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第十六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決審紀要
2019/08/05 16:50:37瀏覽4516|回應0|推薦5

2019第十六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散文組決審紀要

 

時間:2019623日下午1

地點:聯合報總社

決審委員:方梓、陳義芝、簡媜、廖咸浩、黃麗群

列席:王盛弘、宇文正、許峻郎、劉彥辰

 

李蘋芬/記錄整理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於2016年增設散文獎項,今年為第三次徵件。來稿共131 件,複審委員凌性傑、言叔夏、馬翊航、胡金倫、張惠菁、房慧真共同評選20篇入圍決審。複審委員認為,本屆作品表現亮眼,體現少年內在與外在的掙扎、成長,也彰顯自我價值,身體意識強烈。

決審委員推舉陳義芝擔任主席,主持會議流程。陳義芝首先請委員們發表整體審閱意見,並提議選出心目中最佳的5篇作品,再依票數逐一討論。

 

 整體意見

 

簡媜讚許本屆入圍作品,是她近年看過水準最高之作,台積電青年文學獎的持續耕耘下,將這一群「穿制服的小老虎們」逼出驚人才華,能預見他們未來必然躍登文壇。

她提出兩大觀察面向:第一為題材,從散文的取材得以窺見社會真貌,校園生活作為一種社會縮影,據此能觀測社會環境的變化。例如這次親情書寫為大宗,許多作者來自破碎家庭,早熟而聰慧的態度令人心疼。第二為寫作技巧,習見的散文題材,通常已形成既定書寫方式,若前輩作家或文學獎作品的影響痕跡太顯著,無法打動她,她更在意作者能否展現創新技巧。

方梓也表示這二十篇散文水平之高,讓人驚艷。當中悲苦大於快樂,文字成熟,能融匯詩的語言,個人探索與親情主題佔大多數,她認為文字技巧為重要基礎,是主要評選標準之一。

廖咸浩說,赫塞曾在《徬徨少年時》中問道,成長為什麼那麼辛苦?「苦悶」實為每一個世代學生的共同感受。更令他感興趣的是,他們的苦悶來源為何?當所有世代都談論愛與死,我們如何創生新的表現手法?他在一類作品中仍察覺「刻意」經營,另一類則毫無保留的表現出冰雪聰明,文字渾然天成。這群作者也擅長將身體議題織入其他題材,由不同角度呈現身體意識,他認為那是屬於這一世代的特點。

黃麗群提到,本屆作品失誤不多,具有創作意識,大多能掌握敘事節奏。特別的是,裡頭的親子關係,不同於從前習見的家庭劇場,作品中的父母多散漫而乏力。她進一步指出,這些失能的爸媽非常年輕,對「傷害」毫無意識,孩子卻又眷戀著父母,即便他們已遠去,仍極度渴望靠近父母,形成一種新的失能危機。

陳義芝認為這些作品面向豐富,容易引起共鳴。表現出親情的斷裂與彌補,也有性別啟蒙、父女之間的情結、生死思索、病體描寫,都是說不盡的滄桑與殘缺。文學中的詩意正來自滄桑,這群年輕作者展現他們對人生況味的體會,讓人敬佩。

 

第一輪投票

 

三票及以上作品

〈疤〉(陳、簡、黃)

〈無染〉(陳、黃、方)

〈尋光〉(簡、廖、方)

〈重慶印象〉(陳、簡、黃)

 

二票作品

〈橡膠樹林〉(陳、廖)

〈盯梢地鼠〉(陳、方)

〈理想的樣子〉(黃、廖)

 

一票作品

〈嗜黑〉(方)

〈洞〉(廖)

〈關於那些蟑螂與我的日子〉(廖)

〈大樹不倒〉(簡)

〈野墓〉(簡)

〈風車〉(黃)

〈深夜與鬼魂關於蚊子的戀愛〉(方)

 

〇票作品

〈回答〉、〈一如往常〉、〈菜市人生〉、〈有壁癌的水域〉、〈魚缸〉、〈謎車〉。

 

獲三票者得進入第二輪表決,評審先針對獲一票以上的作品,逐一發表意見,〇票作品則不列入討論。

 

