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1 14:10:25瀏覽1043|回應0|推薦0 | |
康橋小學導師溫知禮 每個人都有創意與思考能力!「創意」( Creative Idea )又稱「創造力」( Creativity )或「創造思考能力」(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ies )。可別小看孩童天真活潑的創造力和天馬行空的幻想力,他們突發其想的表現常令人嘖嘖稱奇! 不過好的創意必須可行,因為「創造」是創新且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適用」是辨別真正的創造性思考與異想天開之間不可或缺的準則。 平日在教學過程中,若逢家長問起若孩童在創意欠缺或為獨特新意苦惱時,筆者總鼓勵大家可就博學閱覽及多元新知擷取、研究等加以充電、改進,也建議家長們在平日學童居家生活中,即應養成孩子大量閱讀及蒐集資料的好習慣,如此才能消化後反芻,最後在提出報告、完成歸納時,較易就 " 源源不絕 " 的獨特看法一一實踐 ! 然創造力的產生並非一蹴可及,創意歷程也有步驟先後,創意由發動產生到完成是有動態性、連續性運作的歷程。有時創意從外表上好似突然出現,其實卻是經過潛意識長期醞釀的成果,以華勒士( Wallace , 1926 )的四階段說為例,包含: 1. 準備期( preparation ):就先備知識為基礎,不斷蒐集累積資料加以統整,結合舊經驗與新知識。好比許多藝術家如音樂家、詩人等,小時候也許表現並不突出,但經長時間的準備,待時機一到,往往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優異表現,就像俚諺云「大隻雞,慢慢啼」一般。 2. 醞釀期( incubation ):就蒐集的經驗與資訊,認真密集思考探索,嘗試可行構思及策略,有時百思不得其解、腸枯思竭,因而「擱置」腦海,常看見小朋友出現「反常」、「發酵」的現象,例如:若有所思而心不在焉、做白日夢漫不經心、煩躁易怒或聒噪等。 3. 開竅期( illumination ):經過一段苦思有時豁然開朗,靈機一現,也許就在日常生活中的聽音樂、泡澡、散步甚至發呆等活動中,剎那間就茅塞頓開,創意不斷湧現。 4. 驗證期( verification ):把開竅所得的觀念付之實踐,看看是否可行。 想要激發寶貝創造力及思考力的培養,需多包容小朋友的好奇、主動、狂想等童真。多利用猜謎、比手劃腳、文字遊戲、檢查表法( 5W1H )、集思廣益法、常期紀錄分析等加強訓練,甚至木工、園藝等也可使手腦並用,旅遊增廣見聞等也是好方法。激勵自我時盡量克服傳統觀念的窠臼、敏銳觀察,不斷問「為什麼」、「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保持積極的正向思考、好奇心,避免墨守成規。 引英國劇作家 - 蕭伯納〈 G.B.Shaw 〉的名言「有些人看到事物的現狀,問為什麼會這樣?而我幻想著事物從未有過的面目,並要問為什麼不是這樣?」則更能培養您寶貝創造力與思考力的啟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