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既不痛苦,也不無聊,就是幸福
2021/06/19 20:19:12瀏覽422|回應0|推薦7

人生既不痛苦,也不無聊,就是幸福

 

哲學大師叔本華說過的名言有:

「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人,在獨處時,能在自己的思想和想像中自得其樂。換句話說,一個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

他透過三大終極問題,來思考幸福人生的真諦:
「人是什麼?」、「人有什麼?」、「你在他人眼中是什麼?」

「最愚蠢的事就是犧牲健康,去追求任何一時的快活。不論是為了利益、升遷、學問還是名氣,甚至為了轉瞬即逝的感官樂趣,去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應當為健康讓路才是。」

「自己才是幸福唯一真實且持久的來源;人們不應該期望從別人或外部世界獲得太多。」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人只能靠自己。自己,是一個人所能成為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最多的資源。」

「一貧如洗,也可以是你的優勢。」因為你義無反顧,只有勇往向前。

「財富猶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名望也是這樣。」

「只有一個絕對的窮光蛋,才會確信自己沒有任何資源可言。也才更有捨棄尊嚴、力爭上游的決心。」

「追求幸福人生,先克服兩個大敵:痛苦和無聊。」

「生活就像鐘擺一般,在兩端之間或激烈或溫和地來回搖擺。」

「要嘛痛苦,要嘛無聊,反正總有一項逃不掉。」

「既無痛苦,也不覺無聊,本質上就實現了人世的幸福。」

「人生在世,要嘛孤獨,要嘛庸俗,選擇其實並不多。」

 

一個人對與他人交往的熱衷程度,和他的智力水準成反比,
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較粗俗的人,越是喜歡社交。

 

「一個人自身擁有越多,想從他人身上獲取的東西就越少。」

「沒有追求精神的人,就是庸人。」

 

「庸人的典型特徵就是不具智力需求,只有生理需求。他們空虛麻木、沒有生活重心、對思想毫無興趣;為了逃避無聊,他們只能不斷地追求現實的東西,可惜現實要嘛不盡如人意;要嘛就是相當危險,禍害無窮。」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們,都與人生的幸福無關。」

 

「面對他人的吹捧、貶低,最好的做法是既不高估,也不小看。千萬別淪為他人看法或意見的奴隸。」

「只有來自思想的平靜和獨立,才對獲得幸福有著本質上的影響。」

 

「人之所以頻繁焦慮,是因為自尊心太過脆弱敏感。」

 

「大多數人都過度重視別人的想法,這就是陷入虛榮之中,愚蠢至極。只有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影響到他對我們的態度,而且是在與他人一起生活共事有關聯時,別人的看法才有價值。」

 

「只管驕傲,過分隨和反而容易讓人輕視。」

「驕傲源於內,要堅信自己在某一方面擁有至高無上的價值。」

「當你知道自己具有任何長處或優點,就應該把它們牢記於心;如此一來,你就不必討好任何人。」

「耐得住寂寞才擔得起盛名。」

「如果你自認稍微比別人有才,那就耐著性子潛心研究。」
「只有透過艱苦的勞動,才能超越目光短淺的人,成就一世英名。」

叔本華主張,寂寞獨處才是真正的快樂;理智人生是應該減少慾望,才能避免痛苦;慾望無窮,則痛苦無限。

 

要享受孤獨,沒病就是幸福,身體有一點痛苦就是不幸福,例如你如果傷了腳,馬上不能行動了,一切幸福都成虛幻!

 

 

人生痛苦是有太多慾望,小孩沒有什麼慾望,所以很快樂,長大想要的日增,於是痛苦就增加;拋棄慾望才能快樂。

 

 

認清自己的意願和目標,也要瞭解人生大環境;活在當下,就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軸;要接受當下的情況,擔心未來的禍患,就是自找痛苦。

寬恕他人就是自我釋放。

叔本華的哲學,可以讓人坦然無畏、寵辱不驚,幸福地度過一生。

 

備註:作者簡介

阿赦.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

叔本華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的但澤(Danzig,今波蘭的格但斯克)。

自稱「性格遺傳父親,而智慧遺傳母親」。叔本華的父親是位富商,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位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

憑藉父親的遺產,叔本華一生過著隱遁的生活。

21 歲,叔本華到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23歲棄醫從文,進入柏林大學;30歲,他的曠世傑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但市場反應平平。對此,叔本華異常悲傷:「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叔本華曾對歌劇女演員卡洛琳娜.雅格曼一見鍾情,然而女神卻另有所愛。他情路坎坷,終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

63歲,他的封筆之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附錄和補遺》出版(本書德文原名《人生智慧箴言》,即取自《附錄和補遺》第一卷),終於聲名大噪。

72歲,叔本華因肺炎死在餐桌上,他的臨終遺言是:「希望愛好哲學的人,都能客觀獨立地理解我的哲學。」

叔本華死後,其所有財產都捐獻給了慈善事業。
Read more @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https://philomedium.com/biblio/80682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onleroy888&aid=1640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