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30 18:28:00瀏覽4457|回應1|推薦39 | |
民國三十八年底,大娘(伯母)領著堂姐,娘(母親)領著我,在家族長輩的安排下,來到高雄的小港,因為小港有一從青島撤退來台的國軍第二被服廠,很多為逃避赤禍的山東難民隨著撤退的工廠來到這裡,形成了在台灣的山東人村落,為了不忘原鄉,以”青島”名為青島村。我們孤兒寡母的來到青島村後,一方面有鄉親照應,一方面又有被服廠提供的臨時工作,自此,娘四人總算結束逃難、流離,自此安居下來。 被服廠提供的臨時工作是在電動縫紉機縫好的軍服上用手工釘上扣子,這釘扣的工作不須特殊技能(如:操縱電動縫紉機縫),也不須太大的體力,只要能背動十件一份的衣服,在工廠走廊席地而坐,就可賺得以件論酬的勞力工錢,是不識字、裹小腳的婦女可以靠體力,有尊嚴的賺取生活的工作,於是,這釘扣的工作就成為大娘與娘養活我姐妹兩的生計,但是這是臨時工作,時有時無,工錢很少,後來當聯勤第二被服廠為了讓工人能安心工作,工人小孩有人照顧,成立了托兒所,我娘為了有穩定收入,就加入托兒所擔任照顧小孩的褓姆工作,那時的褓姆一個人要照顧八個從出生滿月到二歲大的小小孩,餵奶、餵食、噓噓、嗯嗯、睡覺、哭泣此起彼落,但為了有固定收入的四十塊錢及夠一家四口吃的一份大米(稻米),雖然勞累,加上伯母身體不好,有丹毒的宿疾,容易感冒發燒,母親為了一家四口的穩定生活,咬牙忍苦接受褓姆工作,直到我讀完大學。 我伯母與我母親妯娌二人在青島村居住十六年餘,當地左鄰右舍的山東老鄉或工廠同工都以大
青島村之延革 青島里之由來:本里原為日治時代的空軍基地遺留之防空洞數處及日軍第六部隊營房,卅八年政府遷台時,將原「青島市」軍政部平津被服總廠、青島被服廠同時遷來現址而命名「青島村」。 卅八年遷台時,因全為被服廠員工及眷屬,人數不多,住戶均沿機場邊臨時搭建茅草屋居住,為心懷故里,隨時收復失土,特將該住宅區命名為「青島村」, 山東里之由來:原址本無任何建物,聯勤總司令部第二被服廠(聯勤懷來廠)選定高雄縣小港鄉二苓段一帶擬建廠房,以該地區田野廣闊,乃利用第六部隊營房加以重建新廠,並於廠側興建大批住宅安置員工眷屬,因新生人口遽增,於民國四十二年由青島村畫分,另設山東村,形成新的村落。民國五十九年為擴大都市計劃再分設濟南村。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高雄市改制,小港鄉併入高雄市,更名為小港區青島里、山東里、濟南里。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