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一般知識
2018/06/01 01:04:58瀏覽90|回應0|推薦0

傳燈錄四(元珪傳)曰:「佛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謂三不能也。」 無盡居士之護法論曰:「嵩嶽珪禪師云:佛有三能三不能。」

戒學、定學、慧學,是名三學.信、願、行,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三資糧.

闻、思、修三慧.世界相續、業果相續、眾生相續,是三種相續.

八風,是指能夠影響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毀、. 譽、稱、譏、苦、樂。

念佛有三緣之功力:一、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名,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謂眾生之三業與佛之三業不相捨離也。二、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而現至目前也。三、增上緣,眾生稱念佛,則念念除多劫之罪,命終之時,佛聖眾皆來迎,不為諸邪業所繫。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此三心乃往生淨土之正因,故稱三因。
色陰領受在心,就是受陰,心緣此理,就是想陰,連續不斷,就是行陰,歷歷分明,就是識陰,五陰舉體就是一念,一念舉體就是五陰.能障真性.
如來藏有含攝的意思,能含攝大千世界,故稱如來藏.因為到此處,覺性已知,五陰,六入,12處,18界,皆是虛妄,見妄即知妄,不為所迷,雖見大千世界,而不會被其所迷,由是覺性將無所染,雖處雜位,而覺性永不動搖,這就是永在定中,無入定無出定的大定,因此才可以稱如來藏性,唯須修行以固之.
圓覺經,金剛經,心經,楞嚴經,楞伽經,等等,大乘經典,只要懂一本就是了.外加,修行:1.斷五辛2斷殺盜淫妄酒.3.有違現業.修行:六根不對六塵,六識不生,六塵不對,六根不行.由是現業漸消,妄境不起,萬念不生,聞所聞滅,覺所覺空,是人得清淨心,因聞所聞滅,覺所覺空,是人得清淨心,以如來藏性為本,修行,謂是人得無生法忍,是名類似佛位.如來藏性為本覺,因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義,依境隨緣作用而不變,緣去則滅.仍歸本覺.由是佛行得成.
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嗔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離所知障)者,斯有是处
執則成礙,便是色陰;覺知苦、樂,領納在心,便是受陰;緣慮此境,於中想像,即是想陰;剎那變滅,不得停住,即是行陰;歷歷不昧,了了分明,即是識陰。
五蘊是指以下五種:
1. 色蘊,總該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質
2. 受蘊,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3. 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4. 行蘊,其他對境關於嗔貪等善惡一切之心之作用
5. 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也
五蘊的體性是:生滅、無常、苦、空、無我。[11]

