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餘地
2011/01/09 22:28:28瀏覽915|回應1|推薦20

 
 
 
 
餘地,是一種空間,
有了空間,就會有彈性.
 
 
我的覺得.
 
 
 
最近,多重身份角色冥冥之中,
似是在引導我學習關於留餘地的功課,
有的,是你是否應為別人留,
有的,是人家是否應該為你留.
 
 
 
人,通常是自私的,
都希望人家留餘地給我們,
但卻總是忘了將心比心地留餘地給別人.
 
 
 
回到個人的自我中心主義裡,
不會有人認為自己是個混帳王八蛋,
但很多時候自以為很OK的我們,
可能對位到別人的劇本裡,
我們自己有多混帳王八蛋,
往往我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那天,唸了一套關於MCA的理論,
(Membership Category Analysis)
大意是說人與人之間,
自我與他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看待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身份流動轉換問題.
 
 
回到餘地論,
最近幾件事情連著發生,
因為人家沒有貼心地為我留餘地,
所以整個人的情緒顯得很冏,
很不適,很窒息,很沒有空間.
 
 
 
我不知道沒為我留餘地的人這樣做,
是在尋求一種快感,甚或.........
 
 
 
當然,人家為不為你留餘地,
留多少餘地給你,
不是你可以決定的,
因為要不要,願不願意這麼做,
決定權在對方,那是對方的事.
 
 
 
反省自己,尤其是血氣簍子的方剛年少時,
總以為展現無懼與敢言的正義感,
是一種凜然的錯覺風骨.
後來年歲大了些,總覺得有些事情,
如果當時多留些餘地,或許更有彈性,
也更有空間.
 
 
 
前不久在執筆一篇評鑑報告,
評的對象,是我的長輩,
而且這篇評鑑報告是具名的,
所以,怎麼下筆,如何下筆,下筆的分寸如何拿捏,
再再考驗著自己如何為別人,
也為自己留餘地的智慧.
 
 
 
 
幾天前,去發表一篇研究論文,
研究的對象,也是自己的長輩這些年,
因為在某個事件情境脈絡上的種種缺失,
透過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呈現,
可能結果讓人很"一翻兩瞪眼",
但如何在口頭報告的過程中,
盡量避重就輕的點到為止,
也是那次我在學習關於分寸的人生功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些後悔以前許多事情,
沒給人多留些餘地,
雖然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很多人很多事也都不復存在了,
如今事後回想,心裡覺得十分地抱歉.
 
 
 
當然,連著幾樁生活的事件,
也有那麼幾個讓我很窒息的人事物,
問題,也是出在餘地.
有些餘地你可以爭取,
只是看你自己要不要,
或,有沒有必要.
 
 
 
如果要,可能只是想爭口氣,
如果沒有必要,
好處想,是自己有氣度不計較,
壞處想,是自己懦弱服軟.
怎麼找身心靈最舒適的立場,
結果又是回到了MCA要解決的問題.
 
 
原來,餘地真是一種空間,
可能是具體上,也可能是感受上的.
 
 
原來餘地,真是一種彈性,
有了彈性,就不必弄僵也不說死.
 
 
原來人活著,都想要人家為他留餘地,
卻也常常忘了主動留出適度的餘地給別人.
 
 
 
 
朋友,我們一起來學著為別人,
也為自己留餘地的人生功課吧.
 
 
 
 
MCA.未料讀完後,
竟是讓人如此深刻的體會.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phou&aid=4779471

 回應文章

黃淑文(桂花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餘地
2011/01/10 13:19

採訪工作最大的難題

就是當一個背後說故事的人

尺寸究竟要如何拿捏

如何用理性解剖感動,或各種矛盾的評論

<留有餘地>是很棒的思考方式

為自己,為別人各留一些空間,成長

又不違反事實,

還對得起自己的筆。

<留有餘地>也是因為懂得謙卑

我們都難免有不懂的事

有欠缺思量,有能力不足之處

妄下評論,傷人傷己。

<留下餘地>是多麼厚道的人生哲學啊

終身受用

侯剛本(kphou) 於 2011-01-10 18:02 回覆:

顯然淑文也正經歷.

原來,驕傲容易顯出人的無知,

唯有謙卑,才能夠讓自己也有餘地,

面子上,裡子上,態度上,品格上.

難怪謙受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