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樓始建於1930年,占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建築特點是:哥德式建築風格為主体,融合了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精闢的古堡式建築,花石樓主樓面積500平方公尺,分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塔樓到五層,主樓地下一層設有廚房、管家、傭人的住房,管家的房間設有保險箱和壁爐,一樓設計有主人的會客室、辦公室和餐廳。二樓設計有主人的臥室(房間原有家俱、陳設毀於文革時期,現正設法恢復中。)三樓為主人的咖啡室、書房和客房。塔樓為瞭望台和觀海台。
花石樓每屋的房間,間間相通,這也可能是主人躲避危險的一種安全措施,用彩色玻璃襄鑲嵌的「+」字幾何圖形象徵著主人的信仰,石材的使用是就地取材,整體體現了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就連下腳料也黏貼的恰到好處。
因為花石樓是西方古典式建築,所以室內有壁爐取暖,因滑石懷璧,在中國建築中少有採用,人們根據其特點取名為「滑石樓」,又因滑石與花石諧音,加上樓的外牆採用花崗岩砌成,故又稱之為「花石樓」。
據傳民國三十五年國民政府軍與共產黨的東北戰事緊張之時,蔣中正總統曾秘密飛到青島,就住在花石樓一樓。民國三十八年一月蔣先生宣佈下野,辭去總統職務,回到老家奉化溪口,但仍不忘國事,不願國家人民被共產黨的制度統治、殘害,由於蔣先生曾與美國簽訂「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當時青島有大批美軍據守,共產黨人民解放軍對青島採取「圍而不打」的方針,民國三十八年四月共產黨人民解放軍百萬揮師過大江(長江),一舉攻克南京,蔣先生再次飛抵青島,下榻花石樓,去青島的山海關路與美軍特使及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等緊急會談,請求美軍堅守青島,經多次商談,美軍仍決定從青島撤軍,蔣先生無奈之下,飛往台灣,建設台灣為反共基地,讓在台灣的中國人成為唯一未受共產紅流迫害的幸運兒,所以現在歷經共產黨清算鬥爭,血腥迫害下留下的青島市人都異口同聲的稱「花石樓」為「蔣介石樓」,也稱「蔣介石公館」。
青島市人這麼稱「花石樓」,也許是心裡想如果當年美軍不是對蔣先生那麼絕情,能留下來與國民政府軍聯手對抗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也許是山東成為反共基地,台灣人的福氣由山東人享有。是什麼樣的因緣讓台灣人與山東人的命運大不同呢?這是平凡人參不透的!
註 1、除了蔣先生住過「花石樓」外,解放後,共產黨及國家領導人
重必式(?)住過,陳毅住過,陳毅並寫了著名詩篇:「初遊青島」。
2、因「花石樓」建築風格特殊,很得藝術家青睞,以「花石樓」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有:
神聖使命
革命軍中馬前足
苗苗
白靈術兇殺案
宋氏三姐妹
第二次罷手
燕子孝三
茶館
生死同行
長懹在手
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