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獎決審紀要
2014/07/18 13:37:44瀏覽1588|回應0|推薦4

2014第十一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獎決審紀要 

【詹佳鑫/記錄整理】

時間:2014年6月28日 下午2時

地點:聯合報大樓204會議室

決審委員:許悔之、陳育虹、楊宗翰、楊小濱、蘇紹連(按姓氏筆劃序)

列席:宇文正、林德俊

第十一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組來稿共251件,初審由聯副編輯室及小熊老師(林德俊)、韋瑋和謝三進把關,四位複審委員由夏婉雲、嚴忠政、孫梓評、林蔚昀擔任,共選出25篇作品進入決審。夏婉雲點出新詩獎的「行數」問題,有些作品可能為逼近行數上限而失去控制。嚴忠政提到此次詩稿的時空跨度大,題材廣泛;然比起題材,嚴較注重「詩語言之掌握」,他會看作者有無在詩中給出新的意象和說法。孫梓評指出本屆有幾篇高思辨性的作品,雖然高中生在技術層面的操控仍有瑕疵,不過他選擇包容,轉而看作者說了什麼。林蔚昀則較偏好「正視」自己青春經驗的作品,比起龐大的題材和語彙,她挑出那些「不那麼想長大」的作者。

決審委員整體感言

委員們推舉許悔之主持決審會議,許悔之要大家發表此次決審作品之綜觀。

陳育虹直言今年作品的水準與往年相比並不特出,大約挑了四、五篇。她認為文學最終仍是寫什麼(what)和怎麼寫(how)的問題。作者必須熟悉自己的寫作題材,作品濃度要夠,否則便顯得蒼白乏力。語言是活的,她會看作者如何在真誠的基礎上靈活運用這項工具。

去年擔任複審的蘇紹連指出,今年題材亦十分多元,然有些詩作看似輕盈,實則虛浮;本屆新詩獎他偏好架構大、思辨性強的作品,並補充鮮明的語言魅力、良好的節奏和語感,將是他圈選的標準。

楊小濱認為本屆決審作品約有四分之一過於講究詞藻,拗口的語言降低了閱讀的流暢度。他指出此問題不只發生在文學獎中,「這是整體新詩創作的問題。」楊小濱以作品的「獨特性」為首要選擇考量,除了淘汰晦澀之作,若在詩中放入過多慣常用語而未有新意翻轉者,亦不納入圈選範圍。

擁有多次複審經驗的楊宗翰表示,雖非每篇作品皆令人驚豔,但有幾篇想「特別拉票」。在學校教授現代詩發展史的他,認為以文學獎的作品來引導時代風氣有些困難,但仍可期待。新聲音的出現令人喜悅,比起技術,楊宗翰更看重如何以高中生的觸角,開展作品的豐富內涵。

許悔之評審時把自己想像成一位十幾歲的青少年:「當時的我是如何知見、感覺這個世界?」在此次評審會議裡,他肯定年輕作者們在生活中「挖掘意義」的努力,如何別具隻眼,透過詩觀照自我、家庭與社會的衝突矛盾,是他評審的主要方向。

第一輪投票

發表整體感言後,進行第一輪投票,每位委員以不計分的方式勾選心目中的前四名。共9篇作品得票,投票結果:

〈夢為故事〉(許、陳、楊小濱)

〈日常〉(許)

〈命案〉(陳、楊宗翰、楊小濱)

〈一個好的開始〉(陳、楊小濱、蘇)

〈東非涉影〉(陳、楊宗翰、蘇)

〈十八自述〉(楊宗翰)

〈同居〉(許、楊宗翰)

〈牆邊故事〉(楊小濱、蘇)

〈傀儡的父〉(許、蘇)

◎一票作品討論

〈日常〉

許悔之喜歡這首詩呈現的「自然感」,詩分兩節,一乾燥一潮濕,淡淡鋪寫日常細節,有系統性。但不十分堅持。

〈十八自述〉

楊宗翰肯定這首詩裡對於青春的思考,但許多「自問式」的句子處理不佳,技術面上仍需加強。他可以放棄。

楊小濱提議可暫時保留〈日常〉和〈十八自述〉,因三票的作品中有自己頗無法支持的,且本屆仍需選出八篇,希望在第二輪投票時再做最後決定。

◎二票作品討論

〈同居〉

楊宗翰推薦這首詩:「以賦的方式緩慢描述,最後一段尤其動人。」他喜歡作者用「我想像……」開啟詩的段落,溫柔地帶領讀者進入故事氛圍。

許悔之讀完此詩,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寂寥,作者以許多瑣事呈現未來的日常狀態,心事的累積令人動容。

