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項無錯謬之法
2008/09/29 11:24:45瀏覽360|回應0|推薦1

十項無錯謬之法

文/緣空

岡波巴大師《成就勝道寶鬘集》之「十項無錯謬之法」,也就是正確的知見。

一.對任何東西都沒有貪著,出家離家是不會錯誤的。

我們平時作供養、行布施,其意義就在化除我們貪著之心。行者對任何東西都不貪求執著,一切隨順,有也好,沒有也好,對一切物質的價值或粗細、輕重完全都沒有分別的心。這樣,我們的心才不會為物欲所役使而不知。

出家,是出世俗的家,出三界的家,進入佛門的家。我們觀察出家僧,若累世無出家的種子因,那麼這一世也不可能會有出家的緣,另外,若福德智慧不具足,也不可能行出家大丈夫之能事,其證果足以受人天供養和尊敬。畢竟,出家是很殊勝的,我們還是要恭敬出家僧,更不可以毀謗出家僧。此惡因一生必受異熟果,墮三惡道,屆時苦無出期。

關於離家,祖師爺有明訓:「你必須離鄉修行,因為這樣才沒有共業的牽纏和掛礙。」因為共業污染實在太厲害了,其壓力有時讓你無法呼吸,看他是我父親,她是我母親,那是我的某某親朋好友,彼此相互糾纏,如此一來難免無法安住修道,而且會產生退道之心,那就無法趨入菩提修成正果了。

二.對上師和善知識恭敬承事是不會錯誤的。

密教首重傳承。我們依止根本上師,為依怙主,我們必須了解根本上師乃十方諸佛菩薩應化,總攝三寶。根本上師就是證悟、具力的行者,以其菩提願力化生為人,來修行證悟利益眾生,世出世間諸法之成就皆來自於根本上師加持,所以我們要事師如佛,以身口意恭敬、供養、承事。

三.認真的在佛法的聞思修上用功是不會錯誤的。

學佛者要多聽聞上師、善知識的教導,從心中去領悟道次第之法理,要常常思惟四大正觀(生死無常、人身難得、因果不壞、輪迴過患),深入經、論智慧,進而產生堅固出離心。假如行者沒有出離心,縱使修持了很多佛法也不會圓滿。在黃教祖師宗喀巴尊者晚期時,有一次請問大智文殊菩薩:「要靠什麼方法修持佛法?」文殊菩薩答:「最重要是出離心。」假如出離心很強,修行力量會更強,否則修任何法都不會圓滿,經過聞、思、修三慧的薰習,必現證無我空性之智。

通達空性後,行者會流出菩提大悲心來利益有情眾生,由此可見經由聞、思、修所證得之慧何其重要!所謂諸般若悉由三慧所成。

現在我簡單的說明本人一些平凡修行的過程,與同門互相勉勵精進。

吾乃山林中之隱士,喜歡寂靜修行,與世無爭,不惹塵埃,畢竟世俗紅塵滾滾,猶如猛獸,一不小心會被吃掉的。我每日都以懺悔心來反省調伏,以期見性,屈指一算已有十年之久了。想起當初吾是一位在社會中經商的商人,生意非常忙碌,經營甚好,整天埋在妻、財、子、祿、名利、富貴中奮鬥,在這過程當中,深感人心貪婪,明爭暗鬥,在商場上也沒有所謂真心相待的朋友,看到許許多多的表皮(指臉色),眾生自己只要有利可圖,必對你逢迎讚美,若是無利可得,有時還會落井下石,這人性世界已經污染了。也許是現實利益、生存法則吧!常深感世事無常,且空忙一場,想想只不過是溫飽肚子而已。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惟,剎那頓悟,當機立斷,結束公司生意,堅定出離,因此便消失在人海浮沈中,入山清修,終生隱居去了。

想到這裡,何其慶幸,有如此智慧抉擇!當時非常感恩傳承祖師、師尊慈悲加持,如期住山修行。在這不長不短的日子裡,我秉持著學習佛陀及傳承祖師、師尊修行,過著聞思修清靜生活,真是與世無爭,在行住坐臥中充滿了法味,那種法喜真無法言喻,只有親自體會才能知道,這種感覺實在真好。想想在眾生世界裡,那個不爭(名利)?那個不搶(奪第一)?忙忙碌碌,終其一生。到最後無常呼喚,祇有業隨身,墮入輪迴過患中,苦無出期,真是可悲啊!以前常聽說有很多人或同門行者都想有這樣的清修生活,其實並不難,只要多思惟開悟,偉大佛陀法語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必能如願以償,清修取證。有了實相空性之智,必流出大悲心來利益眾生,自度亦能度他,圓滿成佛。

