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3/17 00:00:00瀏覽5982|回應14|推薦120 | |
Dec. 11. 2016 來到捷克,人文薈萃的首都布拉格(Praha)絕對是旅人拜訪的首重地點。然則,捷克其實還有許多擁有迷人風貌的中世紀小鎮,位於南波希米亞的契斯基克倫洛夫(Český Krumlov), 以超過300座的歷史建築而聞名,她是捷克人心目中最美麗的小鎮,也是我初訪一見鍾情、再訪依舊難以忘懷的地方。
克倫洛夫位於伏爾塔瓦(Vltava)河上游,13世紀時因位處於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上而逐漸興盛繁榮。城市建築多數興建於14至17世紀之間,融合哥德、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樣。結構完整的古城被馬蹄型流經的伏爾塔瓦河所環繞,著名的城堡巍然聳立在河的對岸。 西元1250年,南波希米亞的貴族維提克(Vitek)家族在此建城,成為克倫洛夫的第一任領主。1302年,維提克家族殞落,克倫洛夫遂成為捷克最強大的貴族羅森伯格(Rosenberg)家族的領地,在其橫跨中世紀晚期與文藝復興時期的300年(1302~1602)統治期間,積極推廣文化與經濟建設,使得克倫洛夫成為當時南波希米亞地區的文藝及經濟指標,發展達到巔峰,成為人文薈萃的貴族小鎮。1602年,克倫洛夫由統治捷克的哈布斯堡(Habsburk)家族接手治理。1628年,轉讓給愛根堡(Eggenberk)家族。1719年,由史瓦岑貝格(Fürsten Schwarzenberg)家族繼承主權,經營了近200年。直到二戰後德語人口被強行遷出,官方名稱改為捷克語的Krumlov。 克倫洛夫自13世紀以來歷經五大家族統治,因地處偏南兼有伏爾塔瓦河的天然屏障及不抵抗政策,數百年來幸未遭到戰火波及破壞,加上捷克人民基於文化自覺的致力維護,古城完整保留了中世紀面貌。1989年「天鵝絨革命」後,小鎮進行全面整修恢復其18世紀的古鎮面貌,今天所見的克倫洛夫與兩個世紀前幾無二致。原汁原味的中世紀風情,遂於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締造歷史榮耀的羅森伯格家族,其家族徽章─「五瓣紅玫瑰」─恰如其分成為美麗的城市象徵,克倫洛夫也因此被譽為「南波西米亞最美麗的玫瑰」。(下圖轉載自網路) 闊別重逢,克倫洛夫迎接我的天色並不比19年前的秋日亮麗。陰沉沉的冬日天候加上斜風細雨,步下巴士隨即感受到侵骨的寒意。瑟縮著由停車場走向古城入口,視線卻是須臾也離不開那片迷人的童話世界,伏爾塔瓦河蜿蜒流淌,高聳尖塔錯落在一片紅瓦白牆之中,掩映在冬日疏林枯枝中的克倫洛夫,美得像一幅畫、一首詩! 玫瑰飯店 Hotel Růže 越過古城入口的石橋,下榻的玫瑰飯店(Hotel Růže)已然在望。這是一家由修道院改建而成的旅館,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586年由威廉羅森伯格(William of Rosenberg )下令興建,以作為耶穌會教士的宿舍,是捷克最古老的耶穌會宿舍建築。耶穌會在1773年被教皇克萊門特十四取消,學院被轉移到軍政府,這座建築從1777到1887年被作為軍營使用。1889年,這座城市中最大最美麗的家園改建為旅館,呼應羅森伯格家族的「五瓣玫瑰」家徽,稱為「玫瑰飯店」(Růže)。二戰期間,它被德國軍官使用,戰後安置了一個餐廳和咖啡館,後來因建築老舊而於1950年關閉。1989年共產政權垮台後, Jan Horal在短短半年內完成所有裝修,1999年6月28日,五星級豪華酒店Růže首次亮相,成為捷克最迷人的精品酒店之一。 建築外牆的格紋裝飾色彩鮮明,山型牆對稱聳立,內部陳設古色古香,讓人有穿越時空進入中古世紀的感覺。相隔19年,來到同一個異國古城、住進同一家古老旅館,感覺非常玄妙,過去的記憶片段與眼前的景物交纏激盪,悠悠乎恍然如夢! 由於天氣寒冷,又還未到進房時間,大家只得在旅館大廳打開行李箱添衣整裝,一陣混亂後終於展開在克倫洛夫的參觀活動。 