永遠就是騎那輛大車子,角度很特別,有文學性、真實感,讓人感動。

郭:算是我比較欣賞的一篇,既然篇名「煞車聲」,可惜中間沒有再多一點騎腳踏車的細節。

陳:「煞車聲」這樣一個記憶,除此之外,情節有一點制式化,以前父親讓他沒面子,逃家、父親來找他、考上省中,這樣的表述不夠新鮮。

 

●〈妊娠紋〉

張:寫了一個滿特別的東西,妊娠紋會令多女人覺得自卑,她的母親強調這個紋,有很有趣思維在裡頭。

郭:前面鋪陳的跟它要表達,技巧跟主題,沒有銜接很好。

平:寫母女之間的感情,母親對自己「紋」的驕傲,很真實。作者有時候就會筆法寫得太過,如用photoshop回復水嫩,用很多的語言堆在一起,希望母親在照片裡看起來好看一些,會讓人覺得感情裡面有一點失真。

陳:描寫媽媽肝硬化,標誌童年的事,一筆寫成,沒有再深入細膩。

 

●〈也許是吧,奇蹟〉

郭:很感人,從來不知道被火傷之後的復健路那麼辛苦,它改變了我的看法。

張:我也是這樣想,其實父親自己本身也有改變,這個年齡層的,要照顧弟弟妹妹,犧牲自己,弟弟妹妹不一定感恩,滿真實的。人生中的怨恨,遭遇那麼大的苦難,父親也悄悄的改變,

平:有非常深的感動,感覺到父親身上的所有的疼痛。

陳:描寫很艱難的處境遭遇。

 

●〈三種解釋〉

郭:入圍的文章有些文筆很好的,寫得太滑了,有的很樸實,我覺得這篇文字比較好,提供了精神病這樣的素材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家人好辛苦,完全不知道精神病者發生什麼事,去了哪個黑洞,文筆不錯。

張:寫我們社會,苦的是他們的家人,但是有些地方譬如說「我卻因跌倒,遭到挨罵」,「找到第三種解釋,好像無以名之」不是太理想。「嬰兒宇宙」,這個企圖其實很大,要為精神病人下一個定義。

平路:寫到封閉的世界,最大的問題是第三種解釋,本來就是很困難解決,不用特意,「嬰兒宇宙」這個部分好像在寫科幻小說,跟樸質的感情不是很搭。

陳:跟徵文主旨是不是那麼密合。

 

●〈二人五腳〉

平: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視角很清楚,一個旁觀者,不那麼介入的眼睛。多希望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母親對孩子的呵護保留很好的,琴弦除可以傳遞心聲以外,還可以治癒,宛如媽媽告訴他手上的白手杖想像是琴弓,那麼短的文字,感情飽滿而不誇張。

陳:材料比較老套,也許在「懷恩」的主題可以注入一點新的東西。

張:敘述文字上不夠流暢。

郭:是什麼樣的父親把小男孩打到失明,如果真的不瞭解,一扯到這東西,太複雜了。但下一段又寫小男孩能接受這個打擊。從文中我們對於這個父親,以及家庭分裂的情形,好像完全不瞭解。

經一輪討論後,針對一票的作品,張曉風表示放棄〈一二三,到台灣〉及〈妊娠紋〉兩篇;郭強生放棄〈頂住天奔地裂的那一個人〉。然後決審就十篇作品進行評分,最高的十分,依序至最低一分。

 

第二次投要結果:

〈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陳10分、郭6分、平9分、張8分。合計33分。

〈來自異國的小女兒〉:陳7分、郭5分、平2分、張4分。合計18分。

〈露水〉:陳2分、郭3分、平4分、張5分。合計14分。

〈牛指甲〉:陳3分、郭8分、平3分、張6分。合計20分。

〈評語〉:陳9分、郭2分、平7分、張7分。合計25分。

〈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陳8分、郭7分、平1分、張3分。合計19分。

〈煞車聲〉:陳4分、郭4分、平10分、張9分。合計27分。

〈也許是吧,奇蹟〉:陳6分、郭10分、平6分、張10分。合計32分。

〈三種解釋〉:陳1分、郭9分、平5分、張2分。合計17分。

〈二人五腳〉:陳5分、郭1分、平8分、張1分。合計15分。

 

經評委討論後決定淘汰數最低的二篇〈露水〉、〈二人五腳〉。

〈來自異國的小女兒〉、〈牛指甲〉、〈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三種解釋〉先列為優選,然後針對分數前四篇再投一次,以定出名次,最高為4分,依序最低1分。

 

第三次投要結果:

〈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陳4分、郭4分、平3分、張3分。合計14分。

〈評語〉:陳3分、郭2分、平2分、張1分。合計8分。

〈煞車聲〉:陳1分、郭1分、平4分、張2分。合計8分。

〈也許是吧,奇蹟〉:陳2分、郭3分、平1分、張4分。合計10分。

 

首獎為最高分〈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貳獎是第二高分〈也許是吧,奇蹟〉。〈評語〉與〈煞車聲〉同分,於是評再投一次票。以選出三獎。

 

第四次投票,結果如下:

〈評語〉:陳、郭、平。

〈煞車聲〉:張。

 

最後由主席宣佈最後結果,本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首獎〈我的父親是清潔隊員〉,貳獎〈也許是吧,奇蹟〉,三獎〈評語〉;優選不分名次為〈煞車聲〉、〈牛指甲〉、〈餐桌上的一千零一夜〉、〈來自異國的小女兒〉、〈三種解釋〉五篇。會議到此圓滿結束。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nfuplay&aid=194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