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5 22:37:45瀏覽996|回應0|推薦5 | |
台灣之行(ㄒ一ㄥˋ)-N型化社會的侷促性 在維基百科中介紹M型社會的詞條說: M型社會或極端社會(M-Form Society;M-shaped Society),M型社會(M-Form Society)早見於威廉·大內的著述中——《M型社會:美國團隊如何奪回競爭優勢》。 日本趨勢學家、經濟評論家、管理顧問師、政策顧問師大前研一在《中下階層的衝擊》(ロウアーミドルの衝撃)一書中亦提出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的概念,此書中文翻譯為《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M型社會」遂成為台灣流行成氾的用語。原來是描述日本社會由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中產階級逐漸消失)。這個概念在21世紀初亦被形容台灣與香港等地的社會現況。 維基百科中說明M型社會的影響: 相對於失業人士,政府較難對工作貧窮人士提供合適的支援。而工作貧窮的家庭,因缺乏資源為子女供書教學,較易使貧窮問題延續下一代,造成跨代貧窮。當工作貧窮擴及高學歷的年輕人,代表社會製造出一整個失敗的世代,而高學歷者應付貧窮的方法為不生育,將會造成低生育率的後果,而低生育率也會打擊內需,造成惡性循環。 西行者要說的重點不在於M型化社會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定義,西行者要強調的是N型化社會的概念。 西行者所謂的N型化社會(Network-structured or Network-relid Societies),早在網際網路開始發展之際,已經有人創造出網民(Netizen,由 net 和 citizen 拼綴而成,網路公民,泛指一般的Internet使用者)這個專有名詞,當時是代表先進、時髦、專業的代名詞。而到今天,所謂的N型化社會,反而是一種成癮性的病態心理,年輕人如果10分鐘不連用到網際網路可能會窒息而亡,透過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連半數的中年人也都淪陷了,就是所謂的低頭族。西行者曾經登入FB,看到一籮筐認識的人都掛在網路線上,一方面個人動態及隱私曝光了,另一方面個人的自由時間也被大量佔用了。請參考西行者2008/05/23 酗網-見證「網路成癮 孩子不自覺」的報導。 也曾有一段時間西行者曾經流連於網路,不停的打開BLOG看瀏覽人數,看推薦人數,來陶醉自己。把網路世界當成正式生活的真實世界,但是在2008年金融風暴的那段期間,百業蕭條,許許多多的人為了顧真實生活而放棄網路生活,西行者驟然明白網族其實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小撮人而已,在網路世界中喧喧擾擾的生活,其實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小水泡而已,頂多只是茶壺內的風暴,永遠無法掀起濤天巨浪。但是,置身在網路世界的網族們,卻錯以為生活正遭逢巨變。相反的,當真實世界正在急劇變化之際,置身在網路世界的網族們,卻容易錯以為現在正值太平盛世。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