此詩為蘇紹連的第五名,作者的文字、詩感皆老練,表達超乎青春,以同居和彩妝呈現自己的成人性。

陳育虹覺得詩中有些詞語不夠精確,如「殘餘濕度的手袖」、「腫脹的初經」等,讓讀者跳脫了閱讀情境。

〈牆邊故事〉

蘇紹連肯定作者描摹親情的用心,父子間的互動十分仔細,「牆」究竟是作為「阻隔」,抑或「展示」?其中對照頗堪玩味。

楊小濱認為此詩沒有太大缺點,抒情流暢,但對於作者使用的「牆」之意象持保留態度。

楊宗翰仔細數了詩行,作者以四段、每段十行的方式書寫似乎無必要,整體稍嫌冗長。陳育虹也指出詩中許多句子過於口語,降低了詩的濃度。

許悔之讀完此詩,肯定作者認真體會兩代間的情感,第一段的「熨斗」出現警戒性,第二段則以「蟻群」轉入回憶。文句看似簡單,卻有深厚的情感蘊含,喚醒他內心柔軟的一塊。

〈傀儡的父〉

蘇紹連指出此詩以「傀儡」意象描寫父子關係,其中有視線,有聲線,「操控」與「被操控」的雙重意涵展現詩的多義性,十分動人。此詩以真實的「我」對照虛擬的「你」,而「他」是父,是「你」想成為的主控角色,甚至偽造了舞姿和說話方式,並俘虜了「我」的身體。此詩在厭父和戀父之間徘徊,其中有所隔閡,卻又彼此穿攝。

許悔之認為這是一首「高精神性」的作品,每一小段的描述都像個黑洞,引人深思。此詩的主體性是震碎的,在深沉的情感中,他讀到作者的成長和體悟。

楊宗翰在〈牆邊故事〉和〈傀儡的父〉兩篇中選了後者,但詩裡的角色複雜,初讀有隔,需要時間梳理。他並指出其中一句:「那日的時間趴在門前/覬覦我們木造的肉體」,十分漂亮。

楊小濱贊同以上評審說法,並補充一些缺點,如第一段的「極圈末梢」,令人難以理解;第三段「你曾經」之重複亦過於簡單,無助於整首詩的節奏感。

陳育虹認為此篇作品思考性強,語句成熟,看得出是有經驗的作者。然因詩中出現如「極圈末梢」、「可仿生的樣子」,朗讀起來,若聽者不看文本,則較難理解詩的意涵。

◎三票作品討論

〈夢為故事〉

楊小濱圈選此篇,卻指出此詩仍有些慣用式說法,如「狡黠的偷走」、「不帶走一片……」,題目亦不夠理想,首尾重複出現的句子似乎未成功地呈現效果。

陳育虹認為愛情是一個宇宙性的主題,作者以夢的飄忽感,寫出單戀或失戀的曖昧與不安。敘述過程不俗氣,其中有蒙太奇的跳躍片段,亦有極地的連貫意象,頗具層次。

許悔之思考此詩題目:「究竟是夢作為一個故事,還是夢乃為了一個故事?」他喜歡本詩虛實交錯的手法,「但願極區有光,/鹿角分岔而時間並不」一句十分迷人;語言狀似擴散,卻有很強的情感內聚力。

蘇紹連賞析,此詩以「界外球」和「邊界」等事物,象徵愛情之傷而進行「放逐」,放逐後亦有尋找、徘徊和想望。只是詩中元素頗為複雜,且較缺節奏感。

楊宗翰認為此詩寫入棒球意象,詩行意義的綰合卻不夠緊密。「九局上半,高飛球越過無數緯度……」說服力差了些。

〈命案〉

楊小濱指出此詩內容平實,然語言仍有些生澀;作者以切身的生活經驗為題,凸顯其鮮明的個性。

陳育虹認為此詩情感直接,有一定的忠誠度和可信度。智慧型手機、變色片、參考書、志願卡等勾勒一幅青春圖像,作者以「紅色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裂痕」,詩行蕪雜正呼應其焦慮心理。只可惜詩句不夠精煉,口語化之轉折可刪去。她另肯定作者的想像力,如以擱淺的海豚比喻未能送達男校的情書。