其實在這娑婆世界,有那一件事是永恆呢?上至宇宙銀河星系、諸大物質界、星球,下至地球上的一花、一草、一木,皆不能永遠存在,你我生命更是脆弱,就像風中之燭,隨時會消失在人世間,所以萬法一切事物無不一直在流轉變化著,這也傳達了無常之真理。需知道一切法乃緣生緣滅,無有自性,雖然有其功能作用,但是不要太執著,終究會毀壞,只要行者如實如理,了悟又配合加行法,解行並重,必定會證得諸法實相,畢竟空義,離自性、無生滅,及二無我空智(人無我空、法無我空)。

以上所言,供同門參研,在此吾深深感恩佛陀、傳承祖師、師尊三根本加被攝受莫捨。祝福大家吉祥如意,成佛圓滿。

四.見解高廣而行為謹嚴是不會錯誤的。

在此鼓勵同門,學佛者必須確立正知正見,及瞭解佛家四部宗義,即毘婆沙部(有部)、經量部、唯識學、中觀論等,還要研讀傳承印、藏祖師之釋量論、因明學、現觀莊嚴論、入菩薩行論、入中論、俱舍論、寶性論、菩提心論,和道次第各大論典,去作深入學習和探討,增廣法慧,理事圓融,讓行者的思想能堅固,入佛知見,悟佛知見,進而證佛知見,有所謂思不正、行必偏之道理。尤其修行這一條路,確實是一輩子的事,也是生生世世的事,不能打馬虎而空過此生,否則必墮輪迴過患中。目前希望宗內行者必須多加強這方面的聞、思才是,將來自己有證悟,很快會和三根本相應,並產生空悲現量境界,無論何時何處皆可利益眾生,那時有情眾生才能夠真實受益,得到救度,在此祝福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菩提圓滿。

五.心胸廣大而持戒細密是不會錯誤的。

想到「心胸廣大」這四個字,對一般有情來講確實很難做到,古語有云:「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指器量很大、很有修養。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多迷失在五光十色,追求名利與富貴爭奪之中,每個人腳步都走得很快,心也跟著束縛、執著、貪慾、妄想不斷,有所得到又深怕失去,整日過著惶恐、緊張的生活,使心中的結愈綁愈緊,煩惱叢生,終至無法讓心靈解脫自在,更遑論心胸開擴。所以,要常思惟這個「我」乃四大五蘊假合,屆時無常一到,世間一切所得,如:妻(夫)、財、子、祿、名利、富貴必化為烏有,而只有業隨身的份,何必為了此生如幻如夢,無真實有而執著呢?這是太不值得的事。暇滿人身難得,多運用這成佛的摩尼寶來修行,把菩提心、大悲心、無我心修出來,自然這個心就會如虛空這麼廣大,相對也能利益虛空量如母等之眾生,成佛圓滿。

至於持戒的問題,只要是佛弟子都必須遵守佛制戒規,其範圍有小乘、大乘、金剛乘戒律,無論那一乘,行者都需以戒為師,時時善調伏,不使身、口、意三門犯戒造業而得以清淨,如有過失則至壇城向傳承上師、本尊、護法、諸佛菩薩求懺悔,以後絕不再犯,所以要謹記三無漏學:持(戒)、生(定)、開(慧),來滅除貪、瞋、癡三毒,把無明習氣化為光明,究竟解脫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同門如果想要瞭解戒律學方面的知識,可至書局購買研究,或請教上師、善知識。

六.智慧大而我慢小是不會錯誤的。

一位行者很努力的精進實修次第而證,相對也會產生證悟智慧,然而在未現證二無我空智時,也會持續著「愛、我執」,隨著時間增長,此無明業習會一直加強染污,以唯識學來說,第七末那識乃了別所緣,以自我為立場,並以我執為中心,亦是輪迴之根所在,會將一些雜染有漏種子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裡,第八識具有能藏、所藏及執藏之機能,若遇緣則會生起現行種子,又和前七識彼此同時相互薰習,進而產生業報的因緣,眾生輪迴無不是業力牽引所致。

