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3 14:32:26瀏覽1300|回應4|推薦89 | |
早期所有農作都靠人工,遇上農忙時期,家家戶戶忙得人仰馬翻。放了假的孩子,理所當然就應該幫忙上山下田的農活兒。 那時期還沒有節育的觀念,孩子一個接一個生,直到認為夠了,或者是不能生育了,才停止生小孩,所以偶然的也還能碰上姪子要比小叔叔、小姑姑年紀大的情形。我大姑二姑家表哥的小孩年齡比我長,個頭比我大,還得喊我姑姑,就有5.6個。和我同年齡一起上學的嫡親表兄弟、堂兄弟就有四伯家的堂兄、二伯家的堂弟、大舅家的表兄、表弟和大姨家的表姐,還有大姑家大表哥的兒子,二姑家大表哥的女兒。伸出兩手扳扳手指頭,差點兒就滿了。 因為每家的小孩都不算少﹝四個小孩的算是少的﹞,一個四合院裡,一大早就能蹦出來一堆小孩。那時候小小的校園裡的教室,基本上也是沒有辦法容納那麼多的小孩子來上學。因此呢,功課比較少的 低年級學生,就要被分成上午班和下午班。 農家的小孩,大一點的時候就是爸爸媽媽身邊的小跟班,做一點像遞送工具甚麼的簡單事情。上學之後,我的麻煩就來了,因為很怕蛇,只要看見那長長軟軟不斷蠕動著的東西,就要全身發抖,腦部缺氧。那個年代農藥少,除草劑也還沒有被發明出來,自然生態保持的非常好,生物鍊也就十分完整。蛇是很多的,但因為越怕牠,就覺得牠越跑出來嚇人,成天杯弓蛇影,看見彎曲著的繩子,也要尖叫一聲。 上學了,放整天假的時後,一到冬天,知道冷血動物冬眠去了,上山到茶園去的時候,就遠遠的跟在父母親的身後,隨手折枝野花、野草邊玩邊走,時不時還要爸爸媽媽喊一聲,才肯跟上。一到夏天那東西出來了,就非得硬要擠在爸爸媽媽中間走,大人走一步,小人兒就要走上兩三步,也很自覺的趕緊小跑步氣喘噓噓的跟上。 這樣子計算來計算去,還是有逃不掉的時候,那就是輪到上上午班的日子,下午放假了,得要自己上山去了,怎麼辦?爸爸一早就交代了,得要下午去幫忙,才能完成今天的工作。心理很明白,應該去,否則爸爸媽媽到天黑都回不了家。但是一想到那長長軟軟的東西,猛的一滴溜就從草叢裡滑出來的情景,還是鼓不起勇氣。一個下午心情七上八下,知道晚上難免吃一頓「竹筍炒肉絲」。 「又要挨打了!」這樣的心情從上了小學之後,每逢放下午假的時候就一直困擾著。好不容易上了三年級,不輪上下午班了,但是每星期三下午有「家庭訪視假」,每個星期六下午還放周末假;因此討厭夏天的心情一直也沒辦法改變。即使讓冬天冷颼颼的風吹得直打哆嗦的時候,一直還是覺得冬天好,因為冬天的時候,不會吃「竹筍炒肉絲」,也能讓爸爸媽媽在自己放假的時候,可以早點兒回家。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