旅館前方有個大平台,可以眺望伏爾塔瓦河對岸的城堡,紅瓦白牆的建築櫛比鱗次,在眼下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地鋪排延伸,那支彩繪的城堡高塔依舊巍然聳立,如同記憶毫不褪色。歲月悠悠流逝,但時間對於克倫洛夫似乎不具意義,數百年來容貌依舊,像一個沉睡的美人! 沿著曲折的石板巷弄漫步來到伏爾塔瓦河畔午餐,餐廳外面的風景比餐點更吸引人,餐前餐後在拉賽尼基(Lazebnicky)橋上流連徘徊,這座木橋是連接舊城區與城堡區的主要通道,橋上有守護神聖約翰內波穆克(St. John Nepomuk)雕像。伏爾塔瓦河水潺潺流淌,城堡巍然聳立於河岸山丘,與兩岸建築同是伏爾塔瓦河畔最美麗的妝點! 穿過拉賽尼基橋進入城堡下方的拉特朗(Latran)街,古老的街道順著地勢爬升,兩旁是造型各異、色彩繽紛的中世紀建築群,建築外牆可見各種風格的彩繪壁畫,美麗的建築與洋溢聖誕節慶氣息的櫥窗令人目不暇給,如果不是「城堡」這個明確的目標,恐怕團員們早就四散無蹤了! 橫跨拉特朗街的史普喬瓦西橋廊(Spojovaci Chodba)的「凱旋拱門」 城堡區 聳立在山丘上的城堡是13世紀的要塞,倚山而建據守天險。龐然高聳的巨大建築,世代守護這片土地。14世紀開始被豪族收購,改建為富麗堂皇的古堡。城堡區又可隔為上下兩個部份,上城堡是皇宮,下城堡則是政治和軍事要地,是城堡區最古老的一部分。1948年,克倫洛夫城堡成為國家城堡,城堡包括40棟建築、5個城堡庭院及占地7公頃的城堡花園,內部有400個房間及3500件家具、兩座圖書館及4萬冊藏書,更有著豪華的巴洛克劇院。城堡規模在捷克境內僅次於布拉格城堡,奢華氣派可比宮廷。但我們並未入內參觀。 進入第一城堡庭院的大門 第一城堡庭院兩側是一整排粉彩色系的建築,是昔日的馬舍、騎士房舍、藥房、倉庫、釀酒場等所在地。 進入第二城堡庭院的大門 第二城堡庭院週圍的灰色建築,以前作為騎士的房舍和事務官辦公室。其磚牆、雕花、窗台有部分是彩繪出來的,為了講求對稱,在不能開窗的地方也畫上窗戶以求美觀,真假窗戶摻半難以分辨。 原為皇室設計的小城堡與「城堡高塔」是第二城堡庭院的主要建築,也是古堡區內最早的建築。小城堡的屋頂和西南兩側的外牆是哥德式風格,北面則飾以文藝復興時期的彩繪壁畫。54.5公尺高的鐘樓高塔建於13世紀前,氣勢恢弘地矗立在起伏的山丘上,是庫倫洛夫最醒目的的地標。六層的高塔,底下兩層是哥德式的設計,第三層起改為文藝復興風格建造。16世紀塔身採用幻影彩繪技法裝飾,利用光線及色彩營造立體的視覺效果。鮮明的彩繪在陽光投射下益發斑爛耀眼,不論走在小鎮的任何角落,只要一抬頭視覺便會聚焦在這座美輪美奐的彩繪高塔上。 第三、四城堡庭院所組成的宮殿建築群,因當時人們嚮往南方的富麗氣派和明亮色彩的建築風格,然當地缺乏義大利式的建築石材,且狹窄的舊城空間發展有限,乃透過外牆彩繪的裝飾結合空間透視美學,發展出以假亂真的視覺效果。雖然華麗外牆有些褪色,但羅森堡家族時代的文藝復興立體彩繪壁畫依舊風華不減! 通過連接第四、第五城堡庭院的是兩旁飾有許多聖徒雕像的文藝復興式空中橋廊,來到占地7公頃城堡花園。由此居高遠眺,可以俯瞰克倫洛夫不同角度的美景。克倫洛夫之名源自於德語“Krumme Aue”,意為「彎曲的河邊草地」,具體呼應了小鎮的環境特色。雙S型蜿蜒流淌而過的伏爾塔瓦河無疑是克倫洛夫的美麗靈魂,小河彎彎將小鎮圈成了兩個區域,東北邊山丘是以古堡為主的「城堡區」,西南邊則為被河水包圍的「舊城區」。 冬日午後的斜陽映照,暖色調的城堡與高塔熠熠生輝,白牆紅瓦的建築明暗錯落迤邐延伸,遠處丘陵環抱,近處小河流淌,克倫洛夫儼然是從童話繪本化為真實的夢幻小鎮,美麗得令人不敢置信! 舊城區東南角建於1407年的聖維塔教堂(Kostel sv. Vita,下圖右),是小鎮中最典型的哥德式建築。16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家族,威廉羅森堡與妻子之墓就在教堂中。教堂外觀氣勢雄偉,哥德式尖塔高聳入雲,與伏爾塔瓦河對岸城堡區的圓形「城堡高塔」遙遙相望,同為克倫洛夫最引人注目的兩座地標! 