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師班級管理:不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方式去愛
2014/11/28 16:15:21瀏覽622|回應0|推薦7

教室,一個老師和三十六個孩子,與三十六個家庭的交集空間。
教室裡充滿「教」與「學」的雙向歷程,師生間的互動,知識交流、
態度與身教、價值觀的啟發與傳授,進行有效率、有計畫的學習。
影響教學活動順利與否,「班級經營」占很重要的地位。
國際處最近幫英語教師們規畫兩場班級經營教育訓練,
在這座談當中,前輩們分享許多寶貴的經驗。
提到了關於親師生溝通、班級規範、生活常規、學習態度、
同儕關係、獎勵方式、正向管教等。

小明過馬路的故事

我先舉小明過馬路的例子來點出正向管教。話說有一天媽媽牽著小明過馬路,斑馬線上有一攤水,小明總是喜歡用力地踏向水窪,濺起水花。這樣的行為除了弄髒了媽媽與小明的衣物,更是相當危險。如果您是這位媽媽,遇到了這樣的狀況會怎麼跟小明溝通呢?

媽媽會說:小明,這樣不可以喔!你知道這樣媽媽的褲子會髒掉嗎?

媽媽也許會說:小明,你再這樣媽媽就要…XXX…囉!

媽媽可以以孩子的觀點來跟小明說:小明,我們來看看有沒有長高了,這一次看我們能不能一起跨過這攤水窪?

或許,聰明的媽媽,也有其他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好方法。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一位母親與小明過馬路的故事。

都是出於善意

父母從孩子出生到長大,處理成長過程中各式各樣的問題、疑惑、也有可能有許多令人擔心、難解的問題存在,過程有著情感交流、人生、事物價值觀的傳遞。學校,小孩跟小孩的世界,老師所要處理的事情可就相對困難了,「班級經營」成為重要而且敏感的話題。教育專業者著實更加需要家長的理解、支持、信任,理解所有客觀的溝通,都是出於善意。畢竟老師面對孩子的經驗豐厚,親師間彼此在平穩的心態下交流合作,才能夠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收穫與成長。

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愛

三年級安琪老師告訴我:「我們真心相信孩子會在每一次的學習過程中改變,老師真心愛孩子,帶著孩子從問題中去認識自己,孩子希望自己被公平對待,也渴望被愛。」所以,不管是班導、中外籍英語老師都必須在大小事件、學校生活中,讓孩子理解自己是被看見,是被關愛的。每個人都有需要被包容的地方,當然,也不要讓某些孩子被放大。「不一樣的孩子,用不一樣的方式去愛。慢慢的,他會知道你對他的好,關於教學專業可以很快很精準;關於情感,就給點時間去觀察、去發酵。」一年級閻老師在座談會中說:「我們要正面看待,而且珍惜每一次事件,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就是積極正向的應證。

沒有標準答案

教室,一個老師和三十六個孩子,與三十六個家庭的成長故事。其實講的就是這個孩子的家庭環境。老師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孩子是誰;學校的界線;班級的路;學校的發展方向;所以,方法很多,沒有標準答案。教育專業者真心真誠的點出問題,客觀地描述,提供具體建議與策略,彼此少一點情緒,沒有喜歡誰不喜歡誰,只有多一分理解,一起尋求改善與解決。

拿捏著步伐,前進吧

國際處Jerrica在會後說到,「希望每一位學有專精的師長們,都能夠在每個不同的班級中,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融合自己的管理風格,更找到繼續前進的動力與熱情。」教學之路要走的遠,需要不斷的吸收、交流、整合、實踐在課堂中。人格特質可大致分為無尾熊、老虎、孔雀、貓頭鷹,或者是變色龍。研究發現教師的領導方式及人格特質會影響班級氛圍。所以老師不僅要成為一位無敵鐵金剛、齊天大聖、愛心天使、全能體育王、幽默大師、EQ達人……!就這樣,我們一起拿捏著步伐,前進吧!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world&aid=1939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