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30 00:10:31瀏覽4295|回應4|推薦28 | |
【斯土斯民臺灣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展現了21世紀博物館的時代感,簡學義建築師秉持「以建築為名‧說臺灣故事」之理念,希望這座新世紀的國家級歷史博物館,成為承載臺灣歷史故事的敘事媒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正門入口。 氣勢恢弘的一樓大廳。如果有到過曾榮獲「臺灣建築獎」首獎的「鶯歌陶瓷博物館」者,會覺二館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都是簡學義建築師的設計手路啦!(見格文:http://blog.udn.com/kocj/3464540) 時間車站屬於兒童廳的一部份,兒童廳位於展示教育大樓1樓,包含室內及戶外空間,總空間約458坪,有一火車劇場(預計100年12月31日開放)。 時間車站外的人力三輪車,CJ小時候還搭過呢,超懷念的說! 模擬的車站站長室。 尚未啟用的時光列車。 火車站內虛實交錯著古往今來的風景,來賓成了等待旅程開展旅人。 臺史博在經歷多年籌備期間,已有6萬餘件藏品,歷史悠久捐贈品就是這艘「單桅小船」。 根據史料推斷,這艘單桅小船作為往返於台江內海與台南近海行駛之用。 挑高的天棚懸掛一艘早期漢人「唐山過台灣」的紅頭船,可是以一比一的實際比例打造而成的喔! 早年偷渡來臺的移民,多搭乘中小型的商船或漁船,擠在狹小的船艙裡忍受著暈船的痛苦,離開老家橫渡船難頻傳的黑水溝,前仆後繼地從唐山來到臺灣,因此當時才有「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的臺語俗諺。 位於展示教育大樓2樓展廳是「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也是來本館參觀的重點。展廳共 館方的導覽。 彷彿太空船的結構,下方實為以四面的螢幕作為一個小劇場,主要是要呈現台灣早期被殖民及從事貿易時與外來人種的互動。 異文化相遇:16、17世紀,東、西洋諸國勢力因航海貿易,在東洋航線上必經之地的臺灣相遇,荷蘭與西班牙人在國家的支持下,首先在臺灣建立了一個初步制度化的殖民(貿易)據點。 16、17世紀的貿易商船「戎克船」的船艙剖面模型,可透過荷蘭船艙來了解當時的航海生活。 地域社會與多元文化:17至19世紀間移民陸續進入臺灣島不同的地區,因地理環境、人群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發展。 一元錘錘的CJ看到這些稱錘,就被覺親切啊! 真人比例的藝陣隊伍,也象徵著不分時地,宗教信仰始終連繫著這片土地與人民。 鉅變與新秩序:展示日本如何在臺灣建立無所不管的殖民政府,同時說明臺灣社會的改變與適應,和民族主義的萌芽。 日治時期的派出所展示著當時警察的文物。 日治時期的郵筒,CJ到日本旅遊也曾見過原汁原味的真品。 日本工程技師,對於建設現代化台灣功不可沒。 雜貨店。 雜貨店擺的糖甘仔,是很多人童年甜蜜的回憶啊! 和服店 照相館 三寸金蓮繡花鞋。 臺北榮町(現在西門町一帶)的造景,透過街屋及街景呈現當時都市景觀。 利用壁畫與道具形成錯覺的街道景深,相當有意思。 臺灣日治的都市生活縮影。 太平洋戰爭爆發,駐台日軍出征前與家人的合影留念,右方綠草堆是防空洞。 日治時期也有選舉活動。 邁向多元民主社會:台灣光復進入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年代,展示臺灣近6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社會多元轉型,到邁向民主社會的歷程。圖中「客廳即工廠」、舊式裁縫車,都是CJ兒時的回憶。 戒嚴時期,台灣民主先烈們付出多少慘痛的代價,才爭取到今日的自由民主! 展望新世紀:透過雙劇場的形式,跨越上下樓層同時放映小朋友寫給臺灣的信,和臺灣自然人文風景等二支影片。 由2樓俯瞰1樓。 由3樓俯瞰1、2樓。 16、17世紀的巨幅世界地圖與介紹台灣殖民時期小劇場。 4樓特展室目前正展出「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展期: 台南府城是清代台灣政經運作的核心,是清代台灣的首都。自17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左右,是府城發展的盛期,清代是府城認同與文化形成的時期,同時也是本展覽所設定主要回顧的歷史時期。 另一特展室展出「看見歷史 館藏文物選要特展」,展期: 世界看台灣:內容包含16-19世紀台灣相關西洋古地圖、西文珍本書籍、19世紀台灣早期歷史圖繪與老照片等。 橫向的台灣,就是一隻海上巨鯨。 「百年生活記憶特展」裡有趣的雙輪車。 透過物件的展示,讓觀眾從物件中尋找自己的生活記憶。 民眾休憩區和博物館商店。 展售台灣人自行開發的文創品。 台灣,婆娑之島、美麗之島。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之任務在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建構臺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屬於全體台灣人的歷史博物館。目前為推廣臺灣歷史及教育宣導,於開館日起一年內停徵門票(自100年10月29日起至101年10月28日止免費參觀),是一個寓教於樂、尋根思源的珍貴寶庫。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