佛有三身:一、法身佛,無在無所不在,以法身無相,故無所在;以法身遍一切處,故無所不在。經云:清淨法身,猶若虛空,亦無在無所不在。二、報身佛,有無量相好莊嚴,在蓮華藏世界。三、應身佛,乃應眾生之機,所示現之身,或在靈鷲山,或在竹林園,今在室羅筏城,祗園精舍,以示跡此處,無論久暫,去來行止,皆名為住。
楞嚴經共有五次放光,此第一次從頂,表依理起智;第二次從面門,表諸智將開;第三次從卍字,表因心顯見;第四次從諸佛頂,表一多無礙;第五次從五體,表耳根圓通,總攝諸根。初速歸說咒竟。
七處徵心是哪七處?內,外,根,暗見內,隨生,中間,無著.
小教指六識為心,六塵為法。《灌頂》云:「由內心而攀緣外境,境隨心起,故曰心生法生;由外境而激發內心,心逐境現,故曰法生心生。」
大乘指第八識為心,根身器界種子為法,由業識動故,轉本有智光,為能見之見分,使能見故,妄現境界相分:此則法隨心生也。復由境界為緣故,起智分別,覺心相續,執取計名,生後七轉識:此則心隨法生也。
四眾,即一、發起眾,發起講經的人;二、當機眾,常時跟著佛的人,如千二百五十人是;三、影響眾,如他方來助佛宣揚佛法的菩薩;四、結緣眾,如一般下根的薄福眾生。
大乘眼識九緣生,謂: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種子、根本,緣具方生.
元清淨體者:清淨有二:曰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
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此即佛定之總名。三摩提:又云三摩地,此云等持。等者,定慧均等;持者,任持自性,亦是定之總名。而佛定,則名大佛頂,首楞嚴王,總前奢摩他、三摩、禪那,三定別名,成此一定總名。又云三昧,譯云正定,稱真如正理,而起之定,不動搖,不生滅,徹法流之源底,為三昧中王,名大佛頂首楞嚴王,而能出生一切三昧;如如意寶王,能雨一切寶故。
菩提譯云覺道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為道也。即眾生本覺,法身之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乃是妙真如性,故曰真性。 二曰實智菩提:此以智慧為道也。即眾生始覺,根本之智,照徹心源,無明皆盡,所得真實之智,故曰實智。 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透機施教為道也。即自覺已圓,然後覺他,以後得智,觀機施教,廣開方便之門,故曰方便。
梵語菩提,此云覺道,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成三菩提之道:一、真性菩提,此以理為道;二、實智菩提,此以智慧為道;三、方便菩提,此以應機施教為道。真性菩提者。即真如自性,真如是理,此理、為自心本覺之佛性,又即一真平等之性,生佛不二,眾生迷此,諸佛證此,證極此理,法身顯現,即法身德。實智菩提者:真實之智,窮徹一心本源,稱真如理,所證之根本智,成自受用報身,此智照理,理無不徹,又名理智,亦名實智;以真實智,照本覺理,即般若德。方便菩提者:權巧方便,自覺已圓,然後覺他,從根本智,起後得智,現他受用報身,為大機說法,又應各種機,現應化身,成就度生,各種事業;又名事智,亦名權智;種種示現,自在無礙,即解脫德。佛證三德,具三身、成就三菩提也。
涅槃譯不生滅亦三:一曰性淨涅槃:自性清淨,一塵不染,故曰性淨。二曰圓淨涅槃:真無不圓,妄無不淨,故曰圓淨。三曰方便淨涅槃:隨緣方便,示現生滅,故曰方便淨。
三菩提、三涅槃,前一皆屬因,是性具;後二皆屬果,是修成。
生死又有二種,一叫分段生死,一叫變易生死。分就是你有你份,我有我份。段就是你有你的形態,我有我的形狀,每人不同。凡夫有分段生死,二乘有變易生死。變易就是:念念遷流,念念生,念念滅。二乘證果者,已了分段生死,但變易生死還未了。生死是以無明為因,業識為緣,因緣和合,故有生死。
以依、正二報,總屬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有生有滅;依報有成、住、壞、空,正報有生、老、病、死。皆由無明為因,業識為緣,因緣和合,於無生中,虛妄有生,此有乃為幻有,非實有所生;因緣別離,和合終盡,於無滅中,虛妄名滅,此滅但有其名,非實有所滅。
和合是佛教術語,義為諸緣聚集。
“五識同依淨色根”者是說:前五識所依之根,不是依外能見之浮塵根,而是依內中不可見到之感覺器官根,名為淨色根
浮塵根,佛教術語,又作扶塵根。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前五根。五根有兩種:一是浮塵根、另一則是勝義根。浮塵根指的是在有情身外表,而令人眼睛可見的眼球、皮膚、耳、鼻等的器官屬於色法的一類,所以也是色蘊,由四大麤色所組成,相對勝義根來說是屬於較粗重、外顯的一類色法。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
妙菩提路者:即佛所證,無上菩提之道路。乃從凡至聖,中間所經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正脈》交師,總論十科文辭極妙,收攝得宜,因其字句長短,略為增易:初科顯其脫根、脫塵,迥然靈光獨耀;二科顯其離身、離境,凝然本不動搖;三科顯其盡未來際,究竟常住不滅;四科顯其從無始來,雖然顛倒不失;五科顯其無往、無還,挺物表而常住;六科顯其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七科顯其觀大、觀小,轉物自在無礙;八科顯其無是、無非,見真妄情自息,九科顯其諸情不墮,遠越外計、權宗;十科顯其自相亦離,轉入純真無妄。
