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a9、姚讚福(心酸酸)悲戀的酒杯
2010/10/19 16:03:30瀏覽1847|回應0|推薦5

、 姚讚福先生生於1908年、台灣歌、音樂廳

朋友 大家來 聽歌!按2、母親的名是台灣李雪玟教授唱。 按3、望春風

1、《心酸酸 》鄧麗君。2、《心酸酸 》鳳飛飛。3、《心酸酸 》台妹。
1、《悲戀的酒杯》 老歌d02 文夏。 2、《悲戀的酒杯》鳳飛飛 。3、《 苦酒滿杯》呂珊 , 謝雷 。

4、《悲戀的酒杯》黃乙鈴。
1、 《苦酒滿杯》謝雷。2、 《苦酒滿杯、悲戀的酒杯》余天 / 江蕙。3、《苦酒滿杯》謝雷。
1、《要怎樣》姚讚福曲。1938 / 胡美紅

姚讚福生於1908年。

       姚讚福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生於1908年,民族意識強烈的父親,不願孩子受到「大和民族」教育的汙染,便將他送至廈門「英華學院」就讀。畢業後返台,進入「臺灣神學院」深造,學成後,曾赴東部山區傳教。

       臺語流行歌曲發軔時期,姚讚福離開神職,投效「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剛開始並不得志,幾經淬練終於以《心酸酸》、《悲戀的酒杯》在歌壇上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就在他創作的巔峰時期,日本人施行「皇民化」運動,嚴禁臺語歌謠。眼見在家鄉無法發揮長才,便遠赴香港。終戰後他雖然回到臺灣,但時運不濟為生活所迫,只好到礦坑工作。

       由於臺灣政府不承認神學院的文憑,所以他連在學校擔任教職都無法如願。生活艱苦窮困的他,只得將孩子寄養在孤兒院,自已在臺中公墓附近搭建木屋而居。

       姚讚福常常從台中騎著借來的腳踏車,到台北販售自已創作的曲子以換取微薄的生活費‥‥‥最後卻因為氣喘病發,死在途中…

這是作曲家姚讚福悲情的一生。

       姚讚福憑著他的英文造詣,在香港總督府衛生課擔任事務長,不久和廣東籍馬志堅小姐結婚,大戰結束,夫婦兩人被遣返台。

       一度他進八堵礦區工作,耐不住對音樂的技癢,又轉入歌壇討生活,此時他的那首「老歌」 -- 《悲戀的酒杯》被人改填國語歌詞,以「苦酒滿杯」的面貌,風靡全台,然而,他卻未得絲毫好處。

       他於一九六七年病逝於馬偕醫院,享年六十歲,死後一貧如洗,喪葬費用都發生了問題,後在國語流行歌星憶如、韓菁清等人樂捐下,才得下葬於淡水基督教書院墳地。姚讚福迍邅的遭遇真是引人心酸酸的《苦酒滿杯》。

心酸酸                       詞:陳達儒 曲:姚讚福




我君離開千里遠,放阮孤單守家門,袂吃袂困腳手軟,瞑日思君心酸酸。

無疑一去無倒返,辜負青春暝日長,連寫批信煞來斷,乎阮等無心酸酸。

一時變心袂按算,秋風慘淡草木黃,風冷情冷是無秧,光景引阮心酸酸。


簡介

        姚讚福剛開始在唱片界並不得志,因當過牧師,所作的歌曲還曾被諷為「聖詩」,後來換了工作環境後,發表「心酸酸」才一展長才、受到肯定,這首歌讓聽者為之鼻酸,所以曾被稱為「新式哭調仔」。

感言

        歌裡是在描述一個女子在等著心愛的丈夫回家,等待時的心情是多麼的心酸,等待他人的時候是很枯燥乏味的。

悲戀的酒杯               詞:陳達儒 曲:姚讚福

               別人捧杯爽快在合歡,阮捧酒杯悽慘又失戀,世間幾個親像阮這款,噯唷!噯唷!    愛是目屎甲憔煩。

             自嘆自恨看破了當初,吐氣無奈一杯又一杯,毋管人笑酒醉倒在地,噯唷!噯唷!    誰知阮為甚問題。

                 帶著酒氣暝日啶啶紅,目的不是貪著燒酒香,看破世情一切像眠夢,噯唷!噯唷!    第一悽慘失戀人。

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

母親的名台灣
台灣心,台灣情,寶島山川是母親。台灣早日加入聯合國,讓子孫享有太平盛世之國家!
只有U N會員國才有資格,享受U N附屬機構、農業、政治、社會、地方、國際、財經、科技、運動、醫學、教育、藝文、影劇、旅遊、生活、應有之權力及義務。

萬惡罪魁,侵略佔有是本性,衛生無恥是習性,惡霸鎮殺 TIBET西藏 & EastTurkestan新疆,1400飛彈嚇台,強盜搶國旗,混蛋折旗桿,廣州跆拳賽,顛倒是非判失格。
        一個大壞蛋 wooing China. 要把台灣送土匪?一個白賊蛋 is a lier NO.1.愁眉苦臉藥豪走!一個好笨蛋 move ahead to China. 浪費公帑搞菜草?部份貪污混蛋,黑白鏟詐翻良田,合組成詐騙集團?認賊為父!

台灣何去何從?台灣國人民莊敬自強,神聖一票決定將來,否則世界孤兒,誰理你!

台灣 阿公、請按!針灸、穴道、美國 Jack。法國 Claude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oko2940&aid=451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