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菩提心的重要
2008/01/17 10:11:27瀏覽707|回應0|推薦2

發菩提心的重要

開示/蓮花德輝上師
 
2002-04-20 美國西雅圖雷藏寺
  剛剛聽到蓮丹法師開示,我發覺她很有口才,講得非常好。聽她所講的纏身靈給她的警惕,我有一些感想,常常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你會比較印象深刻,比較在意。

  事實上學佛要有出離心,我們觀察諸行無常,不只發生在自己身上,發生在周圍的,我們仔細的觀察,都可以看出很多道理,可以看出很多人間的悲歡離合,痛苦的,高興的,不好的,善的,惡的,全部都有。

  我們如果能夠去觀察發生在自己身上,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每件事情,再細細思考,就會了解到這世間所發生的種種無常,像師尊講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把握這個當下,皈依一位名師,去學佛修行,去清淨自己的身口意。就像皈依之後,自己是否能夠達到當初皈依時所發起的願望跟念頭,要求解脫的那種熱誠的心,能夠一直燃燒下去,一直實修,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師尊教我們就是要把握當下,好好實修,珍惜這個佛緣。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常常會有很多障礙,障礙成佛的。其中比較慣見的,就是說我們人是有我見,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做法,都會以自我為一個意識中心,以自我為出發點,以自我的利益為前提,就是這些我見我執,而產生了種種的私心跟煩惱。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談發菩提心的重要。師尊也開示過很多發菩提心的重要性。今天與大家一起溫習一下。

  修行要能夠沒有私心,沒有我執,你才能夠發大菩提心,進而使自己全身所有的經脈都可以打開,才能夠跟宇宙融合。你的毛細孔放光,全部有佛菩薩在裡頭,這樣子才會開悟,如果你是私心很重,或者我執很重,師尊說經脈是不會打開的。

  我們修密教,身心都要能夠得到解脫。我們是修清淨身口意,身體要修氣脈明點,身心要能夠一如。

  常常聽人家說他修氣已經修到很深,修到如何如何。但是師尊說私心重,我執重,心輪就會糾纏在一起,我們修行要清淨身口意,通中脈,再開五輪。 

  一個修行人若心輪糾纏在一起,你修氣,修寶瓶氣,氣得要死也沒用。因為你的我執心重,心輪是不會打開的。如果我們講話不老實,講妄語的話,師尊說我們的喉輪也不會打開。

  如果你的行為一切只是為自己,你頂輪的千葉蓮花,眉心輪也不會打開。你有貪念還在爭地盤,種種的爭執,臍輪也不會打開。所以這個在修心方面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發大菩提心。

  一個修行人發菩提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論上,要去我執,私心,再配合實際上修行,把氣脈打開,有這兩者融會貫通。師尊說這樣子才會成佛,才會覺悟。所以修心,發菩提心,跟修氣脈明點都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看到某一個人的行為時,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氣脈到底有沒有打開。若有人常常在分別你的、我的,這種心態是不可能把氣脈打開的。師尊教我們發菩提心,在密教修行這個發菩提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在佛的教導中,發菩提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共法,唯有發菩提心,你的心才會廣大,才會融入宇宙。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菩提心,像我們每天修法,裡面就有這個發菩提心真言,我們大家在修四加行裡面,也有唸發菩提心真言,我們還有迴向,將所有大小各善悉以迴施眾生,速成佛道。

  這樣子自己在持修清淨,求證菩提,也在為眾生求佛果。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談一談五種菩提心,是那五種呢?在密教裡面是把它微細的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願菩提心,就是發願的願。第二種是行菩提心,就是去實際的做。第三種就是勝義菩提心。第四種就是三摩地菩提心。第五種就是明點菩提心。這菩提心範圍很大,我們先講第一點,就是願菩提心,願菩提心,就是你本身發出來的一點願望。