一票作品討論

 

〈嗜黑〉

方梓認為本文文字華麗且成熟,將憂鬱症與黑色相連,點出「我連傀儡都不是」的自覺,別出心裁地用黑色詮釋憂鬱,形容自己是連絲線都沒有的木偶。偶有驚喜,她以鼓勵角度閱讀此文。

廖咸浩感覺鋪陳較為刻意,閱讀時並未被他的文字帶著走,因此未投票。

陳義芝則發現其中「結論式」的表白文句過多,傾向「說明」而非表現。

 

〈關於那些蟑螂與我的日子〉

廖咸浩發覺他以有趣的角度寫蟑螂,作者與蟑螂之間存在亦敵亦友的關係,通篇幾無﷽﷽﷽﷽﷽﷽﷽﷽﷽﷽﷽﷽﷽﷽﷽﷽﷽﷽﷽﷽談論愛與死,重要的事可挑剔之處。作者刻意將自己與蟑螂視為兩種個體,或有相似性,但不相同。也就是說,作者與蟑螂確實有差異,直到文末,讀者才會發現蟑螂是他所需要的陪伴與見證,牠身上的「油亮」變成他生命中的亮光。此中有一戲劇性轉折,而非單純告訴讀者:我和蟑螂有明確類比。

陳義芝認為「蟑螂」意象未形成具體象徵,若作者愛乾淨,又怎能容許蟑螂滿天飛?描寫蟑螂的出發點,不甚自然。簡媜指出,他將苦悶青春與蟑螂連結起來,但部分轉折顯得刻意,例如「在群體裡笑得最開懷,卻也最孤單。」蟑螂與作者生活之間的銜接方法,不夠流利。

 

〈洞〉

廖咸浩首先說明,所有的創傷,都疊加在過往的創傷上,每一個創傷,都會回溯到最初的那一個,並成為人生中永遠無法填補的洞。本篇寫得真實而無造作,將二種創傷連在一起,作者必定經過深沉體悟。

簡媜附議道,他能用如此理性而流暢的筆調寫創傷,難度很高。陳義芝也表示,文中機器人的手臂意象貫穿全篇,成功表達心理狀態,他對心理細節之描寫實為難得,且非常真實。

 

〈大樹不倒〉

 

簡媜指出,本文藉由陪伴父親復健過程,連結樹的復健,大樹是大自然也是人的象徵,描寫得很務實。不足之處是對話稍嫌文言,出現的樹木種類太多,在有限篇幅中,或許不需要這麼多種類,會使焦點分散。然而,人與自然的聯繫仍非常溫馨。

黃麗群提出不同看法:「不像是女兒看待父親,卻像父親自述,卻用第三人稱來寫。」行文語氣讓她錯覺作者的「女兒」的角色並不存在,產生奇異的違和感。通篇代替父親道出他的人生哲學,卻未寫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爸爸相處之細節,因此未予支持。

 

〈野墓〉

簡媜坦言,高中生的閱歷很難處理生死議題,但他的文字平穩且清新,儼然是首尾呼應的有機體。佳句不少,如「那些墓碑像迷失在山中的孩童」,段落安排自然,也不乏文字技巧,引人進入生死思索。

陳義芝認為作者對生命本質確有思辨,但並未超出他對生死議題的認知。方梓則提到,本文論述成分多於個人感受,他對祖母的描述應要更深刻。

 

〈風車〉

黃麗群直言,其語言有一種乾澀的風格,恰恰與他的主題相合。作者的內心如沙漠乾荒,他遙遙看見風車,卻不明白象徵何在。他妥切的處理題材和語言,表現出青春的茫然:「我不知道」,眼前的大風車彷彿是答案,卻終究未能解決任何問題,在在呈現青春的麻木與隱約捕捉答案的可能。方梓同意他用巨大而沉默來形容風車,彰顯自我追尋的迷惘。

黃麗群接著說,他隱隱想寫出無可名狀的巨大形象,那懸置在他頭上的某個東西。畫面感強烈,作者彷彿看到機械性的未來存在眼前,長於掌握氣氛掌握。陳義芝認為風車的寓意不夠明確,並未帶來衝擊。簡媜則以為本文氛圍取勝,沒有附著實像的描寫,更需要文字來經營。