實相者:即如來藏,清淨本然,真實之相,寸絲不掛,一塵不染,故曰清淨。實相有三:一、如實空義:稱真如實理,空諸虛妄染法,此為無相之實相。遠離能、所分別,萬法本空,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如六祖所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下四科七大,一一雙非因緣、自然,初銷倒想,說空如來藏,即此義也。 二、如實不空義:此為無不相之實相。以有自體,常恆不變,體雖不變,用能隨緣,下忽生相續,不外清淨本然,審除細惑,說不空如來藏,即此義也。 三、如實空不空義:此為無相無不相之實相。諸妄皆空,纖塵不立,萬境紛紜,一真不動,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下五大圓融,譬如虛空,體非群相,不拒諸相發揮,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極顯圓融,清淨寶覺,說空不空藏,即此義也
實相真心,就是真如心,實相無有一切虛妄之相。真心就是真實之心,而不是虛妄之心。實相具有三種道理。第一實相無相。它的本體,真實不虛,沒有種種千差萬別,虛妄生滅的幻想,就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平等一相,就是真諦的道理。第二實相無不相。實相的本體,雖然是空無所有,無一法可得,但是他能夠隨緣顯現千差萬別,一切諸相,沒有一相而不是實相,這就是頭頭是道,法法皆真。具足四聖六凡,迷悟因果,萬事萬物一切諸相,就是俗諦的道理。第三是實相無相無不相。這個實相真心,是不變隨緣。正當隨緣顯現一切諸相的時候。可是他的本體,空無所有,無一相可得。正當空無所有的時候,卻是真空不空,又能具足妙有。正當隨緣現出一切諸相的時候,但是妙有非有,本體乃是真空。這就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四緣說,又稱四緣論,佛教理論,對於緣起的一種解說,將一切事物的因果,分成四緣(梵文: catvārah pratyayāh )。四緣分別為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緣會生出所有心與心所法,又稱四緣生法。
大乘眼識,九緣方生,所謂:空、明、根、境、作意遍行心所之一、分別第六識、染淨第七識、種子三類性境之一、根本第八識(加等無間成十).
名相 在 Bulkwang Fo-Kuang 中的 解釋:
為五法之一。名,指事物之名稱,能詮顯事物之本體;相,指事物之相狀。以名能詮顯事物之相狀,故稱名相。蓋一切事物,皆有名有相,耳可聞者是為名,眼可見者是為相。然此名與相皆是虛假而非契於法之實性者,乃係一種方便教化之假立施設,而凡夫常分別此虛假之名相,生起種種妄想執著。
相分:根身器界色空,見分:嗅嚐覺知見聞.
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心真如門」作為心的「體」,以「心生滅門」作為心的「相、用」。前者純淨無染,相當於《楞伽經》所說的如來藏和《攝大乘論》所說的無垢識(九識);後者相當於具有染淨二種成份的阿賴耶(或阿梨耶)識,實指現實的精神主體的功能。前者為體,意為後者所依止的本體;後者為外相和作用,其所藏的精神性的種子(精神功能)具有變現世界一切有生有滅的現象的功能(生滅心),故它 「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從其所含的清淨種子來說,具有「覺」的意義,而從其含有染、妄種子來說,意味著「不覺」,人們經過捨妄返淨的修行,才可「得見心性」,達到覺悟。華嚴宗創始人法藏在《大乘起信論義記》的對 「一心法有二種門」的解釋中說,「如來藏心」
有二義,從「約體絕相」的意義來說,它是真如門,是非染非淨,不生不滅,不動不轉,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是「染淨通相」;從「隨緣起滅」的意義來說,它是生滅門,是「隨薰轉動」而形成染淨諸法,是「染淨別相」。[6]真如是 「泯相顯實門」,雖泯相而不壞相,示現「理實」本體;生滅是 「攬理成事門」,不壞理而成事相。從基本意義上說,前者即為真心,後者相當於妄心。在兩者的關係中,後者攝於前者,因為 「生滅起必賴於真」的緣故。
這是大乘起信論所說一心二門。
心真如門認為一心之本體為超越迷悟等一切差別之絕對平等之理體,即為不變真如;
心生滅門則認為,真如(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依無明妄緣而起動之生滅心,產生各種差別現象,即為隨緣真如。
因是種子,緣是助因.
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不假修為,本來自妙;不用洗滌,本來自淨;不待揩磨,本來自明。妙即法身德,非有非空;淨即解脫德,處染不變;明即般若德,靈光獨耀,乃是三德秘藏之體。
法執,即執著心外的一切法都有實體。
正報能感依報 ,依報隨正報而轉。正報是有生命的,四生六道眾生即正報,客觀的環境(地球)即依報
閻浮提:世界.娑婆國:世界.
