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拾金與失金
2011/01/07 15:42:12瀏覽877|回應2|推薦90

拾金與失金

拾金與失金間的是是非非,常透過新聞媒體的播放。尤其是拾得巨額失款,能夠不求任何回報,更是受到社會輿論的大力讚揚。

拾金不昧代表擁有高道德情操,也是一般大眾認為是人性裡本該擁有的美德。然而這評價裡,卻又有值得省思的矛盾!既是人性裡本該擁有的美德,又為何拾金不昧該受到表揚呢?是否;拾金不昧又代表難能可貴,不貪圖利誘。換言之;人性裡,能不受利誘者,寡。又如何避開利誘呢?從小到大的事俗是這麼教育人們,為了某種更大的獲得,我們得學會努力和爭取。

於是人們從各個領域工作努力爭取更高的酬勞和獎金,甚至去爭取至高榮耀的表揚。那榮耀背後的另一面,無非意味著拋磚引玉,希望更多人共襄盛舉。

有鑒於此人性,多個國家政府也設計出多項獎懲制度和法律規範。其中設有多種檢舉獎金,讓有意願檢舉不法的民眾有獎金可領。如此一來;民眾才能更用心注意週遭可能產生的違法行為。例如:我國檢舉亂丟煙蒂,亂丟垃圾,非法外勞,盜版軟體...等,都有獎勵金。比較特殊的獎勵:拾獲失物,可向失主索取最高上限三成的答謝金。理由也很明顯;為了鼓勵人們可以拾金別佔為己有,讓更多失主能夠有機會減少損失,同時也是警愓人們,別過於粗心大意。畢竟,遺失財物的人口,實在太多了。新聞能播報出來的,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多數人,是不會主動交由警局處理,才會有此法條出現,以求得約制人性。

換個角度,亂丟垃圾者,盜版軟體的違法者是貧戶時,應該給予罰鍰嗎?遺失物品的失主是貧戶時,該給予三成答謝金嗎?檢舉者領取檢舉亂丟垃圾的貧戶者,是可恥、丟臉、不道德的人嗎?拾獲貧戶遺失物而要求三成答謝金的人,是可恥、丟臉、不道德的人嗎?是否該在罰鍰之前,警方得先查證受罰者是否為貧戶?

法紀若不綱,就會亂了序,糾紛四起。法律不外乎人情,卻使人情常常亂了法紀,引來更多的社會亂像。怕的是人情,是用錢買來的,才會有這麼多的亂判,減刑和假釋,導致違法者亂無章法,恃無忌憚。同情心,該用在對的事件和對的方向,否則;只會害了更多無辜的人。

我看過這麼一篇文章,了凡四訓電視宏法講記(第十五卷)淨空法師講述

【魯國之法】

魯國是春秋時代孔老夫子的故鄉。

【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

這是魯國的法律。魯國的人,有的時候窮困,被人家賣到別的國家去作奴婢。有人能把這些人贖回來,魯國政府有獎金給他。

【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他贖人,贖人回來之後,不接受政府的獎金。孔子聽到了,責備他。『賜』,是子貢的名字。『失之』,你錯了!錯在什麼地方?下面就說:

【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

孔老夫子教訓說:「你為什麼錯了?聖賢人做事情,他有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是決定可以移風易俗;換句話說,幫助社會改良不好的風俗。這個事情可以做,能夠教化百姓,給百姓做榜樣。」現在我們在各地講經,標這個題目「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所學的,必定能夠為社會大眾做表率,我們應當要學;不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不學,我們不浪費那個時間,不浪費這個精力。換句話說,一定是利益社會的、利益眾生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學習。能夠為社會大眾做榜樣、做模範的,這個事情我們要做。「子貢贖人而不受金」,不足為世人做榜樣,所以孔老夫子責備他。『非獨適己之行也』;不能隨自己的愛好,「我喜歡怎麼做」,不可以,你要顧全社會大眾。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

他就講到現前魯國這個社會,富貴的人家少,貧窮人家多。

【受金則為不廉】

子貢贖人,接受政府的獎賞,好像自己不廉潔了,這種影響太大了。

【何以相贖乎】

還有誰敢去做贖人的事情?這是被子貢破壞了。換句話說,要懂得聖人的意思,子貢贖人一定歡歡喜喜接受政府的獎勵,鼓勵社會大眾有錢的人,把自己國家人民在外面作奴婢的都贖回來,這才是好事情。你今天贖人不接受獎金,以為自己很廉潔,接受獎金就不廉潔,對於自己來說是說得過去,但是對於整個社會風俗來說,你錯了。

【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這個諸侯是別的國家的諸侯。還有誰去贖人?由此可知,聖人的是非標準,跟一般人是非標準不相同。下面又舉一個例子: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這是孔老夫子的眼光。子路也是孔夫子的學生,他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面,快淹死了,他下去把他救起來。這個人對他非常感激,送一頭牛去謝謝他,子路接受了;子路沒有拒絕,接受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歡喜,孔老夫子說:「自今之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在水裡面去救那些快淹死的人了。」為什麼?接受人家的報酬。這兩樁事情: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

這是值得讚歎。

【子路之受牛為劣】

這是比不上子貢。可是:

【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

孔子他的看法跟我們不一樣,讚歎子路。『由』是子路的名字,『賜』是子貢的名字。他讚歎子路,責備子貢。

【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這三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要牢牢的記住。我們行善,這個善的影響,面要廣,時間要長,這個善就「是」,這是大善。如果影響的面很小,影響的時間很短,這是小善,在這一段裡面講,「非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流弊」用今天講,就是影響。『不論一時而論久遠』,決不在一時,它影響的時間長。『不論一身而論天下』,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叫天下人受益,這個善就「是」。

【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

子貢的例子就是這個。他現行做的善,好像是善事,但是他留下不好的影響,這個影響會阻礙許多人去贖人回國;你阻礙別人,你不就害了人嗎?所以這是似善而實非善。這個理深,能夠見到的人不多,聖人見到。

【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子路就是如此。子路救了一個人,人家送他一頭牛,他就接受了。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響別人,使其他的人聽到子路這種行為,他看到別人掉水裡,也會很勇敢的下去救人。這看起來好像不善,實在它是善。

──────────
每個人心中都存有至高的善念,也存在著對社會、對他人,有某種至高點的理想與期許。然而;為何會希望有這樣的理想和期許呢?往往是因為,現實的不足,理想與期許總有一大段差距。想要生存於一個完美的社會環境,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希望。然而;人性裡總也存在著顧我為首的私慾,所以很難有真正的標準去衡量是是非非,也因此;法規是最基礎維護多數人的利益,若多數人都能嚴守紀律,社會亂像自然會減少許多。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ndy&aid=4772983

 回應文章

三點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俗聖眼光大不同
2011/01/15 08:32

俗聖眼光大不同

環境時代來教化

拾金收饋轉弱勢

一方點醒失金人

一方佈施社會善

社會風氣廣善事

民心安樂慶安康

謝謝分享祝福您

覺醒(lendy) 於 2011-01-16 12:33 回覆:

謝謝 生命教育協會

提供很不錯的期許方向

祝福您 幸福 健康 快樂 平安


平平安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拾金與失金
2011/01/08 07:21

寫的很好

覺醒(lendy) 於 2011-01-09 16:02 回覆:
真的喔!太感動了。呵呵~謝謝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