  舉個例子說,好像我們在皈依根本上師,我們看書也好,朋友介紹也好,知道真佛密法,我們就發願皈依。我們知道這個是很好的,就有了信心,發願要皈依,進一步發願要為眾生求佛道,不只自己知道那麼好的真佛密法,也要能夠使眾生知道,還沒有接觸到的,大家都可以有緣來共修,能夠來成就這個真佛密法。

  我們學佛最初發願,就是佛陀教我們要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是很廣大的,佛弟子都要發的四弘誓願,就是說眾生是無量無盡,我們發這個願去度他們。

  師尊說我們佛弟子都要發這個四弘誓願,在密教裡面教我們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就是剛才我們修法也有在念,就是慈給人家快樂;悲就是解決別人的痛苦;喜就是帶著一種喜悅的心;捨就是完全的一種施捨,也是不求回報的施捨,這個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我們這個願菩提心發出來,願越大,你將來的成就就越大。很多菩薩剛剛開始的時候是發願菩提心,師尊本身也是發願生生世世度眾生。這個願可以說是很大的,很多佛菩薩都是有願而來,就是乘願而來度眾生,成就這種願望來倒裝下生度眾生。

  真正發大願的佛菩薩大部份都是隨願而化,常常在娑婆世界發大願的佛菩薩,他們的願菩提心,有願就要去做,這就是一種願,願望的願。我們在這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夠得到空性真如,就是佛道菩提,這個最有意義的。

  因為唯有這樣子生死才能夠了,佛學裡面生死能夠了唯有得到真如,生死才能夠真正的了。師尊發願生生世世度眾生,不捨一個眾生,還有粉身碎骨。這個願是很有意義,是很大的一個願力,所以發願菩提心是無盡無期,沒有止盡的,不是說你今天發了一個願,像是吃飯一樣,今天發了,等下就忘記了,好像睡覺起來就忘記了,不是這樣子發願。

  這個願菩提心,佛菩薩的願都是無止盡的,如果有止盡的這個不叫願菩提心,好像你只做到這裡為止,今天累了就不做了,這個不是願菩提心。

  接下來要講第二個菩提心,就是行菩提行,行菩提行就是說,我們既然發了願就要去實踐,像我們發願皈依根本上師,皈依佛法僧,我們就要好好的去學習真佛密法,不是說發願皈依之後就忘記了當初皈依的誓願。
 
  皈依證書上面所講的「願盡形壽奉佛意行善,願盡形壽奉法持戒,一生一世奉行不二」,在皈依證書上面是這樣子寫的,一生一世盡形壽,形就是你的生命存在,對於世間你還是要去做。壽就是你的壽命,你的生命,你的時間都是供養給佛菩薩,供養給眾生來做佛法這個事業。

  你發願之後你要真正的去行,自己很精進的去實修真佛密法,還要很精進的去行六度萬行,去度眾生,去接引眾生,希望大家都能夠同沾法益,能夠共證菩提。像師尊每天不停的說法開示、寫作,這個就是行菩提心。

  師尊就是說法度眾生,每天說法寫作這種願菩提心,也是菩提行心。師尊寫書到目前為止,一百五十多本,開示也無數。師尊這樣子去追求佛法,追求宇宙真理,追求真如,像這樣子的人不多,這是很大願力才有辦法做到的。我們要有這樣子的精神,毅力行菩提行,這樣才能夠成就佛果。

  第一是菩提心是願菩提心,發願。第二是行菩提行,去實踐。第三是勝義菩提心,這個比較難解釋,勝義菩提心在密教裡面常常提到有勝義光明,就是說你已經發了願去做了,在一般人來講他就是說他做了,他常常會有一種做了一個善事,做了一個菩提行,他會想他會得到什麼,他有什麼利益,他雖然去做這個善事,但是他還是會去想,他會得到什麼。

  勝義菩提心就不是這樣子的,就是說我們做了善事,去行六度萬行,我們把它歸於空,但這個就是比較困難的,就是我們所做了的菩提事業,我們很努力的在做,但是也不要去執著。師尊常常跟我們說三輪體空,就是說無施者,無受者。這就是說你供養布施給人家,那就無施者,就是沒有你自己。無受者,沒有一個供養的對象,布施的對象。

