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場雨 我們來到中港城
2024/04/16 13:13:51瀏覽638|回應0|推薦21

一場雨  我們來到中港城

萬華社區大學 單車樂活小旅行 濱海小旅行

圖文/茶花小屋 2024.4.9

因為雨的緣份

這季節,春夏交接,氣象預報也沒辦法抓得住老天的心。一個星期前一直注意著天候狀態,預報改了又改,最後在課程出發前,三芝那頭還是下雨的天氣,而且比預期雨勢還大。因為安全因素,三芝的海濱旅行先放在一邊,改去中港城外,竹南綠光自行車道。因為往南一點,天氣好,微微透著陽光的薄雲,和一點微微的春風,正適合騎單車。

有時候,旅行也講求一個緣字,時間到了、季節對了、心也想念了,那就是一場好旅行。目標設得太過明確,也就太執著某一個旅程,反而錯過了美好時光。

這學期新同學多,學著如何因應天候調整旅程和心情;老同學可以再次走過同樣的旅程,複習過去,溫故知新,一切都顯得完美而豐富。

被遺忘的中港城

竹南,縱貫線鐵路海線與山線交匯處,所以應該算大站。走出站外,卻是一付小鎮氣圍,城區不太,踩個二公里左右市區顯得有點車馬人稀了。

但很少人知道,城外靠海這邊,以前叫中港城,有城牆也有城門。有些路名與早年的城門有關,沿著迎薰路往前,通往南門,南門也是迎薰門,“薰”字是古人喜歡的南風,迎著南風而建的城門,一份春暖花開的期盼,生活有目標、有期待,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中港城北邊與竹塹城相隔著中港溪,找不到名字來由,那肯定與古老的原住民有關。道卡斯族,中港社,以前住這裡,後來中港這個名稱自然成了附近的地名,所以中港和海港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也有人說,北邊有滬尾港、南邊有鹿港,這裡居中所以叫中港。

曾經是金紙製造大城,外銷國外,隨著時代轉變,機械化取代手工,東南亞生產成本低,中港的金紙產業漸漸落沒。那一年的風華,留下了今天的中港老街區。

安靜的老街和慈裕宮

沿著迎薰路、民生街、民主街而行,老街區裡留下許多老街屋,有點像台北迪化街,只是沒有商業進住,也沒有來來往往的遊客和車輛,在老街區騎車很舒服。當年的繁華已不復存在,但還能看出那年的風光與盛況。商家門前的裝飾主義門面,訴說著曾經是金紙第一大城的過往,曾經有三百多家手工金紙店家,造就了中港城的留金歲月。

仔細端詳老街屋,亭仔腳外牆的精雕細昨琢,山頭上的巴洛克花飾,不難看見經濟產業的蓬勃。因為沒有人潮,所以可以好好的欣賞老街的建築美學。

老街中心佇著慈裕宮,供奉媽祖,守護著那年中港與北部及中部的水上交通往來。從乾隆開始建廟,一路因為水患、老舊整建,現在廟裡的建築工法與精巧的工藝,有如老街、老城一路走來的過往,停下單車,慢步走進廟裡,看著時光鐫刻在每一塊古蹟上。

在城區打轉了老半天,從早上到中午,一樣安靜、清幽,這裡真的是老得讓人好舒服。

綠光自行車道

離開城裡老街,騎進不遠處的龍鳳漁港。沿著港區往北是綠光自行車道,木麻黃與闊業林圍繞著自行車道,迎著海風的風力電機用力轉動。一騎進來,同學們連連驚呼:「好美呀;這麼美的地方,怎麼都沒人騎進來;以前我只經過西濱,沒騎進來過,裡面竟然這麼漂亮...」那些一次次的錯過,堆疊出過去同學的單車人生。

車道沿著海邊而行,有時樹林打開窗門,突然送來一幕廣闊的大海,沙灘向遠方踏浪而去,綿長而悠遠,浪濤送來的節奏澎湃又古老,比城裡的老街還老,聽著海聲,我們向前。

經過已經人去樓空的崎頂海水浴場,樹林大多是黃槿樹,這些秋天開花的樹木入夏前大多是深綠色彩,一路向遠方延伸,就像是沒有盡頭似的。有些地方搭成隧道,那一道孤彎得好美,雖然有點人為促成,但確有人與自然合一的傑作感。其實不需要太多想法,盡情收攏一路的美好,心也會跟著美好了。

踩上崎頂,一處很美的小聚落,和自己說好要來好好拍照,讀這裡的海風美感,但卻一直因為時間而沒來完成心裡的想望。

子母隧道裡的剪影,畫出一道道憂美的曲線,那是用心畫的,心與隧道外的光明一起畫出自己旅行的光影。

小旅行路線

竹南車站→中港老街→龍鳳漁港→綠光自行車道→崎頂子母隧道→崎頂車站→竹南車站

綜合難度: ★★ /  里程:19KM

中港老街走讀

老街屋

 

最老的彿寺

慈裕宮

 

蕃社舞場/陳氏古厝

龍鳳漁港

 

綠光自行車道

 

 

 

 

 

崎頂

 

 

 

 

 

茶花小屋單車書:台灣小鎮慢騎

找回被遺忘的旅行方式,重新定義生活節奏 

騎車可以很文青、自在,用緩慢的心認識自己和家鄉

單車旅行地圖、坡度、GPS定位點,25條台灣小鎮風格路線

購書: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9556

 

 

 

 

茶花小屋的單車旅行 ~ S4.慢騎.停車.感受.分享 / blog提案、採訪、專欄、演講

 茶花小屋~手機: 0932-306043  /  來信: leelijohn.share@gmail.com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lijohn&aid=18051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