五眼頌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知空真諦,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同是如來藏,清淨本然平等一相。,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眾生肉眼見分寸,無學天眼見世界,有學慧眼看初禪百界,菩薩法眼看千界,佛眼看微塵與無限量世界.
八相四對:明、暗;通、塞;同、異;清、濁也。
【八不中道】 又名八不正觀,或八不中觀, 即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中道是中正不偏的道理的意思。
分別覺觀:即心之功能,對境起念曰分別,內守幽閒曰覺觀;麤緣慮名覺,細心靜住名觀。
明等生境,暗等滅境,都是六塵.
不見有少法生滅,即一切事究竟堅固,首楞嚴大定也。
出家有三:一、出世俗家,即割恩斷愛,依止佛門;二、出三界家,即證無漏道,不受輪迴;三、出煩惱家,斷盡諸惑,一心清淨。
法塵有二:1.第六意識,逆緣前五塵謝落影子為生法塵2.都不外緣,唯是內守幽閒定境,為滅法塵.禪定之境,尚屬滅塵之事.
離塵有體性是真心,離塵無體性,則成影事.
凡外有分斷生死,權小有變易生死.
獨頭意識,緣法處半分滅塵,因法塵有生滅之分故。 非色非空:即內守幽閒,法處滅塵境界,已離六塵麤相,故非色;猶有寂靜細境,故非空。
離外五塵故云非色.執內為我故云非空.
定中獨頭意識,內守幽閒,寂靜之境,此境即凡外在定所守之境,取為所證法性者。不知此非法性,猶為法塵,即能守境之覺觀,雖離外塵分別,亦非真心,猶屬定 中獨頭意識,微細分別耳。影事者:以法塵乃前五塵落卸影子,意識分別,亦屬緣影之心,即此內守幽閒,定中獨頭意識,猶是微細法塵,分別緣影之事,豈可認之為真乎?
根、塵、識三,差別之處,應辨析明白,庶免疑誤:一、見、聞、覺、知,有根性識性之分;二、法塵境界,有生塵,滅塵之異;三、第六意識,有明了、獨頭之別。
因果是正報.世界微塵是依報.
所知障有二:1.取境所知,即分別法執,不達外境惟心,謂心外實有.2.法愛所知,即俱生法執.修證不達性空,而生愛著.
生滅門中之本覺心。眾生日用,不離這箇,不為諸相所遷,非同緣心之離塵無體,故曰:「本妙」;不為諸相所蔽,非同緣心之昏擾為性,故曰:「本明」;不為諸相所染,非同緣心之分別愛著,故曰:「本淨」
出障離染,曰:妙淨;寂照含空,曰:妙明。
本覺之性,從妙起明,即明而妙,寂照雙具,故曰妙明。
本淨:煩惱不能染.本明:惑障不能蔽…….妙明心.
對境不雜,稱理而觀……清淨眼.
智鑑無私,決擇分明……道眼.空有不羈曰妙.體用朗然曰明.
寂者:不動搖.常者:無生滅.
一念見聞之性,離名絕相故曰妙,洞徹虛靈故曰明,體無偽妄故曰真,性無雜染故曰精,統此四義,不可思議,故曰妙心.
若能三輪體空,無功德可居,清凈無染,叫凈智。
若能沒分別心、思量心,能施所施,周遍法界,叫妙圓。
無所住生心,叫凈智妙圓;生心無所住,叫體自空寂。
本體無垢,曰清靜,處染不染曰妙境,湛寂虛靈曰明心.
菩薩:覺悟的有情眾生。
諦觀。諦是仔細的意思,觀是用智慧去觀察。
陀羅尼(天城文: ध रण ,dhāraṇī ),意譯為「真言」、「總持」、「持明」、「咒語」、「密語」。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要離開欲界才能進入色界,離開色界才能進入無色界。能離開三界,又能入三界,這是解脫者於三界出入自在。
十一色法 的第十一種,指意識所緣慮的法處所攝的色法。色法又可分為十一類,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及法處所攝色。
海潮音: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薩優美之音聲;或指佛菩薩之應化。
與大悲之音聲應時適機而說法相似。
Bodhi(菩提)意為「覺悟」
法王子為大菩薩的尊稱,因大菩薩是出生於法王之家,而且能夠傳承彿法。菩薩為生育于法王彿陀之家者,故總稱曰法王子。
遍十方界者:乃稱性周遍,不分科中,見性遍見一切,同體不分;不雜科中,見性周遍,非汝而誰?此二科俱成遍義。 湛然者:如寒潭止水,湛然不動,領不動科中,身境動搖,見無所動;無礙科中,身心圓明,不動道場之義。 常住者:領無還科中,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不失科中,雖稱顛倒,無始不遺之義。 性非生滅者:領不滅科中,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之義。
四大菩薩一般指:
 觀音菩薩;以大悲聞名,救度人間苦難。
 地藏菩薩:以大願聞名,主要拯救六道眾生。
 文殊菩薩;以大智聞名,象徵智慧。
 普賢菩薩;以大行聞名,象徵實踐。
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
六度又名度波罗蜜:檀那、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汉译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若因對像殊勝或發心特別猛厲等造下極大惡或善業,致使業緣很快具足,當生就能領受果報,這叫做「現法受」或「現報」;若下一世業緣才具足,領受果報,則稱「順生受」或「生報」;若因所作業太微小,直至第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後才領受果報,則稱「順後受」或「後報」。
“不落因果”,就是没有果报,这就错了,这个字答错了.
“不昧因果” 因果是相对待而产生,无论何种存在,有生必有灭,有因必有果.