  那你布施的東西也就不存在,這是三輪體空,所以我們要做菩提行,然後用三輪體空的念頭去想,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切本來都是空的,我們要不去執著這個行,不要去執著這個願,要真心盡力去做,這樣才叫做無量的功德。這樣子做一切歸於虛空,真正的無量功德是這樣子的。

  如果我們執著,就墮於有形方面,師尊常常引用一首詩,其中一句就是說「成就河沙夢功德」(這不是師尊寫的,只是師尊喜歡這首詩,作者是王安石)。師尊說這就是勝義菩提心,所以勝義菩提心就是很自然的。一切歸於河沙夢功德,一切都變化為光明,金剛經裡面提到的,所謂功德就不是功德,因為不是功德才是功德。那要大家細細的去體會,去了解裡面的含意。

  我們修法學佛,我們發了菩提願,發了菩提行,但是我們不要認為行了之後就是一種功德,這樣子才會有無量的功德。像達摩祖師所講的,沒有功德就是這個勝義菩提,梁武帝不明白勝義菩提,所以他就祇會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他執著有功德的有,所以他沒有辦法達到勝義菩提心。

  第四個我們就講三摩地菩提心,也是很難解釋,簡單來講當你修行本身有定力,密教行者修定,在定中所行的一切可以講就是三摩地菩提心。當我們精神集中,化為空性的時候,跟所有佛菩薩完全融合為一,成為一體,這個時候我們所行的一切事,在這裡面度眾生是不可思議的。

  這是三摩地菩提心,就像師尊他能夠分身無數,顯化神通,進入弟子的夢中,在定中請佛菩薩護法去行一切法,入弟子的夢中,甚至很多同門可以在同一個晚上,同一時間夢到師尊,這個就是三摩地菩提心。

  在經典裡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這個就是三摩地菩提心。本身修行要能夠入定,能夠有定力,能夠跟佛菩薩合一,才能夠成一切法,這樣子是三摩地菩提心。再有一個就是明點菩提心,這個就談到修氣方面的。簡單講就是密教修行,我們把紅菩提內火往上提,白菩提下降,菩提心月液和頂輪千葉蓮台,菩提心月液下降在心輪那邊融解,能夠融解這個明點,在心輪的地方水火交融把心輪的氣脈全部打開,光明就會顯現,心光發露,這樣的修行,這樣的光明顯現,就是明點菩提心。

  我們這明點能夠放光修水火交融,能夠放光,能夠融入空性的話,這個光明修出來叫子光,宇宙大光明叫母光。師尊教導我們這子光跟母光會合叫果,果報的果,果光就是明點菩提心。當然裡面還是有很多的口訣,內涵,內修方面要師尊親傳才有辦法了解它裡面的要義,裡面的口訣。 

  我們證得了空性的這個發菩提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簡單講就是我們最基本的,這個勝義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明點菩提心是比較深一點,我們自己本人可以做到,我們發願了就要去做到,我們發願已經皈依根本上師,找到一個很好的明師,發願實修真佛密法,大家就要珍惜這個佛緣。

  發了願你不要輕易的捨棄,因為發了一個願要更進一步,捨棄的話這是違背密教根本上師跟弟子之間的三昧耶戒誓願。捨棄根本上師,捨棄佛菩薩,都是非常可惜的。這是跟戒律有關,希望大家既然皈依了,就能夠珍惜這真佛密法的緣份,能夠秉承當初皈依的時候那種很熱很熱的心,能夠繼續燃燒,還是那麼熱,還是那麼精進,能夠真正的去實修真佛密法。

