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果我是指揮家
2010/09/23 15:42:19瀏覽524|回應1|推薦0

Benjamin Zander出生在英格蘭的德裔家庭,九歲開始學習大提琴,曾在英國與義大利接受教育,身兼演奏家、教學者與樂團指揮等身分。Zander總是能在細微與平凡處看見人們所擁有音樂天賦,他深信沒有人是音癡,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透過語調辨別說話者的情緒,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對神奇的耳朵。45歲那年,Zander已累積20年的指揮經歷時突然領悟到:指揮的權力來自來於激發他人潛能的能力。團員們一雙雙發亮的眼睛則是Zander檢視自己是否達指揮使命的標準,也是他對成功的定義。

近年來在學校教育中興起「服務學習」,Zander對音樂工作的認知與期許和新興的服務學習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實,不論是在學校或社區內,服務的概念早已存在,亦不乏實際的服務行為,以及熱心於服務工作的人群。然而,為了面對學校教育長期重視個人成就而忽略團體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場域脫離社會情境、學習內容孤立於日常生活經驗等現象,服務工作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成為學生與他人交流互動,進而踏出校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的重要媒介。當服務工作要由特定人群的志趣,轉化為廣泛學習者的普遍經驗時,服務概念的拓展就成了重要的議題。

有別於過去強調慈善精神的單向式服務,服務學習格外重視所有參與者間互為主體的關係,不論是服務者、被服務者,或者協助活動進行的行政團隊都是活動的建構者。服務過程中的各種交流活動是為了讓參與者了解彼此的價值觀、需求以及期待,更是為了讓大家深刻體認到活動中的自己或他人都是具有能力的個體團體中的每個人都可能協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服務的最高使命也在激發他人潛能,致使服務學習活動結束後,大家能由團體互動與自我探索中所累積出的精神力量繼續發展。

就如Zander以純粹的信念維繫對音樂的熱情,服務學習珍貴之處在於讓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名指揮家,從日常活動中看到每個人的潛能、從團體工作中發現自身使命,從情感交流中確認生命價值!

【延伸閱讀】Benjamin Zander談音樂與熱情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t/benjamin_zander_on_music_and_passion.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cbsnew4&aid=4438300

 回應文章

Jenny
Benjamin Zander 真的來到台灣舉辦講座啦~
2011/01/04 00:26

Benjamin Zander,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Tom Petesr)稱他為「最夯巡迴演講大師」,這位傑出的交響樂指揮巧妙運用樂團的譬喻,詮釋一個團隊如何凝結向心力,並發揮最高潛能。他透過故事、音樂和概念徹底顛覆過去的觀念,這不只是一場演講,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

Benjamin Zander本人來台舉辦一場講座「體驗A級人生—談音樂、熱情與領導力」,

2011年1月6日晚間7點30分,東吳大學松怡廳,這場人人都不能錯過的講座,是免費入場的喔!

詳細可查詢http://www.tso.taipei.gov.tw/ct.asp?xItem=1610307&ctNode=6499&mp=1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