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2 17:34:11瀏覽2817|回應13|推薦155 | |
早期種紅茶的農民都是一級的原料生產者,要把茶菁賣給茶販送到紅茶廠去加工。茶販會在採茶的季節到村子裡來收貨。收茶菁的地點就在四伯父屋旁的空地上。我家的紅茶園距離村子,以大人的腳程來說,大約要40分鐘。 在那個交通非常不便的年代,農產運輸也完全要靠人力。有過提水經驗的人都知道,把這一桶水的一半倒進另一個桶子,挑起來會更省力更輕鬆,尤其是需要走上好大一段路的時候。農家用來挑起重物,那支摃桿就是『扁擔』。 小時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見爸爸從山上帶回來砍下來的竹子,放在庭院裡,仔細的逐一翻看每根竹子,之後又一段段拍打,從中選出1.2枝,用鋸子鋸成約5.6尺長,之後再剖成兩半,又用刀子細細地削,讓剖面和竹節的地方,表面都變得非常光滑。這樣子扁擔就做成了,做好的扁擔還不能拿來挑重物,因為剛砍下來的竹子還非常脆弱,需要陰乾之後讓韌度增加,才足以支撐重擔。 早期以人工採摘茶菁,訓練有素的大人,一天約可採摘20餘公斤,小孩子約是一半的量。一天下來各人採摘的茶葉,讓各自挑負下山,對平日即習慣負重的農人來講,其實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一直到了民國60年代,工業漸漸興盛,農村的人口,尤其是年青人一個個到城市的工廠上班了,採茶人力越來越不足。加上包種茶興起,紅茶慢慢走上凋零之路。這個時候,手動剪茶機被發明了。那是一個前頭有一支大剪刀,後頭有一個大袋子的簡易工具,只要張開這支大剪刀放在茶樹上,用手一夾一下子就可以剪下一大片枝頭上的茶菁。這個時候茶農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這個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的工具。 然後,每天一個大人,就可以剪下100多公斤的茶菁,只是要挑起這100多公斤下山 ,那就真是一份苦差事了。因此爸爸媽媽通常會在中午吃過便當之後,就挑一擔茶菁下山,傍晚的時候再挑一擔。一個人挑著5.60公斤,走上40分鐘路程,又是下坡路,真得非常辛苦。下雨路滑,一不小心跌倒在狹窄的山路上,爬都爬不起來。 放假的日子裡,黃昏要回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又開始往自己挑的布袋裡拼命的擠壓,希望塞進更多的茶菁。顧不得把茶菁壓壞了,要看茶販的白眼,價錢還要被壓低。有時還要弟妹們上去踩實,看看真的沒有辦法再裝了,媽媽嘆著氣,轉頭對爸爸說:「剩下的分裝給孩子们挑,應該不會太重了,孩子擔太重,會壓的長不大。」看著爸爸媽媽被重擔壓的沉沉的腳步,肩上的扁擔向下彎成一條不可思議的大弧線。夕陽的餘光,慢慢的褪去,暮色一寸寸的掩來,心裡一下子感覺回家的路為什麼這麼長、這麼遠。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