因此,要時時清淨身、口、意,加強善行。

現在知道第七末那識是以我為中心,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主,如果行者尚未達到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之前,或者懺悔心、慚愧心不具足到量時,一遇外緣則容易會生起貢高我慢之心,為什麼呢?也許是行者有些智慧,也許有些特異功能,也許常薰染世間諸法或名聞利養,常不自覺而墮入此無明之深淵,有時也常表現自我的突出與能力,來接受有情眾生之擁護、供養,實質上卻忘失菩提心,無法以無我、無私之心來利益眾生,反增眾生之煩惱障。假如是一位弘法者,美其名是弘法利生,實則為己之私慾,在藏密稱為井蛙上師。在此勸勉行者不可不慎啊!其實都是這個「我執」在作祟。這方面的反省要多加強,視眾生如母如佛觀,慈愛平等而持,多加行懺悔法,常思惟稻子的精神,長得愈豐滿,其枝幹垂得愈低,表示心要非常謙恭卑微,想一想就知道啦!平時勿放逸,多調伏自心,多注意身、口、意三門。

在此插播一下,引述岡波巴祖師所開示「十項應當遠離之事」。第一:與世事糾纏不清,一心眷戀世間八法的上師,應遠離之。怎麼說呢?如一位弘法行者染塵過重,必墮於世間八法(稱、譏、苦、樂、利、衰、毀、譽),而且亦會忘失捨棄菩提心,此種行持常墮於五邪見及五邪命,這樣惡知識應遠離之,否則必定與惡知識同下金剛地獄,不可不注意。在這五濁惡世中要依止一位具德圓滿的上師善知識極其難得,以密教金剛乘諸續部中有明確之條件,如下:(1)獲得不間斷、能成熟之灌頂,具足傳承加持力。(2)淨持戒律,如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誓句戒,沒有違犯灌頂時所持之誓言及律儀。(3)能多聞通達顯密經續論典及密續部儀軌。(4)具足菩提大悲利他之心。(5)於實修精進相續中現量證悟實相(中觀實相空性之見)之義,具足殊勝斷(斷煩惱障、所知障、一切戲論)、證(因斷而證二無我空智)功德。(6)具足生起強烈之出離心,並勉勵他人趣入正法。(7)圓滿大乘菩薩四攝法要(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並善巧方便調伏、攝受弟子。

七.口訣豐富而修持謹嚴是不會錯誤的。

說到口訣,以密法而言是非常殊勝的,它來自傳承根本上師之教授傳達於眾,弟子依此密要實修,必得聖果,然而要證到究竟解脫、斷證具足、圓滿功德,必須次第拾級而上,每個階段都有外、內密甚深訣竅,如實如法以口訣觀修。比方我們祈請具恩根本上師 師尊慈悲加持灌頂,即觀想前上方空中有根本大恩上師(或本尊)眉間有白色「嗡」字放射出清淨勝義智光照著行者頭頂,從而淨除殺、盜、淫三身業障及脈障,獲得了上師身金剛加持,於是相續中得到化身果位緣份。

復次觀想上師喉間紅色「阿」字放射出燦爛智光照在行者喉間,從而淨除了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四語業障及風障,獲得語金剛加持,於是在相續中得到受用圓滿報身果位之緣份。再次又觀想上師心間如虛空藍色的吽放智光照在行者之心中,從而淨除貪、瞋、癡三意業障及明點障,盡而獲得上師意金剛加持,在相續中得到法身果位的緣份。

又從具德上師心中「吽」字放光與行者自心融合為一體,從而淨除三門身、口、意所依阿賴耶識之業及所知障,獲得了上師智慧金剛加持,於相續中得到究竟體性身果位緣份。到最後,行者本身與上師(或本尊)相應無二無別,進而成就事業,利他菩提圓滿。以上所述乃密要觀修口訣,同門應珍惜 師尊所授,每日好好加行實修,莫負 師尊慈悲引導與期望。