廖咸浩進一步說,他寫風車卻沒寫明寓意,反而造成好玩的效果,人盲目的被某種事物呼喚。但本文語言不夠精確,例如「試圖回憶起人生總是困難的」一句,應有更細膩的處理。或許能將「我不明白」的體悟,寫得更接近存在主義,換句話說,風車的誘惑就是存在主義式的誘惑。

 

〈深夜與鬼魂關於蚊子的戀愛〉

方梓表示這是一篇幽默的散文,譬如他提到蚊子熱情,我必須高冷,好像拒絕了蚊子的求歡,觀點非常有趣。在眾多作品中,讀來比較輕鬆,但結尾用紅白玫瑰的典故,顯然落於俗套。

 

獲一票的作品討論完畢,陳義芝提議,在前述一票作品中選出進入最後決選的名單,以14分投票,最高分者進入角逐名次之列。

簡媜放棄〈大樹不倒〉,方梓放棄〈嗜黑〉和〈深夜與鬼魂關於蚊子的戀愛〉,經投票後,〈風車〉獲13分、〈野墓〉12分、〈洞〉15分、〈蟑螂〉10分。 最高分的〈洞〉將進入第三輪投票。

 

二票作品討論

 

〈盯梢地鼠〉

陳義芝提到,本文起筆不凡,題材不好掌握,地鼠是大象徵,將感官表達得很鮮明,雖無深沉的生命思索,卻是切身的遭遇,筆法偶能跳脫框架,例如結尾:「沒有對什麼過敏,你這是天生的。」收束極佳。

簡媜也認為,本文寫身體疾病,作者的性格看起來較樂觀,但一生要和身體缺陷搏鬥,這種反差值得玩為。筆法活潑且生活化,能引起共鳴。

 

三票作品討論

 

〈橡膠樹林〉

陳義芝說這篇散文的瑕疵少、意涵深,作者以「橡膠」象徵他們這一代少年,能運用清新筆法表達深刻的比喻。如「睡眠更接近於拔掉電源線」一句,表達疏遠、迷亂的青春生活,作者安排看似瑣碎的日常細節,其實毫無冗贅,例如寫「喝飲料」,體現了對快樂的渴望,以及受現實摧殘的痛苦。本文成功地將現實壓力轉化為文學中的壓力,技巧成熟但低調,透過語法表達厭世感與末日意義。結尾收束於景色,全篇結構佳。

廖咸浩也認為此文大有看頭,舞弄文字的技法成熟,所有細節都指向作者希望傳遞的情意。他以為這是典型「冰雪聰明的女性筆觸」,渾然天成。本文最亮眼處仍是高超的比喻,例如作者描繪好友「毛線球」剪去長髮,是「把自己剪成有傷的少女」。結尾戛然而止,富有餘味。

簡媜首先以八個字形容本文:低調奢華,簡約大氣。她提到,少女時期是一面臨改變的階段,她們置身校園牢籠中,逐漸減損少女的初心與快樂,本文語言成熟而超齡,恰如其分地掌握情思流動。譬喻豐繁,乍看是隨時開枝散葉,作者卻總能以柔軟的手勢收攏,天分極高。

方梓也讚許本文善用比喻,所謂的「正常」其實是體制的壓迫,因此作者會說「短髮」是女孩受傷的樣子,輕易引人回想高中記憶。通篇看來風淡雲輕,卻呈顯深刻的厭世心態。黃麗群的看法稍有不同,這一類題材她太過熟悉,以她少女時期曾讀女校六年的經驗來看,本文並無失誤,但也缺少過分驚喜之處。

 

〈疤〉

簡媜娓娓說道,本文讀來使人揪心,作者卻能以溫暖女兒心來包容,她善於捕捉生命的困境,表現出對解決問題的無力感。她誠實而勇敢地面對,並寫出這樣的困境,對母親而言,她是母親的一道疤。

