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亮軒書場--沙林傑的麥田捕手
2016/05/30 20:28:14瀏覽768|回應2|推薦42

(年輕時的沙林傑)

THE CACHER IN THE RYE , 麥田捕手,是一個很奇怪的書名。要是沒讀這本書,很可能以為是一本跟棒球有關的小說,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便是初次讀它,也會納悶,讀了半天,怎麼還沒見到打棒球? 橄欖球倒是有那麼一回,但只是出現了一小部分,根本沒有讓我們看到終場。一直到書都讀得快完了,才見到作者沙林傑借主角人物,那個喚作霍爾頓的男孩跟他的鍾愛的妹妹菲比的對話,菲比問他有到底沒有什麼志向?,他的志向就是要當個「麥田捕手」。

這個意思講起來有點麻煩,便是讀了書也不一定就能充分理解。 那一夜,剛剛被學校開除的他,偷偷的蹓到家裡去看妹妹,在妹妹的追問之下,已經無法隱瞞他遭遇開除的事實,妹妹很為他擔心,說爸爸會打死他。看到哥哥這樣的不成材,便追問他到底想要幹嘛? 他說他當不了科學家,當不了像父親那樣的律師,那他要當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他對著妹妹這樣講: 「…無論如何,我總是會想像,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片麥田裡遊戲,成千上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裡守備,要是有那個孩子往懸崖邊跑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那裡跑,我就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把他們捉住,我從早到晚就做這件事。我只是想當個麥田捕手,我知道有點異想天開,但我真正想做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

菲比老妹有好一陣子沒吭聲,後來她開口了,可是她只說了句:「爸爸會要你的命。」

顯然的,他想要讓他妹妹了解他,然而妹妹還沒有大到能了解這句話的含意。看了全書便比較容易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霍爾頓是一個充滿了叛逆心理的少年,他看不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一個少年有著幾分憤世嫉俗的心理,我們都不陌生,而且,在我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反叛經驗。後來呢? 我們長大了,清醒了,再不胡鬧了。就如魯迅的狂人日記,狂人曾經發過神經,以為人會吃人,真可怕。但是後來好了,再也不會有這樣的誤會。問題是,在他發狂的那一段時間裡,他面對人世的想法一定是錯的嗎? 也許清醒的,應該可以說所謂清醒的大多數人才是神經病。「吃人」,的確存在,只是吃法有別而已。

霍爾頓的語言中,不論是跟什麼人說話還是自言自語,充滿了「他媽的」、「混帳」、「屁」、「好樣的」等等粗言粗語。他講的是很難讓人以為是有修養的語言,他非常的憤世嫉俗,一肚子的不高興。眼前沒有他願意接受的人或是事情。他瞧不起校長,他明明看到了校長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是如何的巴結有錢有勢的家長。他不願意好好的讀書回答試卷,他根本不屑讀書---讀那些他媽的教科書。五門功課有四門不及格,當然學校會開除他。他討厭人一邊約馬子,一邊卻對他約會的女孩兒背地裡口出不遜,甚至可以跟這樣的他媽的混蛋打一架,輸了也無所謂。他討厭學校在雜誌上跟看板上作的廣告,上面的畫面是少年騎著駿馬的英姿,表現這個私立學校多麼優秀,學生的前途多麼的光明。他知道全校根本沒有半匹馬,也沒有人會騎馬,卻要以這樣的畫面表示在這個學校讀書就他媽的前程似錦,他瞧不起。他也嫌惡就模作樣的女孩,那麼小就要裝作大人,把自己打扮的花花綠綠,非常噁心。覺得大人要他們把學校裡的書讀好,只為了將來可以開一部凱迪拉克到處風光,可以渡假,那是非常無聊的想法。他遭遇退學了,還有關心他的老師。那個把他當掉了的歷史老師,有七十歲了,為了買到了一張舊墨西哥毯子而得意,他認為很奇怪,一個七十歲的人有了一張那樣的毯子會得意非常奇怪,這個他也看不慣。歷史老師一面表示同情關懷,卻又拿出試卷清算他的不用功,他又覺得很噁心。後來終有了個對他極有耐性的老師,讓他可以在回家前先睡在他們客廳的沙發上,照顧周到,無微不至,卻在半夜黑烏烏中摸他,讓他大驚而逃。他的哥哥是好萊塢的劇作家,他瞧不起這個哥哥,總相信在他還沒有變成好萊塢的劇作家之前的作品要好得多。他非常討厭人家總是不停的問他這個那個,討厭人家對他表示關心。他覺得自己已經夠大了,但是人家一眼就看得出他未成年,於是很難買到酒喝,只能喝可樂,很洩氣。他也會討厭他自己,比如說,他在計程車裡吻了個女孩子,女孩子說他可愛,他就在心中暗咒可愛個屁。看場戲他也滿心不高興,覺得戲很無趣,演員也差。總之,他眼中沒有看得過去的任何人與事。