冬日的城堡花園,繁華落盡疏林如畫,蕭瑟中自有一種寧靜悠遠的意境,漫步其間,感覺詩意盎然! 「空中橋廊」是我們向城堡說再見的最後一道風景。興建於15世紀的「石柱空中橋廊」(High Cloak Bridge),中世紀時一座木質吊橋連接兩端,1686年改建為石橋,三層樓的廊橋建於巨大的石柱上支撐,之後三次加高,現在也稱為「斗篷橋」(Mantelbrücke)。1741年該橋被法國軍隊拆毀,七年後重建,橋廊全長約1公里。橋的底層是連接上城堡和第五城堡庭院的通道,第二層可通往古堡劇院,最上層則與畫廊和公園相通,兩旁飾有許多聖徒雕像。 走出橋廊的地面層,是一座橫跨伏爾塔瓦河的橋樑,伏爾塔瓦河在此將山城與外界阻隔開來,穿過此處後即通往舊城廣場。 舊城區 河右岸的舊城區被完整包圍在伏爾塔瓦河的曲流內,所以又稱為「內城」,是平民的生活範圍。多數舊城區及城堡區的建築物皆完成於14至17世紀,建築風格跨越哥德、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形式。放射狀的石板路兩旁盡是粉色系的建築,每一棟房屋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店櫥窗布置得迷人而饒富趣味,處處都是令人駐足的美麗街景,迷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好似穿越時光隧道進入了遙遠的中世紀時空。 舊城區以13世紀就已規劃存在的市政廣場(Namesti Svornosti)為中心。廣場上豎立著建於1716年的黑死病紀念柱,小小的廣場四周圍繞著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及哥德式的市政廳,牆壁上幾個家徽紀錄著歷史。山形牆高低錯落,不需要繁複的裝飾雕刻,牆面上溫暖色調的各種彩繪便流露出一股濃厚的、浪漫的波西米亞風格。由於保存完好,遊客看到的景色和數百年前其實相去不遠。 耶誕節前夕,廣場成為溫馨熱鬧的聖誕市集,規模雖不大,但溫暖的燈光、應景的耶誕飾品和食物、祥和歡樂的歌聲…..讓這個小小的廣場洋溢著無比溫馨的節慶氣息。暮色漸濃的黃昏時刻,旅人在此徘徊流連,捨不得離開這溫暖的韶光! 冬日黃昏,才不過4點半光景,天色就已毫不留情地暗了下來!回到充滿古老趣味的「玫瑰飯店」,重溫19年前入住的驚喜記憶。小小的房間擺著兩張古樸的木床,木質地板走起路來嘎嘎作響,閣樓般的斜頂天花板,一不留神就會在頭上撞出一個包來。踩上椅子推開小小的木窗探出頭去,華燈初上的克倫洛夫靜謐安詳,萬家燈火閃爍著直到遠方丘陵,伏爾塔瓦河在眼下轉個彎潺潺縈繞著小鎮,一切就如記憶中的美麗和古老! 旅館房間窗外的 克倫洛夫小鎮 夜晚降臨,人人換上王公貴婦的華麗服飾變身為中世紀貴冑,在充滿中世紀情調的拱頂餐廳享用一頓中世紀晚宴,讓克倫洛夫的穿越時空之旅更加令人回”味”無窮! 下圖是四人份的晚餐 夜深了,躺在溫暖的床上腦海裡浮現一段令人發噱的記憶,依然讓我忍俊不住!19年前,同樣是和姐姐躺在「玫瑰飯店」小小的木床上準備就寢,冷不防突然傳來一聲銅鐵鍋具自高處重重摔落地面的巨響,匡…..匡…匡匡匡…的聲音響徹夜深人靜的旅館周遭,當時姐妹倆先是一陣錯愕,等回過神來卻忍不住笑到流淚!試想,在一家修道院改建的古老五星旅館,三更半夜不知從何處摔落一只金屬鍋子,巨大聲響迴盪在旅館的每一個角落、驚醒每一位酣夢中的旅客,這不可思議而令人絕倒的場面我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今夜,這回憶讓我帶著笑意入夢,惟願美夢不再被驚醒! 感謝~~~ 2017/03/22 11:21
Dear Bianca: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童話中的玫瑰小鎮 契斯基克倫洛夫 Český Krumlov」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頻道│下拉選單│編輯精選 ,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