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萊茵河上羅蕾萊
2018/10/17 22:01:56瀏覽872|回應0|推薦43

從科隆大教堂出來,門前廣場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一對披著白紗的新人正以教堂大門為背景拍著喜慶的婚紗照。剛來德國就有新人以婚紗照迎接我們,那能放給他們過。攝影師辛苦的以各種姿勢為人拍出最佳角度的美照。我們這當「黃雀」的自然就更要在後面替他留影囉!

拍了照,一轉身,後面幾位街頭藝人正在賣力的吸引著觀眾駐足。年青藝人的舞步、舞姿曼妙。少不了又要「咔嚓」幾下。

初來乍到,又有新人、又有活力歌舞,想來這回德國之旅必定豐碩。

離開廣場,左手邊「4711」碩大的阿拉伯數字告訴我們「要買古龍水的,來哦!」咱們都沒用香水的習慣,古龍水,走過就好。

來到一家有著地下室的餐廳用餐。這餐廳地下室的屋頂是用磚塊建成的拱頂,有些跨距,想來建造者必定甚有功力。這是咱們在德國的第一餐,從這一餐開始,德國啤酒、馬鈴薯、香腸、豬腳應該是少不了的了。

出了科隆,車子沿著萊茵河一路往南。河上船來船往,發源於瑞士格勞邦頓州(Graubünden)的阿爾卑斯山區,流經列支敦斯奧地利德國法國,在荷蘭流入北海,長約1,320公里的萊茵河(Rhine)還真富舟楫之利啊!

我們從科隆,經過前西德首都波昂(Bonn)、科布倫茲(Koblenz)、Boppard。大約兩個多小時漫長的旅途,下午五點,來到距離科布倫茲南邊24公里、一個叫作St. Goar的小鎮。據說這個與St. Goarhausen隔著萊茵河遙遙相望的小鎮建於西元六世紀,算算也有1500年了。而St. Goar和St. Goarhausen更因為位在萊茵河峽谷(Rhine Gorge)中央的位置,又距羅蕾萊(Loreley)極近而成了遊客必訪之地。

下了車,前面就是萊茵河潺潺流過,後面山頂一座傾圯的萊茵城堡(Ruine Rheinfels)遺跡,對岸山頭也是座座城堡或隱或現的矗立著,陽光透過銀杏樹灑向青青草地。據說這附近城堡甚多,想是當年各地領主們都想藉由城堡的建設,控制一下萊茵河河運,收些過路費吧!我們來這兒,主要是要搭一段渡船,看看萊茵河上的羅蕾萊(Lore-Ley),然後轉向下游,到Boppard過夜。

萊茵河從上游的賓根(Bingen)到下游的科布倫茲(Koblenz)這段綿延65公里的河谷,是陡峭山坡形成的萊茵河峽谷(Rhine Gorge)。河谷相當深、沿岸有大約40座左右的城堡和堡壘,還有美麗的葡萄園。這一段被稱之為浪漫萊茵河的河谷也是萊茵河流域中完全沒有跨越河谷橋樑的區域。在2002年被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為了保存萊茵河及峽谷風貌,更不能再建橋樑,於是渡船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

說起萊茵河畔城堡群,千萬不要被迪士尼式「浪漫的萊茵河」給騙了。17世紀,英國哲學家Thomas Hobbes就曾說過,中世紀萊茵河周邊城堡裡的生活其實是「骯髒、野蠻和不足」的。在羅馬時代,帝國的疆域直達萊茵河。因此在河畔建了許多城堡,以利掌握萊茵河運輸,並作為關稅控制和貿易的據點。守衛者必須在厚牆、蜿蜒曲折的樓梯、極不平整的地板和極為狹窄、細長窗戶的城堡裡生活。因此城堡裡的生活其實是極其不堪的。到了14世紀中葉,火器興起,城堡完全無法防禦,逐漸廢棄或被毀壞。所以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都成了遺跡。

五點半左右,一艘白色的渡船緩緩靠岸,下來一船大陸同胞,接著就是我們上船。渡船沿著萊茵河逆流而上。河道上標示著航線,河岸上標著555、556等大大的數字看板,據說那是標示著萊茵河被定為世界遺產所在位置的里程數。前方一座像是雕樓式的建築上立著塊高大的牌子。牌子上有一字型、八字型的白色燈光標誌,據說那是管制河上交通的號誌。

 

 

這時候,船上擴音器裡播放著德國民謠羅蕾萊之歌(Die Lore-Ley)。這首歌的歌詞出自海涅(Heinrich Heine)的詩,傳達著羅雷萊美麗的傳說。蔡琴也曾經唱過,還據說是中小學音樂課本裡的歌呢!歌詞是這樣唱的:

我不知為了什麼我會這般悲傷
有一個舊日的故事在心中念念不忘
微風料峭而又幽暝、靜靜吹過萊茵
夕陽的光輝染紅、染紅了山頂
………
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奇異地高踞山崖
朝陽映在她的臉龐,她梳著她的長髮
思念著遠方的情郎,並且高歌一曲
歌唱著一首熱狂生動的旋律
小船中有一位少年,他不覺沉醉神往
忘卻了無情的急流,只見山上的姑娘
狂暴的風浪終於帶走了少年郎
應和著羅蕾萊動人心魂的歌聲

您會唱嗎?

看看youtube上的介紹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7ji5nHt6c

由於我們站在上層外艙賞景、拍照,無論羅蕾萊之歌或是船長的景觀導覽都聽得斷斷的、不真切。雖然眼光跟著導覽尋尋覓覓的,還是沒能瞧見立在對岸小島上、小小的羅蕾萊雕像,只好在網路上找了應急。渡船經過萊茵河大轉彎的地方轉頭順流而下。原來位在船舷左側的羅蕾萊巨岩,也轉成了右側。怎奈不能確實知道羅蕾萊的位置,沒能好好拍到屹立著、逼得萊茵河水流不得不轉彎的巨岩,當然更沒能聽到傳說中的迴音了。

羅蕾萊(Loreley)名字由「Lore」和「Ley」組成,「Ley」在古凱爾特語是礁石的意思,而「Lore」則來自古德語的「lorlen」,意思是「低聲說話」。據說是因為19世紀以前的羅蕾萊礁石上有座因小瀑布形成的七重回聲效果,就像人們在竊竊私語一樣。現在這回聲要聽到怕是不容易了。而羅蕾萊之歌則敘述著船家在經過萊茵河轉彎處時,往往因為聽著羅蕾萊的回聲,誤以為是女士悠美的歌聲和切切私語,忽略了轉彎、巨岩和急流,因而一去不復返的境遇。

所幸,我們專心賞景、拍照,船長專心介紹、導覽、行船,都沒有被Loreley的竊竊私語和回聲影響。因此,不僅安然轉過Loreley巨岩,還在萊茵河上繞著它轉了一圈。這也或許跟我們沒看清Loreley有關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