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莊周內心的世界
2009/01/29 10:27:18瀏覽1803|回應2|推薦13


.

 

莊周的內心世界

天下篇: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

郭象注:「莊,莊周也.以『莊語』為狂而不信;故不語也.」

郭象注莊子,其他注釋大部分均為後來學人所使用,唯此郭象注〔莊語〕為周,解莊者很少採用.個人感到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因此地所指〔莊語〕,為莊周本來要使用的語言,但因當時天下沈濁,莊子只好用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清滌人心,導向忘己忘我,逍遙自適的人生. 

莊子的對話者

師大教授林景伊:「莊子悲天下之沈濁不可處也,故求徜徉自得,高遠無拘束,天地同運,與造物者遊.」

大陸學者王葆玹在其所著{老莊學新探}書中言: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其中或說為莊周,或說為莊重,而不論作何解釋.此句都可理解為〔天下之人都不足充作莊子的對話者〕.由于天下之士均為沉濁,莊子遂不得〔不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又說:歷史過於偉大的哲人,往往缺乏對話者,莊子正好陷入這樣的悲哀.

情深埋於心

莊周當時有位對話者-惠施,但倆人層次不同,尤其在秋水篇中,惠施視宰相為至寶,而莊周卻以腐鼠喻相位.倆人之人生境界,真有天地之別!

在〔德充符〕篇中,惠子曾以「人固無情乎」?激問莊子,莊子回曰:〔然〕.肯定〔人而無情〕之論點.要人不帶情感.但是當惠施死後,莊周路過其墓.卻哀傷地說:「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他還是感到從此再也沒有可談論、可切磋的對手了,莊子雖曠達,但對朋之情,卻是深埋於心.

莊生之寂寞溢諸言表

齊物論:「萬世之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

學者李勉曰:「雖經萬世,猶若旦暮之間得之,為時猶不為久也,惟恐萬世後尚不能遇得耳」

王先謙說:「解人難得,萬世一遇,猶旦暮然.莊子對大聖的出現竟期諸萬世之後,莊生之寂寞溢諸言表矣.」

遊無何有之郷

莊生用逍遙以遊世,其逍遙遊亦是無涯之遊;亦是寂寥之遊:

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逍遙遊〕

而遊於無人之野〔山木〕

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在宥〕

遊心於淡,合氣於漠〔應帝王〕

而遊無何有之郷,以處壙垠之野〔應帝王〕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大宗師〕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莊周嚮往之遊的地方,都是些遠離人煙,寂寞無人的曠野.充滿寂寥的處所,因為莊生既然感到〔天下為沈濁〕,人亦是沈濁其中者.因此,他的內心〔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而要〔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

陳鼓應在其{老莊新論}中言:〔莊子熱愛生命,不肯把它耗費在立功立名的市場價值上,他高情遠趣,創造一個遼闊的心靈世界,然而他的高超透脫,內心卻有其沉痛處..為避免{斤斧}之害,以彷徨逍遙的心情,真可謂寄沉痛於悠閒了.〕

無可奈何之逍遙

又程兆熊先生在其{道家思想}書中說:〔有以之從黃昏看宇宙,即莊生之輩.惟黃昏中紗窗外,則整個是悲涼.以此之故,在莊生之只是逍遙下,又會是悲涼.此乃逍遙其前,悲涼其後;逍遙其外,悲涼其中.而此逍遙下之悲涼,又適足以成其無可奈何之逍遙.大凡智者,在悲涼之餘,在淒寂之下,總常使其一己之語言,成為象徵之語言, 此於無可奈何之處,更見其無可奈何之情.〕

天地逍遙一莊周,但其內心是孤寂的,正如程兆熊先生所說:〔逍遙其前,悲涼其後;逍遙其外,悲涼其中〕.

莊周內心之所以孤寂?知音難尋也!在當世絶無,他只有期許「萬世之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

王先謙說:「莊子對大聖的出現竟期諸萬世之後,莊生之寂寞溢諸言表矣.」

因此莊周只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矣!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2599907

 回應文章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1/12 18:29
禮敬老師吉羊
拜讀各家解由, 後學以為, 天下為沉濁, 不可與莊語..
天下紛擾的事, 不要說給莊周觸及, 因為莊周視為其塵事, 不足以輕重..
以莊公大自然的視野及態度, 沒有什麼比他重視自然的循序漸進起始循環之一,
不足以知指節也..知我者, 在旦暮之年得遇知音。
後學隱士拜讀淺見

O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你滴文章
2009/01/29 13:24
呼~~~~~我以為我還要去考大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