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
 二障:
 事障(煩惱障)
 理障(所知障)
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
如来(梵语:Tathāgata),音译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
tatha意思是“如”,agata意思是“来”,如来,“就像来了一样”。
如指真如,含两层意思:
1. 凭借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故名如来,也就是真身如来;
2. 通过介绍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也就是应身如来。
也有解释作“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
(術語)母陀羅手。亦云吉祥手。即結決定印也。
兜罗绵手谓佛手柔软加以合缦,似此绵也。兜罗应为一种木棉树。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

菩薩有三:
一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王、彌勒。
二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三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初干慧地」,是最初时的干有其慧的智慧境界,是真正佛菩提道的初发心时,也就是实证金刚心的初发心位,就是第一次明心时,即是第七住位的「般若正观现在前」;这时是第一次证得金刚心,所以是「初」;而且这时的金刚心实相智慧,也是干有其慧而仍然无法运用,所以称为「干慧地」,合起来就称为「初干慧地」。
欲海乾枯1,根與境不相對待2,當生已是最後的身相,永不再受生。
人、法二執之心,虛而無障,明而無礙3,至此,則純是人空智與法空智。
這慧性(人法雙空之智)增明圓滿4,俱空之智,即三空之智現,而普照十方世界5。
然這只是欲愛最細微的習氣,初得乾枯,而智慧顯,
尚未與如來真如法性水相接,故無由滋潤,所以名乾慧地。
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總共有五十二個菩薩的階位:
 十信位
.信心
.念心
.精進心
.慧心
.定心
.不退心
.迴向心
.護法心
.戒心
.願心
 十住位
.發心住
.治地住
.修行住
.生貴住
.具足方便住
.正心住
.不退住
.童真住
.法王子住
.灌定住
 十行位
.歡喜行
.饒益行
.無違逆行
.無屈撓行
.無癡亂行
.善現行
.無著行
.難得行
.善法行
.真實行
 十迴向位
.教護眾生相迴向
.不壞迴向
.等一切諸佛迴向
.至一切處迴向
.無盡功德藏迴向
.入一切善根迴向
.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真如迴向
.無縛無著解脱迴向
.入法界無量迴向
 十地
初地的菩薩 - 歡喜地
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二地的菩薩 - 離垢地
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三地的菩薩 - 發光地
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四地的菩薩 - 燄慧地
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痴,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瞋怒,智慧的光像火燄一樣的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燄慧地。
五地的菩薩 - 難勝地
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六地的菩薩 - 現前地
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說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現前地。
七地的菩薩 - 遠行地
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行地。
八地的菩薩 - 不動地
功德任運增進,願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九地的菩薩 - 善慧地
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十地的菩薩 - 法雲地
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
 等覺位
 妙覺位

