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8 09:19:02瀏覽582|回應0|推薦3 | |
圖片來源http://www.hudong.com/versionview/Nf,EACAwQFWkEACAB,7RAALAQ 與哈爾濱工業大學 李常生 我於昨晚深夜回台北(01/23),由於妻弟前兩日過逝,急著於年前辦喪事,因此今天多半天又在參加相應的出殯事宜。台北天氣近日降至零上十度左右,大家已經高喊受不了。 對於大陸城市開發新區,我是有一些高度的關切與敏銳的自省感想,由於您急於見著您的同學,我將其概述於後,謹提供參考。 對於城市新區的開發,最重要的有幾個面相,第一是要符合未來城市的定位;第二必須具有可持續性,也就是加入時間與未來的觀念;第三是要有可控制性,就是要有控制發展與開發的規章制度和辦法;第四必須站在經營管理者的想法訂出一套「經營機制」;第五必須要有市場性,及可執行性,也就是完整的財務計畫及市場可行性分析,所有的功能必得合乎未來的市場性。 哈爾濱市的定位是什麼?又如何能成為國際都市?這是需要審慎評估與深思的,絕對不是空喊口號的。當定位完成,則所有的城市發展必得趨向此定位,新區開發事實上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旗艦計畫(Flagship project),對於城市未來發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地位,因此,如果未能重視新區開發,則就是減損了一次將城市導向未來、實現未來的機會。 目前中國所有的新區開發大約因為規劃者多站在專業規劃的立場,並非站在城市開發者的立場,再加上規劃者多重在教科書與理論,同時多屬窄域城市規劃思想,也缺乏足夠的全球性觀察經驗,因此繪製出一幅新區平面圖,交差了事。 而城市新區開發者(管理者)又急於將土地出售給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這些土地開發商一般多是唯利是圖,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去顧慮群體的利益,加上原本就沒有一種管制性開發概念,因此最後的開發結果,往往是與城市定位、城市旗艦開發理論距離過遠。 我沒有太過於深入觀察哈爾濱市與牡丹江市的紋理,但是在新區開發上,我已發現了巨大的缺憾與危險性。今列舉一二,記錄如下: 哈爾濱現在的商業區,其中中央大街是幾十年前的產物,以街道建築取勝,但是以哈爾濱的氣候,則至少有四個月是不適宜逛街的。果戈里大街是因應地下防空洞所做的權宜性商場措施,完全沒有國際性與新型態商業空間的水平,是極為落後的,也是必然會被淘汰的,現今因為賣的東西便宜,加上是在地下營業,適合了冬冷的氣候,再說,哈爾濱的一級商業中心面積極為不足,因此地下商業街得以殘喘。另外一個體育場的地下商業街,屬於孤島型,未能成為商業的集市,因此也不能成為未來的明星商業區。 如此看來,哈爾濱的未來國際型一級商業網點到底是應該設在哪裡?如何設置?如何建立空間規劃?管理的開發機制是什麼?控制的機制在哪裡?都成了問題。 在我看來哈爾濱是要有一個國際性的一級商業中心的,它必須是國際化,並具備當地特色(含氣候),也要具備良好的法規與辦法,比如良好的賣場絕對盡止內部隔成一小間一小間來賣,必須是一個業主整體經營與管理的,因此一級商業中心的開發商不應該尋找「房地產」開發商,而是尋找專業經營的「商業」開發商(比如原本就是經營百貨公司、購物中心與專賣商業(或餐飲娛樂業)的業主)。如交給房地產商經營,其必然是以買賣房產為主,商業做得起來做不起來,他們就不在乎。 依我看哈爾濱的一級商業中心必定是要由幾十個專業內聚型(店向內開)大型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專賣店與娛樂及餐飲店所組合而成的商業中心為主(沿街性商店為副),地下有地下街互相聯通,地上二樓有封閉型空中走廊,地面上有步行街。商業中心內有兩三座適宜的商業廣場,空間內有地域性的公共藝術,春夏秋天有人在戶外陽光處喝咖啡,並與這個城市產生交集。 這個純商業中心大致面積在一平方公里以內,是一個一年四季城市旅遊的重心處,有足夠的停車場以及位在地鐵站(MRT)邊上。 也許現在的商業用地都已經銷售出去,但是制訂完整的管制辦法、持續經營策略、營運分析等都不算晚,因為城市規劃原本就是一組「動詞」,也就是長期與持續的在重新規劃與改變規劃。 我實在搞不清楚,為什麼哈爾濱新區的開發,現在已經建設了一座不知所云的博物館以及一座雕塑公園?依市場性而言,這些東西的開發順序不應該這麼早。因為藝術的東西都是要在開發到百分之六七十時(也許十五年以後)才能透徹了解當時及未來的城市需要。現在興建這些東西到最後都是不合於未來的潮流。 基於城市規劃必須是可持續性,也就是要不斷的檢討、不斷的規劃與改進,因此我有以些的片段規劃建議(因未深入探討不敢全面性的提出)。 第一、徹底完善的規劃一座具國際性、未來性的哈爾濱一級商業中心,除了要有完善的立體空間規劃,也要有完善的地域性景觀規劃與各種軟件經營管理規劃。同時要有開發的方法、順序及時間性,也要有一定嚴謹的管制辦法。另外土地已經銷售,則要更嚴謹的訂出一套轉換辦法,將所有的開發時間、方法、機制、管制辦法等完善的整合完成。 第二、重新以城市旗艦計畫(Flagship project)的方式定位本區,然後找出各區應該具有的建築型態、分區管制、公共交通、公共建築、公共景觀與公共藝術等。同樣的應訂出各區、各單元、各種設施的開發時間、方法、機制、管制辦法等。 第三、即使北方大湖區的芝加哥市商務區(辦公區),大樓之間都是以空橋相聯結。哈爾濱的城市內似乎還更需要有完善規劃的、溫暖的地下相連通道。因此,地下(含地下街)如何組織、規劃與串連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第四、人文藝術與生態的可及性如何有效的成為哈爾濱城市的示範區將是一個嚴肅的題目。 第五、哈爾濱人冬天多到海南島渡假,但是南方人於夏天到北方渡假的習慣尚未實際展開,但是將來必然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如何在新區內表現出這種態勢與精神則是一項嚴謹必須面對的課題。 上述為我未深入研究哈爾濱所提出的新區開發的一些淺見,但我覺得是非常的重要,而這些不應該只是交由窄域的城市規劃設計師來進行規劃研究與設計,而應該是交給更廣域的城市設計師(包括經濟、社會、人文、生態、藝術家等)共同協力來研究規劃方為合理。 上述意見謹供 弟 李常生 台北 ( 圖片來源:http://hi.baidu.com/hexing/album/item/3b9260d0eaa35197a1ec9c0a.html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