黃麗群表示此文最獨特之處,是「母親」彷彿不存在,母親的一舉一動都表現出她的漫不經心,宛然陌生人或局外人,作者流暢地以「缺席」的姿態寫出母親的「在場」。綜觀本屆作品,不乏刻意修辭,但〈疤〉的語言很節制,樸素但不顯笨拙,富有技巧地以一天的旅程,寫出生命經驗中,母親的不在場。

廖咸浩則指出結構上的瑕疵,例如搭公車一段,顯然作者忽略了「姊姊」這個人物的敘述。陳義芝認同她寫出殘破家庭中的倫理思考,從動物園的經年變化,對照母女的關係,表現命不由我的無奈。筆法確有粗糙之處,能有更加圓融、細膩的表達手法。方梓針對結構來談,也指出本文中後段,作者將原本是「話匣子」的姊姊消音了,雖善用對白推動情節,但整體結構稍微紊亂。

 

〈尋光〉

廖咸浩認為作者觀察力細膩,此中最漂亮的暗喻是光,但她將溫暖的光反轉為侷限女性的事物,也反轉了家庭中男性、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女性在外闖蕩非常辛苦,男性在家守護她的奔忙,僅有一缺點是語言偶有俗套。

簡媜說本文從女兒視角觀看母親,充滿同情與理解,文中絕美的極光轉為黯淡平凡的燈泡光,象徵母親不同的人生階段,家庭生活消磨了母親的銳氣,使她逐漸委頓。文字帶有淡淡的惋惜與憂傷,光的意象貫串全文,結尾寫道:「她在我眼中看到了星火」,母親將失去的事物寄託於女兒身上,是非常好的結尾,也能呼應文中的往昔與現在。

方梓進一步說,她特別愛「山前那條路」的畫面感,寫出了母親的無助。「光」從極光變成一盞檯燈,讀來頗有共鳴。她將女性情感描寫得極為細緻,光的意象又有多重寓意。

黃麗群表示本文相當工整,幾乎沒有缺點。情節令人想起七仙女地天女羽衣被藏起來的故事原型,是典型的女性困境,因此對她而言並無新鮮感。雖然作者聰明的運用光的意象,卻未能反映他們這一世代的特色。

至於文中的父親,也引起評審們的討論。陳義芝提到,作者對父親的描寫,例如他「看著翅膀」一段,或許能更細緻。廖咸浩說,她對父親的描寫很正面,將女性退出職場的命運描寫得極佳。黃麗群則認為,文中女人的意見乃透過父親之口得以表達,令她很困惑,那或許是隱晦的表示,父親為母親做了退出職場地決定。

簡媜總結道,文中母親的主體意識固然不夠強,但人是情感的動物,觀看自我與家庭和社會的角度,會隨時間與感受而改變。家庭有時也是溫柔的陷阱,它慢慢消融人往日的銳氣,那即是這篇散文的重點。

 

〈無染〉

方梓看重本文描寫成長經驗中的性別意識,充滿可愛的細節,尤其喜歡「先有愛才有性別」的觀點。愛不應是性別所主宰,作者以這種方式打破性別的劃分。

黃麗群發現本屆作品中完全沒有同志書寫,她推測是因為人們對同志的看法已漸漸穩定。〈無染〉的作者則在這漸漸穩定的議題中,提出一個相對少見的話題。

陳義芝也認為〈無染〉對性別探索有新穎的表達,「有愛才有性別」一句頗有說服力。善於表達自我,細膩而深刻,文中對友人ㄇ的目光與心思,原是單純的朋友卻跨界成為戀人之眼,轉折中多有精彩處。

簡媜指出它不疾不徐的鋪陳,極有紀律,讀來生動,寫出對ㄇ的癡迷,特別精彩。但今年的親情書寫懷有太多創傷,令她十分揪心,也相對地較難以文學來處裡,因此沒有投票給〈無染〉。

廖咸浩說本文確實別有新意,可說暮鼓晨鐘,但缺少了一點散文趣味,反而較多抱怨。有結構上的失誤,他跳過太多細緻的情節,造成過度刪節,也有一些修辭上較大的錯誤。

 

