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0529夏張會後,金門人的挑戰才要開始
2015/07/23 17:44:56瀏覽190|回應0|推薦0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2885

短短兩天的「夏張金門會」已經結束,但會場外群眾衝突的畫面仍然餘波盪漾,連日來成為金門當地熱議話題。

    各界對「夏張會」的態度,既反映出群眾的統獨立場,其實也凸顯金門在兩岸間的多重矛盾特性,只是相較於眾所矚目的統獨交鋒,少有人關注夾處兩岸的金門人處境。

    儘管金門有其特殊歷史經驗,解嚴以來積極想要走出島嶼主體性,但夾處「一中」與「兩國」之間,面對台灣朝野統獨角力,大多時候,金門的工具性定位卻又十分鮮明。

    以此次「夏張會」引爆的衝突為例,跨海到金門抗議「夏張會」的「台聯青年軍」與聲援張志軍的「黑衣人」,其實都不是金門本地人,卻以金門為舞台展示其政治立場,一如歷來兩岸當局、台灣朝野視金門為工具一樣,難怪引起金門當地極大反彈。

    或問,近年來,在台灣舉行的兩岸會談,所到之處,抗議如影隨形,何以在金門反倒受到較多的歡迎?金門人對兩岸關係有什麼看法?台金兩地的統獨意識真的南轅北轍嗎?

正視金門的特殊性

     金門人為什麼對「夏張金門會」持較為正面的看法,一樣是台澎金馬生命共同體,金馬地區究竟有什麼特殊性?

    一、地緣的連結性:由於難以改變的地緣位置,金門面臨的問題,包括海漂垃圾、空氣汙染、越界非法捕魚、盜採海砂等,都必須與對岸合作共同解決,這也是「夏張會」之所以聚焦金門地方議題的主因。

    其實,自1955年「大陳撤退」後,金門、馬祖就成了台灣僅有二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據點,在兩岸互不往來的1950年代,「砲打金門」是兩岸維持對話、藉以探尋彼此意圖的特殊管道;比「辜汪會談」更早舉行的「金門協議」,說明金門的「連結性」在兩岸進入交流之後仍然舉足輕重;「金廈小三通」更被用來當作兩岸大三通前的試點;在在證明金門在兩岸間的地緣位置,不因人為意志而改變。

    二、歷史的特殊性:百多年來,中國與台灣各自經歷一段滄桑歷史,台灣、澎湖在19451025日以前係由日本統治,中國大陸在1949101日後則由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台海兩岸真正統一的時間僅有1945-1949短短五年不到時間,中華民國自1911年建國以來,僅金門、馬祖二地完整見證國史。

    金、馬這兩個地理上屬於中國福建省,行政權又劃歸台灣的小島,象徵兩岸關係的複雜程度,要用什麼樣的政治語言與國家概念才能清楚描述?有沒有比「一中」與「兩國」更合適的定義?金門人的歷史經驗可能帶給兩岸人民什麼想像?

    三、政經的認同兩難:地緣的連結性與特殊的歷史際遇,使金門的政治認同與經濟發展出現兩難,自1978年廈門成立經濟特區以來,金廈彰泉回到1949年以前的經濟生活圈,2000年開放小三通以後,金廈經濟關係更是日趨緊密,其勢已難逆轉。

    其實,400年來金廈關係本就密不可分,金門加強與對岸的經濟互動,也在情理之內,但這能據以推論金門人的統獨意向嗎?

    金門主流輿論確實支持「夏張金門會」,支持兩岸合作解決金門面臨的問題,但也不乏堅持獨立自主、擔心供水品質,反對自對岸引水的意見,很顯然,金門有其迫切需要兩岸共同解決的難題,過度簡化金門人的統獨立場,難以如實反映當地日趨多元的民意趨向。

    應該看到,為了發展經濟,金門不可能自外於廈漳泉,但對絕大多金門人來說,不僅求學、就業、置產都在台灣,要說到政治認同,相信多數金門民意必然選擇台灣。近年來,每當台金關係出現緊張時,或有鼓吹金門獨立的呼聲,但絕少聽聞有因此主張要回歸中國的,台灣朝野應該展現自信,何妨多點同理心看待金門人的兩岸觀?

挑戰才要開始

    兩岸當局如何看待金門是一回事,金門究竟應該如何發展,又是一回事。

    張志軍在與金門當地業者的座談中指出,金門發展「要走正道」,不能指望發展博弈產業,「否則小三通肯定要關的」,做為來使,張志軍前揭談話自然是極不適格的,引起台金兩地許多批評,並不讓人意外,然而,金門人不能只是批評,金門人必須自問,金門的島嶼定位為何?適合什麼發展模式?

    早在1992年金門解嚴之初,即不乏有當地輿論主張金門應該爭取成為第二個香港,2000年小三通後,又有許多金門人嚮往廈門的發展經驗,面對金廈的發展落差,金門人心裡多少有股莫名的恐慌,但過去幾年的BOT開發模式,又引起賤賣國土、破壞環保的批評聲浪,究竟金門應該如何發展?金門人真的想清楚了嗎?

    或許「夏張會」後,金門人的挑戰才要開始。(20150529天下獨立評論)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menpub&aid=2644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