想想看,我們有沒有經驗過這樣的歲月? 特別是男孩子,抽煙,喝酒,拳打腳踢,三五句話就要夾帶一個粗言粗語以壯聲勢。自己擁有一個小小的世界,其中自有看萬般事物的標準,都很嚴苛,都很叛逆,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是對的。但沒人了解自己。這個世界很荒唐,但是他也無力改變,只好敬而遠之,時時詛咒。不過,我們很快就成長了,換言之,很快就成熟了。言語有節度,行為有規矩。,慢慢的作一個成功人物,就是沒開凱迪拉克,也有個福特。不再打架,不再幼稚。要是沒有好好的去想想,我們很難得發現我們可能栽到了另一個坑洞裡,我們自從絕不會說他媽的之後,生命裡有的東西就他媽的不見了。不見了的是從純真的眼中看這世界,雖然很看不慣,倒很真實。那樣的校長很容易見到吧? 那整個教育制度要你學的東西,其中是不是真有些很他媽的屁也似的成分? 我們幹嘛一定要知道木乃伊是怎麼處理的? 那個化學方程式跟我有個屁關係!我為什麼不可以在試卷上跟老師談談天? 我可不可以去他媽的功成名就,只當個麥田捕手? 現在再看看麥田捕手這個詞兒,就很容易明白了。

霍爾頓是個純然的反社會傾向的少年,他的想法,未必是錯。他總覺得一個好好的孩子,天真爛漫,只是要享受生命,盡情玩樂就好,幹嘛要把他們那麼動人的天性給扭曲了,要個個都變成俗物? 變成如賈寶玉眼中最不堪的「祿蠹」? 那些正玩得多麼開心的孩子們,就讓他們好好的玩吧。然而,懸崖就在身邊,玩的高興很容易失足跌落。那一處在懸崖下面的就是萬丈深淵啊,小心小心,千萬不要萬劫不復啊!嗯,世俗的觀念,就是萬丈深淵。 這就是霍爾頓的心願,他對人生沒有什麼要求,只期望孩子的純真不要於毫髮之間跌個粉碎。當然,他也知道太不自量力了,「我知道有點異想天開。但我真正想做的就是這個。我知道這不像話。」他的妹妹沒能了解,妹妹是個好孩子,只是操心哥哥會讓爸爸修理個半死。說到這裡,這個少年說:「他要我的命就讓他要好了,我才他媽的不在乎呢!」當個麥田捕手,是霍爾頓當時無悔的志向,雖然一個了解的人都沒有。

他選擇了逃亡,逃亡,有許多的方式。表面上看,他無路可走,學校把他開除了。其實他從來沒有害人之心,除了為他心裡鍾愛的女孩子讓人講的不乾不淨之外,他總是一個安靜的,我行我素的少年,對誰都沒礙著什麼事。他之所以讓學校開除,確實的原因很容易看出來,他這樣的學生把整體的總平均成績給拉下來了,一個不肯合作的少年,也很容易有損校譽的。學校為了功利,不惜犧牲了他的受教人權。這樣的故事,到如今依然成千上萬的在上演著。滿肚子的不爽,看來是他出了問題,卻也可能是整個教育、社會、家庭的價值觀,都出了問題。我們輕易的責怪孩子,殊不知錯誤可能是我們自己。然而卻依舊道貌岸然的以聖賢的姿態教訓下一代,代代周而復始,不知伊於胡底。這正是沙林傑痛心疾首的問題。

我們也會聯想到葛拉斯的「鍚鼓」,那是一部極為出色的長篇小說,也因此而把他推到了諾貝爾獎的峰頂。記得這部書裡的小奧斯卡嗎? 他拒絕長大,永遠停留在四、五歲,那也是一種憤怒,一種抗議。還有馬奎斯百年孤寂中那位永遠不會老去的女人,跟好幾代的的男子上床,她有著永遠不肯熄滅的生命之火,因為她要見證那苦難的世世代代,為他們獻身。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讓我們最後讀到了那個狂人在日記中寫下的後一句話:「救救孩子!」古今中外,偉大的作家對於孩子受到世俗的摧殘,都有切膚之痛,感覺到事不容緩。然而如今呢? 我們給了孩子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沙林傑的質疑,至今依然。

沙林傑在二戰期間曾經志願參軍,並且堅持申請要去歐洲的戰場,他經常在第一線的砲火中冒死作戰。他可以不用這樣子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打仗的,以他出身於豪富之家的背景,便是不參戰也很容易,因他的健康檢查過不了關。但是他不僅最後參軍成功,還如願的在歐洲戰場上出生入死。是什麼原因使得這樣的一位富家子弟願意冒著生命的危險開向前線? 這也是一個深堪玩味的問題。

