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一合相」(煩惱、菩提)
2009/02/13 12:04:41瀏覽706|回應0|推薦1

談「一合相」(煩惱、菩提)

文/陳仁和

我們知道菩提就是覺悟,而覺悟簡而言之,即知幻離幻而無住。煩惱是指能障礙身心的無明,眾生有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疑、慢、不正見。

有一派行者認為煩惱實有,就像塵埃一樣,必須時時勤拂拭,自性才能顯出光芒,通達覺悟,這就是「漸」。

也有一派行者認為煩惱空相、無自性,只要認取真如佛性,無須另立法門除煩惱,如同大日當空,一切雲霧消散,煩惱即菩提,這就是「頓」。

不論漸或頓,煩惱確實是所有行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修漸法的人主張,從煩惱到菩提,或轉煩惱成菩提,有人批評頓法的「煩惱即菩提」,是邪說非佛說;而修頓法的人,也有人瞧不起修漸法的人,批評那些人器量狹小,根性淺薄,不堪大法。

事實上,漸與頓是一合相,並不相違,漸中有頓,修漸的人,只要肯下功夫,總有一天也會開悟;頓中有漸,修頓的人,也必須一一克服八識田中的無明種子。

漸與頓,我們舉例說明:

甲君像大多數的人一樣,喜歡聽好聽讚美的話,不喜聽批評、反對的聲音,一聽到逆耳的聲音,必定生氣懊惱,不假辭色,反唇相譏,學佛之後,習性依舊。他認為這樣不好,必須改進,因而請教法師,法師教他,要修忍辱,把一切批評的聲音,當做佛菩薩持咒念經給你聽。

甲君如此下工夫,時日久久之後,終於明白,一切的煩惱來自於心中的執著,只要真實面對自己,願意放下心中的瞋念,煩惱就能降服。

這就是漸。

有一天,甲君終於明白空義,再有人批評、反對他時,當下無生,不取境,亦不捨境,他仔細的聽別人說他什麼,發覺別人說的正是自己的缺點,對方就像說法的菩薩一樣在指點他,這回反而以感恩的心,面對對方。如果有人用惡意的方式詆毀,他也可以從容無事。

這就是頓。

煩惱與菩提是一合相,不論採取什麼方式修行,只要能斷煩惱,就是好方法,煩惱與菩提,因異、果亦異,如下:

菩提──涅槃、自在、樂、佛、如來十力

煩惱──生死、受縛、苦、眾生、佛力不足

如果用水做比喻,菩提是清淨的水,煩惱是受熱沸騰的水;而涅槃是冰,生死則是流浪的水。

用風做比喻,菩提是清涼的和風,煩惱則是暴風;涅槃是靜止的空氣,而生死則是流浪的風。

煩惱從不間斷,菩提亦不曾消失,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自性亦能生八萬四千法,一一法對治一一煩惱。煩惱、菩提同一體性,煩惱來時,只要輕輕提起,智慧之光必能照破煩惱暗濁。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64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