楊宗翰坦言此詩為他的前三名,作者以敘述性的句子鋪展意義,對詩來說,技巧上可能是扣分,然作者筆下的升學現況竟和二十年前頗為相似,令他心有戚戚焉。他並點出作者以年齡首尾呼應,不致讓此詩更顯渙散。

蘇紹連認為此詩內容太過熟悉,容易猜測;雖具有臨場感,卻少了想像空間。

許悔之同意此詩雖語言完成度不高,卻也恰如其分地呈現新世代氛圍,「是一首內在向度較低的作品」。

〈一個好的開始〉

蘇紹連讚賞作者對於「逆行回溯」之思考,反覆辯證,層層推進,節奏與意象相扣緊密,是一首不簡單的詩。

楊小濱認為此詩缺點少,完成度高,題目簡單卻引人深思,以第二人稱展開書寫,吸引讀者進入詩的氛圍。詩句幾乎無浪費,頗為一致地指向背後意義,令人欣賞。

陳育虹表示,詩多給提問,少給解答,作者對於「成住壞空」的不可逆性做了非常好的推理。詩中反例和自我體悟皆十分清楚,以重複的「來……」句型營造親密溫柔的口吻,文字不造作,頗有力量。

許悔之說這是一首「很有誠意」的詩,他喜歡此詩題目,與內容有弔詭的呼應。然詩中有些片段雖能想像其畫面,轉成文字卻不夠精暢,如「有沒有足夠長的時間/讓子彈湊齊千萬碎片的花瓶」。

〈東非涉影〉

蘇紹連感覺在比賽中,此類題材許多人寫過,他欣賞作者悲天憫人的胸懷,向外拓看亦回顧台灣,意象熟練老到,但不特別,創新度較低。

陳育虹和楊宗翰皆認為作者有超齡的表現,此詩語言精煉,不會因所謂「主題正確」而避開不選。陳育虹自言不習慣「同音雙關」的寫作方式,但題目的「涉」字有「涉入」、「涉世」等意,可看出這位作者關懷世界、欲與受難人們產生連結的意願。第一段末尾的描寫有些過度,然最後「露著滿嘴的蛀牙/向我走來」,那孩子究竟是哭是笑,十分耐人尋味。粉紅色洋裝在沙漠和藍天之間,亦呈現漂亮的視覺突兀感。

楊小濱指出此詩有多處過於用力,如詩中「焱陽」、「顛躓」、「植長」、「蜂窩性組織炎」等,且標題「涉影」一詞亦有些刻意,破壞了詩作的關懷情感。另外,「藍的光」和「藍墨水」之重複過於輕易,末段的「蛀牙」若改為「缺牙」或許較為準確。

許悔之肯定此類題材出現,但認為此詩有些勉強,如第四段最後兩長句之經營不成功;不論作者有無親臨其境,作為一首詩,仍須掌握一定的表達技巧。

第二輪投票

評審們對作品各自發表意見後,依心目中名次高低,分別給5~1分。

投票結果:

〈夢為故事〉14分(許4、陳4、楊宗翰1、楊小濱3、蘇2)

〈命案〉5分(陳1、楊宗翰3、楊小濱1)

〈一個好的開始〉15分(許2、陳5、楊小濱4、蘇4)

〈東非涉影〉7分(陳3、楊宗翰4)

〈同居〉9分(許3、楊宗翰5、蘇1)

〈牆邊故事〉6分(許1、楊小濱2、蘇3)

〈傀儡的父〉19分(許5、陳2、楊宗翰2、楊小濱5、蘇5)

最高票〈傀儡的父〉總計19分,評審一致同意給予首獎。〈一個好的開始〉15分為第二名,〈夢為故事〉14分為第三名。因本屆預定選出五名優勝,故評審在最初僅獲得一票的〈日常〉和〈十八自述〉間表決,最後由〈日常〉獲得三票(許、陳、蘇)勝出。〈命案〉、〈東非涉影〉、〈同居〉、〈牆邊故事〉、〈日常〉五篇不分名次並列優勝獎。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nfuplay&aid=1518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