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宮文物何以南遷?
2017/03/23 11:41:05瀏覽708|回應0|推薦25

故宮文物何以南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鯨吞東北,覬覦華北。



被搶、被毀是戰火中的文物逃不脫的結果,



1860年圓明園的那場大火還在北平人心裡灼燒著,



當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館長的馬衡(院長易培基有案在身)提議將故宮文物南遷的建議,但當時反對的聲音也很大,如:



1、迷茫派是胡適:我在哪?我在幹什麼?你們為什麼要南遷文物?何處是凈土? 他想去通過國際社會干涉保護文物,可當時整個國際社會都想要拿走中國的文物啊!



2、冷靜派是魯迅(共):他冷眼旁觀,寫下「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的詩句!



3、實用派是北伐大將李左翔,他在商討大會上亮著嗓門說:「我呈請中央拍賣故宮古物,購飛機五百架用於抗日。」



4、故宮副館長的兒子馬彥祥(共)則通過報紙與他爸叫板:「要抵抗麼?先從具有犧牲古物的決心做起!」來呀,造作呀,反正有大把時光!~



5、最激烈的反對者以古物陳列所前所長周肇祥為代表,他發起了「北平民眾太和門集會宣言「誓與國寶共存亡」,並給支持和參與南遷工作的人士打騷擾電話、寄恐嚇信,還鼓動眾人將出入故宮的各個大門給堵了起來。日本人在報紙上發表言論,「此等寶物,由中國國家或民族保管,最為妥當,誠為當然之事。然現處政局混沌狀態中,由最近之日本民族代為致力,以盡保管責任,蓋亦數之自然也。」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是遷還是留?留下,可穩軍心;遷出,易散難聚。但文物絕不能作為戰爭的賭注。「國家滅亡總有復興之日;文物被毀永遠不可復得」,「只要文物在,中華文化的根就不會斷,中華民族的精神就不會亡,中國人就不會做亡國奴」,






文物南遷最終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見。於是文物南遷在1932年(民國21年)末轟轟烈烈地開始了!次年1月1日,萬里長城起烽火;1月3日,山海關失守,日軍逼近北平。日寇大舉侵華之時,先輩們千人萬手,扛不起槍,但扛起了文物;阻止不了國土的淪喪,卻在用一己之力誓死守護著我們民族連綿不絕的文脈。



從1933年2月第一批文物南遷, 1936年到達上海,1937年「七七事變」後開始分3批向西遷移,1947年抗日勝利再回到南京。13年來文物輾轉上萬公里,路過10餘省,遭遇了日機的轟炸、土匪的攔截、敵特的跟蹤,激流的衝擊、山道的險峻、生活的困苦後,百萬餘件文物竟無一損毀,故宮先輩和人民一起創造了人類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奇蹟。



南遷的第一步是整理,1932年(民國21年)11月,國民政府行政院開始對故宮文物進行編號、點查、挑選等一系列工作。押送人員開始將每件文物都按原物所在地編上號碼,比如「天」字打頭表明來自乾清宮,「地」字打頭來自坤寧宮。除了故宮博物館,還有頤和園、國子監等單位也將自己的文物一起託付給南遷隊伍,前路漫漫,道阻且長。再就將文物分次裝箱,為此故宮還專門定製了一批長三尺,高寬各一尺半的厚實木箱。但南遷文物並非直接將文物放到裡面就行。例如古瓷,有的薄如紙,有的大如缸;還有青銅,看起來似乎如鐵如鋼,其實一用力就碎了。更多的微末脆細之物導致裝箱各種困難。但眾人博採眾長,也算找到了解決辦法——「穩准隔緊」。比如瓷盤邊緣包棉花,這是景德鎮的傳統裝瓷方法。將一摞瓷盤用繩子紮緊,再用紙把整摞瓷盤包嚴,之間用棉花和稻草防震。而對於書畫等紙質文物,還去大量收購油紙,以免被雨水浸濕-----。



正式開始南遷是在1933年2月6日至5月15日。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等單位的19557箱文物在政府荷槍實彈的保護下分5批開始南遷。其中故宮文物13491箱。包括書畫近9000幅,瓷器2.7萬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餘件;《四庫全書》等各種文獻。



故宮門前約20名押送人員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從今過後,他們就背負著這個民族千年的精血。



果然1937年,北平淪陷後,日軍數次強闖故宮,搶走銅缸銅座百餘個座、元明清時期所造鐵炮數尊、銅燈亭91個。而此時南遷的文物正藏在日寇找不到的地方,陪著故宮人日夜守望著中國勝利的消息。