沙林傑是猶太人,這在西方世界是個常常受到岐視的身分。二戰期間,猶太人遭遇到納粹的塗毒,一個一個國家的猶太人都遭受了毀滅性的屠殺,在美國的沙林傑無法置身事外。這應該是最明顯的原因。其次,沙林傑在上戰場前,已是位小有名氣的作家,並且,後來也證實他是個非常努力的作家。極端的性格,讓他無怨無悔的要當一位傑出的作家。生死一線間那麼熾熱恐怖的戰場中,他體驗到的人性是從其它的境域中無法得到的,要當一個頂尖的作家,他居然賭上了生命。

在他以九十一歲高齡去世之後,沒有多久,就有大偉席爾斯跟夏恩薩雷諾合編了一本比字典還要厚的書來討論沙林傑,細讀之後,發現沙林傑可能只有一個睪丸。現代醫學可以證實一個睪丸也同樣的可以有正常的性生活,然而當時的沙林傑有怎麼樣的想法不得而知,果真如此的話,沙林傑未嘗不會想要更進一步的證實自己是個男子漢。一個猶太人,一個想要當個頂尖作家的作家,有一點點生理上的異常,就成了在沙場上冒著煙硝彈雨的士兵。

在戰場上,不論什麼時候,他的身上都帶著一本未完成的稿件,那就是這一本只有十五萬字的小說「麥田捕手」。他參加了「D Day」的戰鬥,那就是諾曼地登陸作戰,搶灘的時候,傷亡在一半以上,沒有人能夠確知是否活得過這一關。這一段背景,也讓我們有了更多想要一探沙林傑心理的慾望。 看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證實這一部手稿在登陸戰中曾經托人保管,那就說明了沙林傑有過與他的手稿共存亡有念頭。要是他犧牲了,這一部當時尚未完成的手稿就可能與他同時在剎那間化為灰燼。

沙林傑要寫出來頂尖的作品,卻未必非要傳世不可。這樣的心理很奇特,可以這麼說,他為自己寫作的心理比為他人寫作更要強一些,我們至少可以這麼講。這一部十五萬字的小說,耗去了他十年的光陰,不可謂不長久,更證明他對這一部書的重視。後來,應當未負他對自己的期許,成了一部既暢銷又長銷的作品,一直受到了很高的評價。沙林傑在去年去世,但是此書已銷售兩千五百萬冊,並且每年還以五十萬冊的數量成長。名利雙收,應無所憾了。

事實卻大不為然,他此生最無奈最後悔的事,就是寫了這麼一本書。 約翰藍儂在紐約的寓所前被一位暴徒無理由的槍殺,檢察官問案問到他為何有此動機時,這名暴徒的回答是:「你讀讀麥田捕手就知道。」另外一件向當時的美國雷根總統連開六槍的暴徒受逮後,身上帶著麥田捕手這一本書。另外還有一起槍擊女演員貝雷嘉雪佛兒的兇手羅伯特巴爾多,也在作案後從他身上搜出一本麥田捕手。一時之間,這本書讓許多人相信是一本殺人指南。這些案件的口供應該極可讀,真不一般。比較詳細的情形,在後來編的這一部大書「剌客」一章中可以讀到。但是這幾件事讓沙林傑非常困惑,他認為讀了他的書就要去殺人,簡直是瘋了。其實他用不著自責,高舉著聖經屠殺的超級兇手在歷史上一點也不罕見。

沙林傑的戰場經驗是否真的給了他創作最大的助力呢? 那也未必。他其實怎麼看都像他筆下的那個憤怒的少年,也許到老都如此。他極端的寡合,隱居了至少六十年以上,從不與人接觸,只有偶而開車下山去買份報紙。他告誡他的家人,除非失火,都別打擾他的安靜。有的時候世人傳言以為他早就死了。他寫出了這一部書之後再無作品,要是可能,他會把從前所有書的版權給要了回來不再出版。有一位記者從加拿大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想要訪問他,結果是,在門外的車道上,只交談了不到十句話,他主要的就是責怪這位記者不該侵入他的隱私。在他隱居之後的照片中,不乏他的背影側影,正經讓人拍照的可說沒有。大家對他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他三十多歲的模樣中。為什麼這樣的一位大文豪會如此的自我隔絕?