  我們除了四加行,上師相應法多修,一經一咒的修持下去,肯定會有進步的,漸漸你的想法就不太一樣了。

  從師尊150多本書裡面,如果我們常常去看,很多同門也有這樣子的說法,就是說本來今天對這個事情有一點點疑問,他剛好看到師尊的書,某一篇文章,某一段文字就解答了心中的疑惑。所以常常要聽師尊、上師、法師開示,這些當然是很重要。

  根本上師的教導,更重要的還是自己能夠每天都去實修,在壇城面前修法,在行住坐臥當中常常把佛法實現,發揮佛法的精神,把它發揮出來。這樣子才是真正的行菩提行。所以我們真的要多看師尊的書,從裡面去體會師尊的苦心,教導大家這個密法。

  不論在理法方面,在事法方面,真佛密法都是很完整的次第給大家去修持,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樣的因緣。每壇修法當中,由戒而生定,你持戒,持五戒行十善,你持戒就得到定,那你的定慧就會產生。

  你從看師尊的書得到智慧,你本身在實現這個佛法當中,因為你產生了定,你裡面的慧就會出來。在精神不清醒、不佳、不健康的時候,你所想的一切都會有偏差,或者比較沒有正念,如果我們能夠在行住坐臥當中,每日修法當中去真正的實現這個佛法,你就會有這個定出來,智慧就會產生,這個是更好的開啟自己的智慧。

  所以聽根本上師、上師、法師的開示之外,自己在修法當中也能夠增長智慧。把你的心境打開,你再看師尊的書的時候,雖然很多道理開始是不懂的,慢慢你也會懂了,這個是非常的重要。師尊說過事法通,就是你今天實修,然後理法一定也會通。

  能夠真正的依事法次第去修行,也能夠在聞持修方面、道理方面多多的去參、去悟,多看師尊的書,也能夠輔助自己事法方面的進展,所以理跟事是不能偏廢的。雖然師尊教我們還是事法為重,師尊也講理跟事能夠並行是最好最圓滿的。

  我們就是按照師尊所教導的次第去修,不要太過。師尊傳了很多法,我們去灌頂,跟佛菩薩諸尊結緣是很好的,但是還是要記得不要超越次第,還是要以四加行,上師相應法,師尊所教導這個正確的次第去行。

  其它的灌頂當做是一種結緣,除非你本身的四加行,上師相應法相應了,進一步本尊法相應了,你再修諸尊的法,就更快相應。這樣子我們按照次第去修是比較踏實的,而且四加行,師尊說過是消業障的大法,是密教的基礎,一個基石。

  你如果四加行都修不好,你基礎不穩定,更不用說什麼上師相應法呀,本尊法相應呀,金剛護法神顯現給我看呀種種等等。因為你四加行修不好,你沒有辦法懺悔,沒有做到完全的懺悔,沒有辦法完全的消業障。你的資糧不足,再去修別的法的話,很難得到相應。

  甚至可能還有其它種種的障礙,種種的考驗。所以最好還是踏實的修行,四加行修好它,建立好這個基礎,這樣子才比較穩定,自己有空多看師尊的書,大家可以互相研討,裡面有很多精要。我相信150多本師尊文集,看那麼殊勝的真佛密法,包含了佛陀的教導,三藏十二部正法要義在裡面,我們都沒有時間真正的去了解,去實行的話,你在現代有限的時間裡面,你還要再去捨棄這個真佛密法,再去學別的法門,就要問問你自己,到底有沒有那麼多時間去了解?

  你跑道場,跑到都累了,再停下來再思考的時候,你的青春已經浪費掉了,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這就很難說。師尊說過我們修真佛密法,我們是修身也要修命,這個氣也要修,修氣脈明點使你身體健壯年輕,越早修越好。

  等你年紀大,身體比較不健壯,修氣,修寶瓶氣,憋氣下來你就氣喘如牛,那你怎麼修?修氣脈明點也要趁早,而不是說年紀大了,骨頭硬了你才修,當然不是說這樣子修就不成,但是效果是比較打折扣。我們簡單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嗡嘛呢唄咪吽。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54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