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31 01:09:59瀏覽15089|回應0|推薦5 | |
如果近日你看過《金牌特務》Kingsman,也被柯林佛斯大叔(Colin Firth)的英倫紳士風範,給深深吸引; 或是,近日你也看了《仙履奇緣》Cinderella,卻可惜了海蓮娜‧B‧卡特(Helena Boham Carter)所扮演的教母,竟然只出現短短不到十分鐘; 或者,你也曾經看過2013年的《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也被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的老年青春夢所深深感動; 那麼,你肯定會很欣賞這部電影:《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這部電影於2011年初上映,在同年的奧斯卡獎(83屆),獲得12項提名,也獲得了四個最響亮的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Tom Hooper)、與最佳男主角(Colin Firth),活活地把同年讓大家讚嘆不已的諾蘭(Christopher Nolan)名作《全面啟動》Inception 給打趴~~! 雖然在看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時,很喜歡Colin Firth,但是把King's Speech看完之後,才明白,這位影星的演戲功力是多麼的深厚,當時獲獎,肯定是實至名歸,毫無異議。 在Kingsman裡,Firth是一位意氣風發、信心十足、伸手矯健的特務。然而,在Kings' Speech裡,Firth雖然扮演的是國王喬治六世George VI,然而,這個角色,並非是個意氣風發、威風凜凜的國王,反而是膽怯狼狽、自卑口吃的王儲。這兩者之間的形象,落差極大,也因此格外令人驚嘆。之前,僅僅只是喜歡他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也就是Kingsman裡的Harry Hart,但是在看完King's Speech,還真的是徹頭徹尾的成為Firth的粉絲了。 雖然這部電影四平八穩,沒有特別的高潮迭起,但是,因為原本已是Geoffrey Rush的粉絲,也一直非常欣賞Helena B. Carter,加上這部電影合理的故事鋪陳與意象堆砌,使得整個觀看過程,萬分的通體舒暢,樂在其中,為之感動。 。。。。。。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段英國在20世紀初期的歷史,經歷喬治五世、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再到喬治六世(也是當今伊莉莎白女王的父親)的故事。 雖然故事內容與史實有些差距,例如Lionel(Rush)的孫子就說,就他所知,他的爺爺並沒有稱呼George VI國王為Bertie。姑且不論電影的真實度如何,大部分的評論者都認為,影片中些微對於史實的調整,有助於故事的張力,無妨。 。。。。。。 上面這張劇照,就是這個故事想要解決的問題:國王有個驢耳朵~~~!@@ oh no, sorry, 不是驢耳朵。但是,也是跟驢耳朵一樣的重大秘密,任誰也不想給知道的天大秘密。 那就是,口吃。 國王有口吃;越緊張,越口吃;越重要,越口吃;越看他,越口吃。口吃,怎麼給人民發表演說呢? 口吃不像驢耳朵,驢耳朵可以藏在帽子裡,可是口吃卻是一開口就人人知的麻煩,尤其對一個國王來說,格外難堪。因此,該當如何是好?這,就是這個電影的主題。 整個電影的故事進展,就是要挖掘國王口吃的原因,治療這個毛病,讓國王能夠順順利利的,在國民面前,從容發言,激起民心。 國王的外在世界,是王室的內鬥,以及即將迎戰希特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國王的內在,也有個戰爭,敵人就是那個無以名狀的內在膽怯。 。。。。。。 喬治六世的口吃毛病,大約由四、五歲開始。父王又生氣又遺憾,而兄弟還會嘲笑他。雖然他是個重視國務又有謀略王儲,但是面對國王必須直接面對民眾且侃侃而談的必要條件,喬治六世就是有個跨不過的鴻溝障礙。 故事開始,他還只是個王子,為了這個口吃的毛病,請了許多名醫到宮邸想辦法。然而,始終無法解決。 最後,他的太太,幫他找到一位名為Lionel Logue(Rush)的語言治療師,準備來個最後一擊。