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登山篇】2016.08.04~06康軒編務二處奇萊南華健行
2016/08/25 09:17:29瀏覽1301|回應0|推薦2

團員:譚蕙婷、劉蕙、白憶蘭、王信元、林孟輝、侯吟璇、賴曉琪、吳秉珊、黃仲翎、

   吳書雅、李長恩及親友4人

撰文者:吳書雅

 

  本次奇萊南華團原本的出團時間,巧遇今年第一號強烈颱風──尼伯特,而延期到八月初,也因此多招收了三位團員,只能說好事向來多磨吧!

 

  一聽說我們要走奇萊南華,有經驗的前輩們都一面倒的說簡單,但聽在沒走過的我們耳裡,只是將信將疑。無論如何,登山是自己的事,能把自己帶上山頂的不是嚮導,而是自己的雙腳。針對奇萊南華長距離的行程,六月內安排了四次密集的行前訓練,包含暖身的象山、樟山寺,還有練腳力的陽明山東段縱走,以及二格山系的O形路線,最後七月初又挑選了一樣是大草原地形的桃源谷,為團員們再做一次隱藏版的加強模擬訓練。所幸團員們都很配合,而在過程中也增進彼此的熟悉度,建立了一定的默契,這讓身為主揪人的我,也對團員們更加的有信心。

 

  本次行程預定從屯原登山口健行至五星級的山屋──天池山莊,再到光披八表碑、奇萊南峰、南華山(能高北峰)三個目標,兩天內總共健行約四十公里,過程中有些團員捨棄其中的幾個目標,只挑戰自己心目中的山峰。正如嚮導金瓜大哥回程時分享的,登山攻頂固然困難,但更難的是懂得捨棄,懂得權衡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不是足夠平安下山?是不是可能拖累團隊?所憑藉的不是一時的血氣,而是忠於自我的勇氣。正如謝武彰老師在繪本《靜靜的群山》裡提到:「但是,靜靜的群山,會用很多很多方法,不讓你輕易的往上爬」,群山是會考驗登山者的,而最後「等到你全部通過了每一項,群山才會讓你爬到他們的頭頂上」,群山也會用美景犒賞登山者。因此,每一次登山都讓人更了解自己,也體悟到更多道理。原來,前輩所謂的簡單,是建立在複雜的準備工作上,是奠基在扎實的基礎訓練上,「簡單」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九二四年登山家喬治‧馬洛里,因為不耐媒體詢問他為何又來登珠穆朗瑪峰(當時是他的第三次),遂直接回了:「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這句話也成為人們經常引用的話,套句現代用語,就是「神回應」吧!而在夢枕獏所著的《眾神的山嶺》中,卻安排登山家主角說道:「不對。至少,我不是。」「不是因為山在那裡。而是因為我在這裡。因為我在這裡,所以要登山。」德國抒情詩人卡爾‧布瑟(Carl Hermann Busse)有這樣一首短詩作品〈山的另一邊〉(Über den Bergen):

 

  Über den Bergen weit zu wandern

  在山的另一邊,旅途遙遠之處

  Sagen die Leute, wohnt das Glück.

  人們說,幸福就住在那裡。

  Ach, und ich ging im Schwarme der andern,

  啊,於是我混跡人群之中前往

  kam mit verweinten Augen zurück.

  卻帶著滿臉的淚痕回來

  Über den Bergen weit weit drüben,

  在山的另一邊,旅途遙遠之處

  Sagen die Leute, wohnt das Glück.

  人們說,幸福就住在那裡

 

  這首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被日本翻譯家上田敏譯為〈山のあなた〉介紹給日本人,而成為家喻戶曉的詩作,會注意到它是因為在日劇《段田凜勞動基準監督官》中,女主角經常反覆唸著這首日文小詩,劇中的中文翻譯更是簡短:

 

  聽說幸福,在山的另一邊。

  啊!尋未果,淚流而歸。

  聽說幸福,在山的更遠處……

 

  詩中對於幸福的那一份堅定嚮往,十分動人。對於個人來說,為什麼要登山?有各自的理由,而登山是什麼?也有各自的答案。我總認為,登上每個山頭只是暫時的目標,但是,能夠享受走在山林中的過程本身,才是登山的目的!能有多大的本事去享受,就有多幸福吧!

 

 

 

  最後,另一位嚮導黑桃大哥在回程的車上分享:「登山等於責任。」做了登山這個決定,要為個人負責,帶自己到山頂,享受沿途的美景;要為團隊負責,準時出發,跟上隊伍;更要為家人負責,登山畢竟是高風險的活動,山上的天氣變化莫測,山路時有崩落的危險。功課要在山下做,錢要在山下花,出發之前把山岳情報準備好,把自己的體能準備好,把登山裝備準備好,相信大家都會有愉快而充實的登山之旅。

 

※文中詩作引用自Mplus網站〈聽說幸福,在山的另一邊〉一文。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stblog2009&aid=7181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