八.覺受和證悟非常殊勝而沒有絲毫的傲慢和誇張是不會錯誤的。

一位行者一旦進入金剛乘來修習,必定依照次第而證,每個過程也會引發身心上覺受和法喜,相對提昇證悟境界,有些可以言說來表達證境,有些不可表達,只可意會,必須親身體悟才知道。在無上密部裡有起證二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還有大手印及大圓滿次第,這都要按部就班次第修證,以生起次第而言是修本尊身,也稱作三昧耶身,行者本身要證到本尊堅固、明顯,內外明空無垢,以無我空平等持之量進入二灌圓滿次第,修本尊智慧身氣、脈、明點,可以成就報身、化身、法身。氣入、住、融於中脈,會產生智慧氣,能開顯法身,亦能顯現所謂八種證境,如陽焰、星光、熒火、煙,一些光的顏色等,但這些不需執著,以平常心對待即可。至於脈輪的開發能成就報身,各重輪打開指五輪而言,可證得五智及五大光明,明點而言是經過拙火熾熱上昇、融化頂輪,白明點下滴在中脈內上下流通產生四喜四空,這時行者全身遍滿大樂,達到樂空無二之境,就是把身內之物質明點轉化為智慧明點,智慧明點是光明與命氣所產生最細風心根本,乃是成就佛身的明點。

圓滿二灌的行者在理趣上能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空性,實際上證驗以達到智慧無漏與明點無漏,以此證量進修三灌。至於三灌範圍,在此不便多說,否則必遭毀謗,這裡寫幾個字輕輕帶過便可:「法身妙用樂空運,紅白菩提圓融義,成就大樂智慧身,無死虹身化光明。」再來提昇到大手印及大圓滿階段,本人慚愧還在研修期間,不便細述,可自行參考 師尊著作和白教傳承密勒日巴各大祖師論典、紅教蓮華生大士、龍欽巴各大祖師論典。

話說一位具足教、證圓滿菩提行者,對待眾生必然是謙恭有禮,慈悲愛護,時時以菩提心來利益眾生,反之則傲慢無禮,渲染誇張自己未證言證,譁眾取寵,表現自我,這樣的事不可取,行者應多加行懺悔、調伏自心、步步為營、慎勿放逸。祝福同門覺受增長,證悟圓滿成佛。

九.能獨自居住,又能處眾無礙是不會錯誤的。

為什麼要獨自居住呢?因為有了強烈出離心,若福德因緣具足就需入山林中修行,以便專一融入取證。若未證得出離,心資糧又尚未圓滿,則需有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來居住,否則會受這世間共業污染太多,道業是很難進步的,所以說環境會塑造一個人的成就。行者本身若有了出離心,無論住在都市或山林中,自然能夠獨自居住而無礙,行者若有菩提心,又有相當的證量,如阿羅漢無我智的證量,能夠不為世間八風所動,則一旦進入人群利益有情,自然能夠處眾無礙。

小乘行者為了避免受世間所染,所以以「斷法」修持,達三業身口意清淨,並以戒為師,嚴謹修持,對於塵俗之事也儘量避免接觸,以免被共業糾纏,影響修證。至於密教具力的瑜伽行者不管處理或對待任何人事物則有轉化的能量,可以說遠超越一般小乘行者的修持,自然其心量就能廣大無礙統領眾生,攝受有情令入佛智。

十.對自利心無貪著,對利他方便善巧是不會錯誤的。

行者若能證悟四大正觀:「生死無常、人身難得、因果不壞、輪迴過患」,就能堅固出離心,以此基礎相續串習加行,努力剋期取證,小乘而言可證得極果阿羅漢,以此根基才能打破世間之染污,通達無我空,且能斷煩惱障,由此再提昇大乘菩提利他之悲心,這樣的行者本無自利貪著心,也真正能流露出菩提心,視根器、種性來引導、利益有情,再以種種善巧和方便來救度有緣之眾生。因此,行者修證必須先以小乘為根基,對世間八法毫無迷惑,亦不受絲毫的引誘和影響,才能行大乘的菩薩行(四攝法、六度萬行等....),否則四大正觀及小乘佛法的根基不穩固,無形之中將逐漸墮入世間八法而毫不自知,久而久之容易貪圖名聞利養,更遑論有悲心利他善巧之事,最後誤人誤己,這是很危險的事,慎思之!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2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