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到了,是否覺得孩子們的時間變多了,雖然有幫他們安排短期營隊或安親班,但仍有很多時間還是空閒在家,所以常常看到孩子們沉溺於網路上,導致生活作息不正常呢?在此跟大家分享聯合報上一篇箱關的專題報導"放長假 孩子成天黏3C"。
A:預防網路成癮 不能一味禁止
●隨著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普及,小學生接觸網路的年紀愈來愈小,衍生的問題也愈來愈多。如何讓孩子聰明上網、管制上網時間,已成為現代家長的必備教養知識。
亞洲大學副校長、心理系講座教授柯慧貞說,教育部調查發現,國內中小學生年級愈高,黏在網路上的時間也愈多。小四到小六生平均每天上網兩小時,假日增為三小時,以玩網路遊戲最多,因課業而上網的時間每天不到1小時。
雖然臉書規定,滿13歲才能申請帳號,但調查卻發現,近66%的小學生已有臉書帳號,且超過10%的小學生沉迷臉書,或已是臉書成癮的高危險群。逾6%小學生會單獨和網友出去。
家長要管也要教
柯慧貞提醒家長,網路成癮愈嚴重,身心狀況愈多,像是出現頭疼、失眠、肌肉痠麻、乾眼、視力模糊等症狀;自我認同感和幸福感也愈低,家長不能不管。「但家長除了『管』,更要『教』。」
柯慧貞說,父母不宜用威脅、威權的方式禁止孩子上網,更不要放狠話恐嚇孩子,像是「你若再打電腦被我看到,小心我剁掉你的手。」以免導致激烈親子衝突,甚至演變成孩子自殘的悲劇。
5重點教他自保
不過,家長到底要怎麼教,孩子才能學會「聰明上網」而不沉迷?柯慧貞認為可從人、事、時、地、物等五方面來教育。
人的方面:教育小朋友不管使用LINE或臉書等社群網站,要和陌生人保持距離,尤其不能約見面,以免被騙。
事的方面:要提醒孩子,遵守遊戲或網站的分級制度,不要擅闖色情網站,或玩太血腥暴力的遊戲。
時的方面:上網的時間管理更重要,每天最好不要上網超過一小時,每上網半小時就要起身休息。
地的方面:上網的地方,最好在家,避免出入複雜的網咖。在家上網最好在父母看得到的客廳等地方,不要在臥室無線上網,以免影響睡眠。
物的方面:要慎防網路購物或換遊戲寶物等容易遭詐騙的手法。
多帶孩子跑戶外
親子教養專家彭菊仙提醒家長,若孩子有手機,可考慮限制上網,以免寒假整天用手機上網,到睡前還盯著手機不放。若白天只有孩子在家,最好家用電腦或iPad設密碼,晚上再解開,管制使用時間。
彭菊仙說,很多男孩子喜歡打電玩,家長不宜完全禁止。因為打電玩已成為男孩子間的社交工具,不讓他們玩,可能無法融入朋友圈,會被孤立。家長不妨走入孩子的世界,了解他們玩什麼遊戲;甚至可約好周五晚上等時段,親子一起打電玩,培養感情,孩子也較願對父母敞開心胸。
不過,彭菊仙還是建議家長,寒假多幫孩子安排戶外活動,不管郊外踏青、參加營隊或運動打球都好,讓大腦及身心全面發展,不要只用3C產品餵養小孩。
你可以這樣做
親子合訂守則 訴諸文字施行
小武愛用電腦或iPad玩電玩或上網,爸媽可以在寒假開始時,就和小武約法三章,共同討論上網守則或自律公約,例如要寫完寒假作業,或做完家事才能上網。每天上網不能超過一小時、睡前不能在床上用iPad上網。且要訂罰則,用文字記下來,一旦違反規定,就要減少小武上網時間或暫時禁止上網。
資料來源:2015-02-01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