〈重慶印象〉

簡媜說,這篇散文寫父親在異地重生之後,與他人共築幸福家庭,作者卻能以是情達理的姿態看待。文字處處鑽破表面,顯露出吶喊:「我是多出來的小孩」。裡頭的父親過於快樂,對照出女兒的沉默無語,與身為「客人」的舉足無措,輕描淡寫中,表現出深沉感傷。

黃麗群以刺繡為喻,有一種技法,是往前進又往後退一點,最後變成緊密地扣連。就像〈重慶印象〉中父親的漫不經心,但他內心深處仍有根的認同。他是幼稚的大人,作者則是成熟小孩,每一個線狀推進都非常緊密,作者用冷靜到讓人恐怖的態度書寫,這是一個好的寫作者該有的觀點,冷靜是寫作者必備的天份。

陳義芝認為本文題目平常,但表現與心境不平常。對白的作用非常關鍵,可見心思精巧、情感壓抑,例如她寫心中的痛,只能用口中的辣表達。本文更深層的課題是父女關係,隱忍的筆法極佳,天地不仁,創作者明白只有自己能承擔痛苦。

 

〈理想的樣子〉

黃麗群表示本文語言雖偶有瑣碎處,但整體推進的方式佳。她沒把「少女」寫成一種典型,對作者來說,「少女」是她從小嚮往但無法成為的人,文中的「我」沒有成功蛻變,卻寫出「不是少女的少女」,已然跳脫少女地框架。

廖咸浩指出,這是入圍作品中唯一淡定看待生命的散文,抱持糊里糊塗的態度,寫出毫不造作的親身體驗,這是其可愛之處。將自我調侃的態度掌握得很好,「不能成為少女的少女」反襯出未來人生路程上的深刻度,越讀越有意思。

簡媜表示,此文多處將服裝連結青春成長,可見用心,但她讀來較少共鳴。方梓則說,她描寫女孩成長過程中,對顏色的認知,手法確實不錯,但取捨之下仍沒有圈選。陳義芝以為本文筆調平鋪直敘,若以編輯的眼光來看,傳達與溝通仍具重要性,〈理想的樣子〉不若其他作品具有立刻奪人眼光的優點。

 

第三輪投票

 

陳義芝請評審們針對上述八篇作品,以排名順序給予8~1分(第一名8分,依次遞減),選出前三名和五篇佳作。

投票結果:

〈重慶印象〉35分 (方7、陳7、黃8、廖6、簡7

〈橡膠樹林〉26分 (方2、陳8、黃2、廖8、簡6

〈尋光〉26分 (方6、陳4、黃4、廖4、簡8

〈無染〉26分 (方8、陳5、黃6、廖3、簡4

〈疤〉18分 (方1、陳6、黃5、廖1、簡5

〈洞〉17分 (方4、陳2、黃1、廖7、簡3

〈理想的樣子〉17  (方3、陳1、黃7、廖5、簡1

〈盯梢地鼠〉15分 (方5、陳3、黃3、廖2、簡2

 

依據統計結果,〈重慶印象〉獲得首獎。〈橡膠樹林〉、〈尋光〉和〈無染〉三篇同分,須重新投票,以 3~1分表決,評審共同決定將選出一位第二名,兩位第三名(平分第三名與一名佳作的獎金)。

 

投票結果:

〈橡膠樹林〉10分 (方1、陳3、黃1、廖3、簡2

〈尋光〉10分 (方2、陳1、黃2、廖2、簡3

〈無染〉10分 (方3、陳2、黃3、廖1、簡1

 

經分數表決後三篇作品再度同分,評審決議,將最多評審給予3分的作品列為二獎,但〈橡膠樹林〉(陳、廖)和〈無染〉(方、黃)結果相同。方梓進一步提議,在〈橡膠樹林〉和〈無染〉之間,以舉手表決的方式決定二獎。贊成〈橡膠樹林〉獲二獎者為三人,〈無染〉得到方、黃二人支持,和〈尋光〉並列三獎。

 

〈疤〉、〈洞〉、〈理想的樣子〉、〈盯梢地鼠〉四篇榮獲佳作。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nfuplay&aid=12837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