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情境式教學讓孩子輕鬆學好數學
2015/09/30 18:11:50瀏覽736|回應0|推薦2

    「同學們,當校外教學時,老師要幫每位小朋友準備一個麵包當午餐時,大家可以怎麼數好全部的麵包呢?」「我知道,我知道,可以一個個數。」「但若有好多班級的麵包都要一起準備呢?大家可以怎麼做。」

     這是一堂二年級的數學課,老師透過生活化的經驗,以貼近孩子的生活情境導入教學中,再透過實作積木的練習,引導孩子一步步建立200以內的數數概念。
    在課堂上,透過全班共作模式,讓孩子以一個白色積木代表一個麵包、一個橘色積木代表十個麵包,透過具體操作進而熟練10個一可以變成1個十,10個時可以變成1個百的化聚概念,再透過資訊融入的方式,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全班一起完成數數,更加深學習印象。

    「那如果我們把10個麵包裝一盒,10盒再裝成一箱,當參加的人數變多時,需要11盒、12盒、13…19盒、20盒時,各有幾個麵包呢?」當有化聚概念後,我們再透過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相互討論、分享自己的想法,把答案紀錄在表格中,透過一筆一畫的書寫,進而發現表格中數字的變化,因而同學會發現盒數增加時,麵包數量會越來越多,而且多加一盒會多1個十,逐漸讓同學們熟練200以內的累一、減一的數數。

    最後透過各小組的分享,聆聽每一組同學的學習發現,讓自己了解到更多方面的學習,並由老師的歸納把這一整節的學習串連起來。

    在教學上,我們一直期望可以讓知識走出書本,讓能力走進生活,而透過生活化的情境學習,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未來如何應用。利用學習單的指引,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可以掌握學習的關鍵。
    在這一堂課上,我們看到老師們透過團隊合作,相互討論教授方式的異同,一次又一次地磨合,最後完成最好的教學模式,再透過精簡、有意義的話語,再容易出錯的地方,不著痕跡地提示,讓孩子可以充份、完整地學習。
    我們看到,因為老師開放鼓勵的態度,讓孩子可以不怕錯的勇敢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就算是錯誤的觀念,也可以透過發表進而學習到正確的。
    
在課堂的最後,看到每組同學分享的從上面的紀錄中,我發現…”中寫道,『十位數到9的時候要搬到百位數,百位數已經有1了,1+1=2,所以答案是200』,我想,孩子們真的學會了。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world&aid=3177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