無色界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天之盡頭處了。
1. 空無邊處,為四無色處之最初階段。初修無色定,必厭棄物質世界,一心思惟無邊無際之空觀,使心與無邊之空相應,這就是所謂空無邊處。
2. 識無邊處,從厭棄外界物質世界之質礙,進一步修習內心心識,以心與心識作無邊無際之觀。此即為識無邊處。
3. 無所有處,既否定外界物質之質礙,又否定內心心識,唯思內外一切無所有。以修此無所有觀而得生天之果報,即無所有處。
4. 非想非非想處,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極靜極妙之境界,以無各種粗想而稱非想,又因其想未絕,尚有細想,所以為非非想。
三界是:
一、欲界,
此界眾生具有淫欲、愛欲、飲食欲、物質擁有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此界包括六欲天界、人界、畜牲界、阿修羅界、餓鬼界、地獄界。

二、色界,此界眾生具有維細物質有情所居的世界。色界眾生無男女色法,無淫欲、食慾、此界皆由臨終食入禪定而化生,依禪定的深淺而分為四嬋,共十六天。

三、無色界、此界眾生具有受、想、行、識而無物質、形色之有情所住的世界。此界無身體、房屋、國土,惟以心識住於深定。此界眾生由臨終時入禪定而化生,依禪定的深淺而分為四天。

三界是一切眾生所依止的界,只要有淫欲、物慾、貪慾、無明,就會在三界中生死輪迴,無法超越這個羅網,在三界內已滅盡煩惱的聖者,他們的最後身也止住於此界。尋求解脫、自由的人,視三界如火宅,奮力邁向解脫的道路,以便出離生存界,到達無聲無死。

出三界就是達到寂靜的涅槃界,「涅盤」是依修習戒、定及觀察現象界的無常或苦或無我,而滅盡一切煩惱,涅槃的「界」只是形容詞,它是無實質的山河大地、日月、方位、樣貌也無心識、生命;生死、生滅、去來。
佛教謂充滿五種不清淨的煩惱世界。 五濁指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 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見濁,邪說橫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lin188&aid=1122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