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40926「軍中樂園」的流離與想像
2014/10/03 16:11:35瀏覽227|回應0|推薦0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1891國片「軍中樂園」以冷戰時期金門的「軍中特約茶室」(俗稱831、金門人管稱「軍樂園」)為背景,揭開831神秘面紗,也勾起許多人的軍中回憶。

該片導演鈕承澤表示,金門見證了一­個漫長時代的荒謬,一群身不由己的人物,在一個荒謬的年代,被禁錮在­一座風光明媚的小島,他「想要從那個年代中得到養分,創造一個屬於我們的金門,屬於我們的八三一。」 

電影場景是1969年的金門,正是國民黨敗退到台澎金馬的第20年,敘事軸線緊扣「軍中樂園」,但除了特約茶室裡的燈紅酒綠、人生百態,導演真正想說的,還有被國軍裹脅從軍的士官長老張的鄉愁。

儘管時空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以士官長老張為原型的外省老兵的悲劇與認同,相當程度透過電影得到伸張,「軍中樂園」裡各有難言之隱的「侍應生」,或許也從中得到一些同情的理解。

然而,那個「屬於我們的金門」呢?

對那段已然遠去的歲月,導演滿是緬懷與敬意,想要解放被禁錮在孤島上的青春、靈魂與愛情的心情,溢於言表。弔詭的是,做為電影主場景的金門,其實只提供了舞台,生活在島上的金門人,猶如同在兩岸競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般,在電影中頂多也只是無聲無息的路人甲。

如果這是「屬於我們的金門」,那麼,「我們」是誰?

「軍中樂園」主要拍攝場景在金門,故事也發生在金門,但要講的卻不是金門人的故事,所謂的「我們」,其實只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這個虛擬的共同體,無論是冷戰時期的中國圖像,或是解嚴以來漸趨茁壯的台灣主體意識,甚少有過金門人(馬祖人)的主體論述,就這個脈絡而言,「軍中樂園」意圖拍出「屬於我們的金門」,呈現的卻是導演對金門的想像,也就沒有什麼意外了。

或許就從「軍中樂園」裡不經意出現的場景,談談屬於金門人的流離與認同吧。

矗立在金門田野裡的水泥樁,是金門鄉間再平常不過的景致,這些水泥樁不是被觀光客誤會的葡萄架,而是防止共軍空降的「反空降樁」。顧名思義,反空降樁一如倒插在金門沙灘、用來阻絕敵軍登陸作戰的「鬼條」一樣,是為阻絕敵軍而設的防禦工事。

「軍中樂園」所處的1969年是否就有「反空降樁」,還需進一步考證,但現存的「反空降樁」卻是宋心濂擔任金防部司令官時的傑作(1983-1985),這些遍布田埂、直指天空的水泥樁,除了增加農民耕作的不便,其實不曾有過殺敵之功。

可時間過去,恰恰是這些在軍事上毫無意義的「反空降樁」,無言、孤獨地見證了屬於那個時代、屬於金門的荒謬。

回到194910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25日,一路所向披靡的解放軍兵敗金門古寧頭,原本雞犬相聞的金廈海域成為相互攻擊的寇讎,就像被裹脅做了國軍的老士官長,幾千位來不及搭上金廈斷航前最後一班船的金門人,自此也與金門老家隔著一灣淺水,咫尺竟成天涯。

事實上,1949年以來,兩岸真正進行武裝對峙的時間是前30(1949-1979)197911日,中美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同日發布《國防部關於停止對大金門等島嶼砲擊的聲明》,結束了1958823砲戰開始歷時20年的「單打雙不打」,此一聲明與1958年由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署名,實由毛澤東親自操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台灣同胞書[i]前後呼應,也證實砲打金門只是北京彰顯「一個中國」的手段,要說命運的無可奈何,有比毫無選擇就成為戰場更為無可奈何的嗎?

不說金門人在軍政戒嚴體制下的悲哀,就說「反空降樁」。

1979年,北京不僅展開新時期的和平統戰,高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鄧小平也打倒了堅持「兩個凡是」的華國鋒,時移勢轉,原本的前線廈門竟成首批改革開放的特區,此後30多年,在台北與北京的政策加持下,金廈兩門的發展又是一番光景。

面對北京的和平統戰攻勢,台北以「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堅定回絕了北京的「三通四流」提議,軍政當局全然無視廈門已成改革開放的特區,反向強化金門的戰地意向,繼續營造反共復國、解救苦難同胞的神話;至於那些勞民傷財的反空降樁也只能遙指天際,繼續等待虛擬的敵人,等待從來不曾出現的空降,要說時代的荒謬,還有比這樣自欺欺人的謊話更加荒謬的嗎?

關於1949年以來的悲歡離合,一直有許多不同角度的敘事,相較大江大海的大時代悲劇,其實還有許多被我們忽略的平凡人民,有許多我們不曾知道的點點滴滴,「軍中樂園」有沒有見證一個荒謬的時代,留給觀眾自行評論,做為一個金門人,可以肯定的是,那個「屬於我們的金門」,還是離我非常非常遙遠。(20140926天下獨立評論)



[i]長年以來被台北視為軍事上重大勝利的823砲戰,本質上其實是一場政治意義遠高於軍事意義的戰役,要言之,毛澤東以砲打中國領土-金門,向華府宣示「一個中國」、蔣介石堅持在金門駐紮大軍以綁架美軍、美國企圖透過協防阻止台北的軍事冒險,金門則因其特殊的地緣位置無可選擇地成為當時中美台三方政治角力的秀場,只不過這場秀的道具是呼嘯金廈海域的砲火。

由毛澤東執筆的告台灣同胞書》寫道:「十三萬金門軍民,供應缺乏,飢寒交迫,難為久計。為了人道主義,我已命令福建前線,從十月六日起,暫以七天為期,停止炮擊,你們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一週後,毛澤東又下令福建前線解放軍,指:金門砲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藉以觀察敵方動態,並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充分顯示這場戰爭的荒謬,與金門人的無奈。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menpub&aid=1782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