在政府的照看下,這批文物也算是平安無損地到達了上海,但令故宮人沒想到的是,隨著日寇火力的加大,接下來的十年里他們還要帶著分散的國寶各自逃亡到尋常百姓的家中。文物到達上海後先存放在上海法租界內,而南京的朝天宮也在搶建文物庫房。好景不長,「七七事變」爆發,1937年8月13日,日軍已到達上海上空。南京朝不保夕,文物又要開始遷徙之路。按照戰時文物宜散不宜聚原則,南遷文物再次分成3批向西遷移,到達樂山。



1939年8月19日,日軍到達樂山。再遷:



1、 80箱文物走「南路」,經長沙、貴陽,安順,接運到四川巴縣;



「南路」文物運送到長沙後,起先存放在湖南大學圖書館,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



嶽麓書院。



2、已升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馬衡暫時安頓好「中路」文物後到長沙,發現嶽麓山下的愛晚亭三面環山,想鑿洞存放文物,會比較隱蔽。但南方天氣潮濕,而這80箱文物都是珍貴的各種文獻和書畫,比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幾年下來,那些書畫、綢布怎麼受得了!為防止文物霉變,每到天氣晴好、相對平安時,他們就要把文物拿出來晾曬。當嶽麓山下的山洞建好時,突然得知日軍將在近期內轟炸長沙,他便緊急組織文物向桂林轉移。裝文物的車隊剛離開,日軍炸彈就將嶽麓書院御書樓、半學齋、靜一齋等處夷為平地。






3、7286箱文物走「北路」,經鄭州、寶雞、漢中、成都,兩年後抵峨眉;「北路」更為驚險,到鄭州車站,日本飛機突然狂轟亂炸,鄭州站陷入了一片火海,狂風卷席著烈焰撲向文物列車,司機果斷發動列車,逃過災難。



1939年夏,文物從重慶向樂山,緊急轉移,故宮職員朱學侃,墜身艙底身亡。



文物集中樂山六年後(1945),華北日軍投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前舉行。



次年1946年2月15日,故宮交接大會召開。北歸的英雄回來了,他們和留守職工齊聚中和殿,一起唱響了《故宮守護隊隊歌》。



抗日勝利,但國共之爭的戰線不斷南移,1948年底,南京已是風聲鶴唳。 11月南京的國民政府的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決議選一批文物運往台灣,李濟受命參與押運。 在他看來,只要打仗,文物就會受損;只要文物安全,放在中國哪個地方無所謂。 幾年前共產黨的朋友俄國人打進長春時,溥儀帶去的故宮國寶被劫掠一空,這種事不能再發生。 所以,文物去哪兒他就去哪兒。 這種近似“沒有立場”的姿態,讓台灣的中華民國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命脈,中華民族不亡,中國人永遠不會成為亡國奴。



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月29日,國民黨敗退台灣時,命莊尚嚴、那志良、梁廷煒等故宮人分3批帶走了總計2972箱文物,占南遷故宮文物總件數的22%。其餘88%因當時故宮博物院長馬衡的不配合國民政府,



至今劉在北京故宮。



對於戰時南遷文物,馬衡院長極力主張全部運回北京,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而被遷至南京收藏。到了1948年,南京行政院決定將存放在南京分院文物的精華分成3批運往台灣,同時電令北平故宮將珍品儘快裝箱,分批空運到南京。對此,馬衡表面上遵從命令,也著手進行裝箱,實際上卻採取消極拖延的態度,一再囑咐安全第一,致使工作進展緩慢。此後,當局一再催促,馬衡不是推託「當前機場不夠安全,暫時不能起運」,就是聲稱「自己心臟不好,遵醫囑不能離平」,始終沒有運走一箱文物。至於他自己,當然更不想離開北平而前往台灣。就在北平解放之前,南京方面再次派飛機接運國民黨在北平高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馬衡就臨時躲避起來。抗戰期間轉移國寶,積極南遷;解放前夕維護國寶,抵制遷移。兩種截然相反的取捨,馬衡心態至今是迷! 共軍攻陷北平後,為確保故宮古建築與文物的安全,馬衡奔走呼籲保護北平文物,任憑共產黨侵佔,接任中共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從故宮博物院院長卸任。1955年3月,於北京病逝,



故宮南遷文物至今有88%在北京故宮,22%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隔著台灣海峽,遙遙相望,不知何日歸位?這應是故宮人和中國人民為了文物和文化使命人的永遠問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iajo&aid=9833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