轉變,就由此開始。 不同其他的醫生,都是親自到府給王子(Prince Albert, Duke of York,也就是Firth這個角色)看病,這位Lionel要求王子,必須親自來到他的陽春診所看診。 Lionel 堅定的「態度」與刻意營造的平等「關係」,決定王子的疾病有解決的希望。(上圖,也顯示了這個治療肯定成功,因為後面那盞燈,已經暗示了希望)。 來自澳大利亞(Australia)的Lionel,沒有階級的畏懼,要求與王子互相以名稱呼,Lionel以朋友待之,而非以王子尊之。平起平坐的關係,讓緊繃的王子,逐漸卸下心防。 卸下心防的用意何在? Lionel明白,口吃這樣的病,並非生理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的問題。 於是,當王子要求,他只要「技術上」的治療時,Lionel微笑道好,不過,這些技術上的過程,僅僅只是階段性的放鬆;Lionel治療的計畫,是要慢慢打開王子的心房,解決內心的問題,繼而輕易地解決口吃的生理問題。 果然,故事的走向,就是王室內部的揭密過程;愈是前進,觀者愈是了解皇室的冷淡、冷漠、專斷、無情。生長在這樣環境裡的小生命(也對比了小伊莉莎白還是小女孩的生活),一個不小心,就種下了「心病」。 王子的「口吃」,根本就是「心病」所致,於是,也得由「心」治療起。 Lionel提供的心病治療法,就是同理心:對等的尊重、互信、與關懷。 也就是說,Lionel所設計的平等關係治療法,是建立在營造友誼關係,讓友人間的重視、關愛,溫暖地滲透到對方的心理,以便找到打開心鎖的密碼。 。。。。。。 要打開王子心鎖的密碼是什麼呢? 上下的不平等關係,以及嚴重的父子情結。 面對王權,無所畏懼的Lionel,剛好是最能輕易解開這類「因為權力而壓抑的心結」。 由下面這兩張劇照,就能夠了解,Lionel的心,是如何的坦蕩、沒有分別、沒有階級、沒有畏懼。 Lionel and Prince Albert 分別來自不同的世界,一個是英國的王室,另一個則是來自曾是流放罪犯的澳大利亞;一個富貴,一個窮困;一個有頭銜,另一個則連個醫生執照都沒有;一個住在金碧輝煌的皇宮,另一個則是家徒四壁。 上面兩張圖,一樣都是工作室,卻是極端的不一樣。Lionel那張沙發,又舊又髒,沙發後頭的牆壁,老舊斑剝。相較於王子的辦公室,古色古香的辦公桌,落地窗照亮著滿室生輝,而且,還有佔滿一面牆的名畫。 然而,Lionel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堅強無畏之心與信念,除了來自於自信之外,另一個滋養他的心的養分,應該就是莎士比亞吧。智慧,都藏在莎士比亞的劇本裡了。 。。。。。。 Lionel讓王子發現,原來,他也能有自己的聲音(I have a voice! 右圖); 原來,他無需畏懼(Lionel都無所畏懼了,更何況是王子); 原來,他的君權,可是神授的耶(最後在西敏寺裡的關鍵對話)! 說出自己的聲音,可以理所當然,只要堅定信心地,大‧聲‧說。 因為說出自己的心聲,因為發現自己可以理所當然,王子,總算漸漸地不再口吃了。 在階級森嚴的王室裡,自我,竟然這麼渺小,這麼無聲。 「說出自己心裡的話,說出自己內心的渴望」,想不到,竟然是生活在金碧輝煌的王室裡,那個即將當上國王的王子,從來「不敢奢求的卑微願望」(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應該也有這樣的心情吧)。 權貴,顯然不保證快樂。 而幸福快樂,則可以很簡單;簡單的生活,勇敢堅強又溫暖滿足的心,就如同Lionel一樣。 最後,王子總算繼位,成了喬治六世;也在Lionel的幫助下,成功地完成對德宣戰演說,成功地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恐懼。戰勝恐懼的這個意象,烘托著即將發生的戰爭,同時也暗示著英國即將戰勝她的恐懼。 。。。。。。 這真的是一部很成功的歷史敘事電影。無縫地融合了真實歷史、心理探索、自我成長、親情膠著、友誼關愛等等元素。 看完電影之後,不只對於二十世紀初期的英國,有更細緻的認識,也對於階級與人生的看法,有更成熟的拿捏。 如果真能學習到一些什麼的話,我想,Lionel堅強的勇氣與寬大的溫暖,應該是我最為感動的吧。 。。。。。。 希米喜好:★★★★☆ 劇情:★★★★ 演員:★★★★★ 影音:★★★ DVD約會:★ (★代表1,☆代表0.5,最高★★★★★)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