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地逍遙一莊周〔下〕
2009/02/05 17:00:47瀏覽1145|回應3|推薦33

           

   天地逍遙一莊周〔下〕 

                 

            

四、江湖相忘--千山獨行的大宗師

   大宗師篇云:「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江湖浩瀚,人們卻像魚一般,生活在狹隘的空間,苟延殘息,而不知游往其中。莊子在其書中寫出一些特立獨行之士,點出其內心灑脫不群的世界。以下舉出幾位代表人物:

   

大宗師篇云:「古之真人,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

    真人不僅登高山而不驚懼,入水火而不濡熱,無憂無夢。而且能超脫生死的拘束,瀟灑的來,瀟灑的去,可超越時空的限制,順應自然,達到至道的境界.

   

至  人

齊物論云:「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生死無變於己.」達生篇云至人:「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

     「至」含有最高、最好以及最尊貴之義,而「至人」顯然是指一些修道至最高境界的人,忘記自己,超脫生死,摒棄名利,有功不居,如真人一般的完美。

女  偊

大宗師篇云:「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女偊為古時得道養生之女,雖年長而外貌氣色像少女,同時有得道之慧根,她可「三日就能把天下置之度外;七日後就能把萬物置之度外;而九日後可把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可進入不生不死的境界.

     以上真人、至人及女偊只是莊書中理想人物的代表,其他篇章類似得道者,在所多有.他們都能超越生死,超越時空,心靈聖潔,做到「雖超世而未嘗越世.

五.「大」的境界

這裡所指的「大」,應該是廣義的.不僅是指空間,而且是時間的;不僅是指實體的,而也是心靈的、精神的.

      君毅先生曾言莊子:「以自然界之物,以悟道而喻道者,則恒取其物之大者、遠者、奇異者,以使人得自超拔於卑近凡俗之自然物與一般器物之外.」

     莊子在逍遙遊中,一開頭便寫出了大鵬一飛沖天的境界.突破形相的拘限,創造一個無邊的大世界,顯現出一番浩瀚的大氣象.

   「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水擊三千里,博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真是氣勢磅礡,大鵬直入雲霄,上無所極,凌空下視,亦復蒼蒼茫茫.無窮無極,一個廣漠無窮的世界.將人之心靈帶進一個高遠的境界中.

     逍遙遊篇:〔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大家欽慕彭祖八百歲,莊子都認為是一件悲哀的事!

       莊子胸懷高闊,凡事皆從宏觀的角度洞察其真,正如老子所言:「以天下觀天下」,因此所展示出的氣象萬千,高不可企.啟示後人,必須有廣漠的視野,始能有大的作為.所以他感慨的說:「井蛙不可以語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孟子亦曰: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莊子是從整個宇宙去洞察人生,所以他的心胸廣漠,眼界高闊,非一般常人所能解?!

六.無用之用大用矣!

   

人間世篇:匠石之齊,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其高臨山.觀者如巿,匠伯不顧,遂行不輟.並曰:「此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之壽.

     逍遙遊篇: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於途,匠者不顧.」

  這些大樹在一般人的眼中是良材,但專家木匠卻認為是廢料,就因為這些無用之木,才能不被砍伐,而可常保天年.櫟社樹自已都說:無處可用,對我正是大用.假使我有用,我還能長得這麼大,活得這樣長嗎?

      此正如莊子所說:「世人只知道有用的用處,而不知道無用的用處.(一)一般人對「有用」「無用」的認定,只是內心中的一種價值判斷,同時     也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有時無用可變為有用,有時有用可變為無用.亦有時認為是小用的,經過時空的轉變而變成大用的.

(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超出世俗觀點,高瞻遠矚,用巨觀的角度,來判斷事物的有用與無用,

七.「忘」的哲學──放空

莊子「忘」的哲學,就是一般修持者所謂的「放空」,放空心中一切雜念,而後才能明心見性.而〔忘〕,除了要放空心中的欲念,進而要忘我,即書中所論的〔坐忘〕及〔吾喪我〕:

      大宗師篇:「仲尼蹙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坐忘即坐靜忘物,忘乎一切,換言之,坐忘是內在之提升,使自己與自然合而為一。

     齊物論中老師南郭子綦〔吾喪我〕後,可聞天籟.而其弟子無法達到〔喪我〕的境地,只能聞人籟及地籟,無法聆聽到美妙的天籟之聲.

    〔喪我〕較〔坐忘〕的修持更進一階,可使身體如槁木,心如死灰,而達到虛心清靜,體念入微的境界,始能得天籟之音也.

      總之,莊子要我們用忘字訣:神氣相忘,無天,無地,無人,無我,無內,無外,心同太虛萬冥合.渾然大定,與道合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2619423

 回應文章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4 13:25
莊子重要的觀點,與老子清靜經相合處甚多,例如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一,無用之用大用矣,便是指大自然的妙用,看不見的宇宙元素,對萬物之命用則是大,
  大是指功用的貢獻.

二,忘字訣,就是當用即用,當無時無,便是與道合真之時.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歓您的文章
2009/02/11 00:25

笑笑先生是古文老師?

第一次接触荘周的人生哲学

感上天之慈憫、視萬物為一體

悲人類萬物霊、不堪自然一吼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莊子哲思棒
2009/02/05 17:33

我很喜歡莊子的哲學思想

他的人生哲學境界觀念內涵是一種偉大的思想

其逍遙遊是一種至高至上的境界

每個人對事務的境界看法不同

就有不同的人生態度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09-02-05 18:57 回覆:

非常感謝妳的到訪,並帶來我很喜愛的美麗荷花,

妳喜歡莊子哲學,表示妳人生境界的不凡.女作家黃明堅說:

〔不讀莊子,無以逍遙〕!

今後我將在此園地,發表幾篇對莊子研究的文章,

希望妳到時來欣賞及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