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籟-此曲只應天上有
2009/06/02 20:50:50瀏覽1240|回應3|推薦81

天籟-此曲只應天上有

    當我們聆聽一曲動人的樂章;或聽一曲美妙的歌聲,我們會形容它是〔天籟之音〕.但是當我們知道〔天籟〕的典故後,我們會了解到〔天籟之音〕並不是每個人都可聽得到的.

齊物論記載:「修道師父子綦,坐在椅子上,仰頭向天緩緩地呼吸,形體像槁木,心如死灰.進入忘我的境界.他的弟子子游在身邊問他:『你今天怎麼會變成這樣?和從前完全不同!』子綦回答說:『今天回復了真我,你不會知道吧?你只可聽到人籟,或是地籟,但你無法聽到天籟!』」

人籟,是個人生命旳樂章;地籟,是大地交響樂章.

    由此可知:一.不僅一般人聽不到天籟,如果修持功夫未逹到某種境界,依然無法領會〔天籟〕之妙境!如其弟子子游便是.二.縱然修持功夫高深,也須再〔禪修〕至「形如滈木,心如死灰」,虛心清靜,體念入微始能得天籟之音.

老莊專家王邦雄教授對〔天籟〕詮釋得最好,他說:「天籟是無聲之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人生要能夠聽到沒有聲音的聲音,我們才達到很高的境界.」能聽到天籟是幸運,也是一種幸福!

  

  國學大師牟宗三先生也有此說:天籟並非一物,只是一

 

 「意義」、一「境界」.以天籟是一種「境界」,最能契

 合莊子原意.

 如歐陽修在其「秋聲賦」文中,述說其可聞〔秋聲〕,而

 其陪讀童子則無法聽到,此亦說明歐陽與童子人生境界之

 高下不同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3005760

 回應文章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02 17:27

後學同意牟大師的論點,只是一種境界。
誠如有一次我去正宗書畫社,大家圍觀李師作畫,我在旁等待中,開始以為書畫社有放音樂,如海的澎湃,如山谷的深邃,音樂一直不停,讓我的胸腑跟著節拍起伏激盪不已,意猶未盡時,對大姐說音樂好好聽啊。
不料她的反應回答是,沒有音樂耶。
這當下我完全明白了,會心一笑。繼續享受前所未有的天樂,也是天籟吧。
隱士合十頂禮2015吉羊祝福

 


芭芭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牟宗三是我大學的國文教授
2009/06/14 14:12
敢問他還健在嗎?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09-06-15 00:23 回覆:

謝謝妳的回應.牟大師現是否健在.無法確知.

對於他的一本著作,專研莊子〔齊物論〕,非常精闢,

個人感覺其〔境界說〕釋天籟,可說最能示天籟之真義.

妳能在大師門下受教,真是很幸運的事.

有空希能常來聊聊,妳也是飽學之士啊!


大美生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天
2009/06/04 06:55
那我們都在天了...感恩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09-06-04 07:38 回覆:

王邦雄教授不是說過嗎:人生要能夠聽到沒有聲音的聲音,我們才達到很高的境界.

城邦格友都是高智慧的能手,人生境界很高,能聽到〔天籟〕的妙音,是很容易的事.不必上天,只要靜心,處處可聞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