戰場上的經驗似乎讓他得不償失。在出發到歐戰戰場之前,他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女友,烏娜歐尼爾。是大劇作家尤金歐尼爾的千金,美艷動人,是當時社交界的名媛,連奧孫威爾斯也追求過她。他一往情深,在戰場中還常常拿出她的照片炫耀。然而有一天,他遠在天邊讀到了報紙上烏娜歐尼爾居然嫁給了大她將近四十歲的喜劇巨星卓別靈的新聞。這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也許影響到他一生與女人的關係。他也許認為他們那樣的婚姻不會幸福,然而後來證實,烏娜為卓別靈生了八個孩子,保持了四十年的美滿婚姻,直到卓別靈以高齡去世。要是嫁給沙林傑會怎樣? 看看這個跟他筆下人物非常相像的人物,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這還不是唯一的打擊,更麻煩的是他得了長期戰場經驗帶來的恐慌症,一生都法解脫。他的健康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後來再也沒有作品問世,會不會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過他應該不是個無情無義的人,在他當年戰場上的袍澤,當了當地警局局長退休之日,大家開酒會道別,他居然稍稍下山,參加了酒會。所有的人大感意外,因為這是五十年隱居之後首次出山。他依然多禮,依然是一位極有教養的,出身富貴的老人家。

世人對他充滿了好奇,除了他那真正澈底的隱居,像尼斯湖水怪般的神秘之外,還有的就是大家都想知道,他到底是否就是他筆下的那位少年霍爾頓? 霍爾頓是個壞孩子,但是,要是社會是個壞社會,霍爾頓就是個非常的好孩子,除了那滿口髒話。霍爾頓的孤獨叛逆,是以直覺的純真不得申張油然而生的憤怒,他向整個社會抗議,一如以散彈槍向空中頻頻發射。他想去西部蠻荒作個牛仔,這就是想要離開讓他討厭的世界。他想有個女孩會跟著他走到那樣的天涯海角,他就跟當時在身邊的女孩這麼說,要她跟他走,人家當然不肯,他就生氣,其實也只是一場戲,少年生氣是氣她連一場戲都不與他配合,連享受同一個夢想都無法暫得。

霍爾頓心目中的不捨,一個是他已死的弟弟,他懷念不已,想到了他弟弟的墳墓,連下雨了都會操心經死了的弟弟會不會因為肚皮朝天而受涼? 他也愛妹妹,對妹妹的稱讚無以復加,時時刻刻的想念著。霍爾頓有這麼一點的愛,也就夠了。在那個小鎮的山林中,沙林傑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小的家,也許這樣子也就夠了吧? 他不願與人交往,因為他的看不慣跟霍爾頓的無法忍受沒有兩樣,他很斯文,內心卻未必沒有「他媽的」。

以十年的時間,寫一本某些作家以一兩個月就可以完成的字數的書,這一本書,即便未必真的是他的自傳,他的人生哲學也必在其中。他對這個世界也許沒有真的到了憤恨的地步,然而對俗世,他不覺得有麼必要虛與委蛇。

他三十幾歲跟一位十四歲的女孩來往,居然五年之間沒有親密關係,但是女孩子終於主動獻身後的次日,他們的關係就完了,讓她非常傷心。女孩子認為是工作至上的理由使得他們分手。這個看法對嗎? 少年霍爾頓也常常在轉念間一個小小的,可能只是女孩子一句不經心的言語,就讓他再也沒有了興致。要是工作至上的理由成立,沙林傑應該還有其他作品的。其實霍爾頓很有寧為玉碎不願瓦全的性格,因此才會對於世事件件都看不慣。沙林傑會不會在死前把他一生隱居中寫出的作品全都銷毀了? 還真的有可能,在與那位遠從加拿大來造訪的記者極為簡單的對話中,他只說永遠不要相信評論家,要把文字修練得極好才算是寫作。也許就像霍爾頓一樣,覺得沒有任何一個現在的人夠資格評斷他,一如霍爾頓心目中沒有任何一個老師配當他的老師。沙林傑早年屢遭他非常看重的紐約客一再退稿,跟霍爾頓門門不及格感同身受。從霍爾頓身上很容易找到沙林傑的影子。

這本書大多是心靈的獨白,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喃喃自語,是一位少年哲學家的自道,也是假霍爾頓之口說出了沙林傑的哲學。 此書今天已經成了美國青少年課外必讀書,沙林傑是否同意早已不重要了。作品有其自己的生命,像離開了母體的孩子一樣,漸漸的有了自主發展的智能。藉著這本書,少年可以看到他們自己,而如我這樣的一個老年人呢? 嗯,可以跟快要忘懷的少年自己對話,可以視之為另類的不老偏方。真他媽的過癮!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lih2002&aid=59377633

 回應文章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10 19:34

對作者很全面的介紹, 寫得好 !

ynn

茉莉花香(leelih2002) 於 2016-06-10 22:55 回覆:
亮軒老師透過這種方式讓我們更了解其人其書~~

老頑童上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02 10:57

哈哈!

爽到最後還爆粗口

茉莉花香(leelih2002) 於 2016-06-09 09:27 回覆:
就是返老還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