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25 13:09:03瀏覽602|回應2|推薦40 | |
中華民國考古學之父 李濟 兩次打臉中國共產黨 (中共兩次統戰 李濟,都無功而返) 第一次中共統戰李濟是民國37年(1948),南京中央研究院的七個研究所會議決定遷台,由杭立武全權指揮,海軍艦長桂永清負責運送,李濟、那志良押運。中共地下黨員出面勸阻台灣之行,李濟等均未被說服。陶孟和勸說,李濟對曰:「讓『國之重器』、『中華民族之珍寶』放到祖國領土最安全的地方,乃我之責也!」李濟等押運的重器、國寶才得以順利來台。 第二次是1959? (民48)年秋,中共方面得知李濟夫婦應邀赴美做學術訪問,預計第二年8月乘船返台。這一消息讓中共方面策劃了幾種在途中與李濟“接觸”的方案,打算到時“約請參觀訪問”,找機會把他們留在大陸。 李濟獨子本隨父母來台,但為學業,再回上海,回上海後,中共在大陸奪權成功,國民政府退居台灣,海峽的阻隔,一家人分離十年,此時獨子李光謨接到中共的一個任務,去見自己父母,為中共進行親情喊話。⋯⋯ 船到碼頭,Y先生以夏鼐(李濟學生)的同學、某旅行社職員的身份接船、拜會李濟夫婦,並以旅行社名義請他們登岸。 他是來“曉之以理”的。大陸方面提出了3個方案: 1、留在大陸居住和工作。 2、去北京及各地參觀訪問,往返自由。 3、去廣州與家人以及考古界人士會面,往返自由。 這3個方案都被李濟拒絕,理由是: 1、他若回到內地不會有大的貢獻,對國家民族文化反而不利。 2、牽連的人太多,在台的親友必然遭受大不幸。 3、即便只參觀訪問,回去也有極大風險。 他對招待表示感謝,並說他的學生尹達和夏鼐“早就完全有資格擔任所長了”。其實這次會見之前,夏鼐曾想托Y先生轉交一封信給老師,其中引用了中國文學史上出自南朝梁武帝之弟蕭宏的記室丘遲所作《與陳伯之書》,那是一封勸降書:。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 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所以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 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 想早勵良規,自求多福。……” 夏鼐未封口的信曾經過李光謨之手,讀後他頗感“茲事體大”,拿去給尹達看。 尹達讀完沉默了好一陣,只說了句,“夏作銘好糊塗!”把信留下了。“動之以情”的任務交給了李光謨。 珠海的一個會客室裡,別離的兩代人見面了。 李光謨說:後來就吃飯,一餐非常豐盛的飯。李濟喝了兩杯茅台酒, 說不錯,挺好。 走的時候,我前後左右都是穿便衣的安保人員。事先就 跟我說了,千萬別過那條線,就是地上劃的,用顏色標了一 下的邊界線。他們過去了,我不能過。" 自此、中共雖然對李濟沒有統戰成功,但也讓李光謨 與父、母天人永隔! 李濟回台後,誰也沒說,只曾在學生許倬雲面前提了一句 “見過光謨了!”的話。是喜?是怨?只有李濟懂!但無人可以分享! 同為中國人,只因為統治者不同,讓你的人民父子不能相見,母子不能相親,情何以堪? 請問當代統治者,您的大權在握,是否讓您的子民繼續過沒有家、沒有祖先的生活?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