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16 17:10:58瀏覽387|回應0|推薦1 | |
由國中始,我就是個進書店很少空手而回的人,重慶南路不知碾壓過多少次,中國書城更是那個年代必去的朝聖地,其後是金石堂、誠品等,再後是往來兩岸,又收了不少台灣不常見的簡體書。久而久之,不大的陋室愈益書滿為患,雖沒買過大部頭套書,所佔空間仍頗為可觀。 我的興趣是文史,工作是資訊,故所收書籍以這兩大類為主,再加上少許藝術類,不斷累積之下,深覺不是學者,沒有做學術研究,加上網路發達,部份需求可以在電子書或圖書館解決,實在有必要為書櫃瘦身,印象中數量較大的處理共有四次,送出的數量沒有詳細統計,最近一次處理約100本,總共約6、700本左右,但處理之後,雖然不是汗牛充棟,書櫃還是幾乎全滿。 第一次瘦身以資訊類書籍為主,包括自己撰寫的55本電腦書,當年的電腦書是辦公室及學生必需品,也是淘汰最快的一批,尤其是跟著軟體版本撰寫的電腦書,更是在過期後,連進入二手市場的價值亦無,於是在留下封面照後,全數出清。接下來第二及三次整理都以文史類為主,來收書的老板一本本檢視,除了查看書況,也會向我詢問某些書的特色或大意,想來是為書籍充實二手生命之必須,印象深刻是的那位老板可將不等寬不等厚的書巧手般地碼放整齊,成為搬動最省力的立方體,看他的整理動作實是一種專業的喜悅。 最近一次收書找了台大附近的二手書店,整理出來約100本,包括藝術類雜誌,完成後只願收走約40本,藝術類雜誌一本未收,我就詢問哪些書容易進入二手書市,首先是藝術類雜誌只有故宮文物可收,其他商業性質較濃厚的大多有時效性,有需要的人影印即可;再是銷路好的書籍大多也難進入二手書市,如十多年前遠流的實用歷史系列,當年賣得好,也代表過了熱潮後,會有很多人出清進入二手書市,學術期刊及論文集也是,單篇的稿子影印即可,少有人會買主題不集中的二手期刊,排除以上,大概只餘大部頭套書及較少見的主題書,可見我是隨市場逐流的買書人,也有一大批我的同類,也難怪現在願意上府收書的二手書店已不多見,物不稀則不貴。 細想之下,個人買書史就像興趣變化史,由年輕到成長,由易於衝動想擁有,到少許理性聲音抬頭,由人物傳記到文學名著,由名家散文到學術期刊,其實真正值得的是什麼呢?擁有是衝動,閱讀是喜悅,當下的獲得是心靈成長,之後呢?捫心思考,其實除了工作需要的工具書、唸歷史系時需要的教材外,少有書會取出重讀,一方面要讀的書太多,另方面是好像沒有重讀的時機或動機,只有少數例外。 一是未央歌,當年年輕人幾乎必讀必有所感,去年的70年紀念版又買一次,重讀之下,他們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大雄,變的是讀的人,有了閱歷後方覺原來都是小屁孩的故事,不再心有所感了,再如最近重譯的百年孤寂,當年看得似懂非懂,現在得以進入堂奧。但這都是被書商所誘發的重讀,主動重讀實在太少,有印象的包括浮士德、萬曆十五年、梵谷流浪100年、八月炮火等,看到好文或有感處,現在會拍照存入電腦,成為另一種數位化,書本則放回架上。 最後說一下’書’這項商品,早年書籍不像商品,必須自己去找去品味,現在網路發達,資訊捬捨皆是,書籍就必須包裝亮麗,乃至創造話題,最常見是同名電影推出,原著就包著電影劇照再重新出版,原來現在的新書大多封面及封皮分開,為的是可以換個封皮再出版,但封皮實在不利閱讀,翻頁時始炵感覺要特別順一下封皮,所以現在新書買回後,立即丟棄封皮。再有些書會以再生紙印刷,但再生紙顏色較暗,且時隔兩、三年,再生紙發黃的程度如同一本用一般紙印刷的書經歷二十年之後的黃,就像現在的電子用品不如二、三十年前的電器來得耐用,也是用了較環保的材質,這是愛地球需要忍受的代價。現在已儘量克制買書,有需要會先找圖書館或電子書,但我有興趣的作品大多難在電子書中找到,雖然面臨電子書的競爭,真正好作品還是會先以印刷品現身,接下來恐還要繼續出清。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