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倒帶人生》Mr. Nobody 強制被動 裡的 自由意志
2015/01/23 00:46:57瀏覽40272|回應3|推薦4

人生面臨的許多選擇,都是一場「強制被動的棋局」(zugzwang),此時,該放手讓情勢決定命運,還是放手一搏,殺出活路。Mr. Nobody,告訴我們,與其讓命運決定未來,不如運用自由意志,殺出一條活路吧。

而且,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棋局,也是一場遊戲,在這場體驗中,何不選擇那條自己最愛的路、與最愛的人,認真盡興地玩。

況且,人生最好的 作者,就是「自己」。

。。。。。。

2009年9月《倒帶人生》Mr. Nobody ,於威尼斯影展,展開首映。之後,在2010年,於歐洲數國上映;不過,或許並沒有在台灣上映(或僅在影展),所以比較少為人知。但是,這是部相當有野心的科幻電影,處理了許多主題,複雜度不比《全面啟動》還低,主題上,也相當有深度,是那種會消耗不少腦細胞的電影。不過,還好,只要抓到 電影的主線,跟著主線發展,最後還是可以清楚看見電影的主旨與議題。

這部電影的編劇與導演都是 Jaco Van Dormael,應該不是台灣人熟悉的比利時導演(右圖);因為這部電影,於2010年,他共贏得了比利時 Magritte Award 的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Mr. Nobody在當時,總共獲得六個獎項)。

男主角則是 Jared Leto,他曾經於2002年,發行一張專輯,叫做《三十秒上火星》(30 Seconds to Mars),不知道這部電影裡出現的 火星橋段,是不是特別針對這為 Leto 所設計的橋段。

此外,Leto 還在201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下圖),為了哪部影片呢?就是在《星際效應》裡的爸爸 Matthew McMatthew 所主演的《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裡的 變性愛滋患者。

。。。。。。

進入電影。

在電影裡,主角的名字是 Nemo Nobody(也就是電影名稱所指的 Mr. Nobody)。那麼,到底 Nemo Nobody (尼莫‧諾巴第)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nemo",由拉丁字而來,原始的意思,就是 "no one, no man",所以,加上 "nobody",之後,主角的姓與名合起來,就是 "Noman Nobody"「根本無此人」。但是,在傳統的英美文化裡,凡是講到「無此人」(nobody)之時,同時也是指稱「每個人」(everybody)。

於是,我們可以把《倒帶人生》,當成是個 寓言故事,表面上是在說,這是一個「不存在的人」的故事,但是事實上,卻是講述著「你我每個人」的人生事實,也就是 每個人 都會遇到的 人生課題。

那麼,到底,是什麼「人生課題」呢?

自由意志 與 負責。

在進入這兩個主題之前,可能要先由電影的內容推演,才能比較容易明白,為什麼在這麼複雜混亂的故事裡,從未提出任何與 free will 相關的詞彙,最後竟然可以簡單地歸納出這樣的主題。

。。。。。。

首先,故事給我們一個情境,就是「抉擇」。

故事起於一個小男孩,當時,他九歲,不過,卻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難以抉擇的困境:爸爸媽媽就要離婚了,該怎麼辦?

站在月台上,爸爸媽媽告訴他這個壞消息,順便讓他,「自己選擇,自己決定,『到底要跟誰在一起』。」一個才九歲的小男生,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無論是選擇爸爸,或是選擇媽媽,都是賭注,都是一個難以承擔的人生賭注。而這個賭注,到底是不是這個小男生所能承受得起的決定呢?

電影一開始,就下了這道「題」;而整部電影,就是在演繹、解釋、與解決,這道複雜的 人生難題。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這個電影,當成是個 人生代數;導演首先出了一道題,然後他帶著我們進入各種可能性,為這道題,帶入各種可能的答案,再一起看看各種可行答案所演變出的結果,試試答案對不對,結果愛不愛,再來決定適合那個代數的最終解答。因此,這個電影之所以難懂,就是因為,若是沒有緊跟著導演的假設模式,就有可能會不小心地,在各種解題的假設過程裡,失去方向,迷了路。

話說雖然關於 人生 的難題,並沒有真正的 唯一解答,也沒有 正確 或者 不正確 之別;尤其是故事,也一直出現這樣的一句話:「每一條道路,都是正確的道路」。不過,當電影來到最後頭之時,我們卻可以判讀出,導演已經明確地指出一條,他認為的「人生中的最佳選擇之道」。

。。。。。。

讓我們再回到故事的起點。關於小尼莫的人生抉擇,還有這個「抉擇」所隱含的意義。

小尼莫所遇到的情境,也就是「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該如何做出選擇」,在西洋棋局裡,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強制被動 zugzwang」(電影到了最後,也有提到這個詞),意思就是:棋局進行到了一種情境,讓某方棋手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夾殺在一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之下,此時,明明已經輪到自己下下一步棋,但是,這棋手明白,這步棋下要是下去,肯定會走向輸棋。於是,這一步,是該下,還是該放棄不下呢?可是,放棄不下,也會走向輸棋啊。怎麼辦?

所謂的「強制被動」,描述的,就是這種棋局上的 情勢與 心態:因為輸棋局勢已現,棋手已經 因為局勢強迫,而進退兩難,與其進行 無益的困獸之鬥,不如棄權,讓局勢決定自己的命運好了。

所謂的 被動,就是「被動倚賴情勢的發展,讓局勢決定 自己的命運。」

雖然在西洋棋的棋局規則裡,若真的遇到這種 強制被動的情境,可以選擇放棄一次,以靜制動,試試看還有沒有轉機的可能。然而,人生豈有這種機會?

實際上在人生中,尤其是在小尼莫的情境下,他僅僅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就必須做出選擇,不然,媽媽的火車一開走,就只剩下一種答案。電影,於是花了將近兩個多小時,解釋這幾秒鐘,小尼莫,應該如何下,這盤已經進入「強制被動」的 人生棋局。

導演告訴我們,只要在這步棋 被下下去之前,各種機會,都是有可能的,而各種可能性,也都是對的,也都可行。(下面這幅劇照,很明顯地在告訴觀影者,尼莫最後會有什麼樣的選擇,同時也顯現,導演認為這場「強制被動」棋局的最佳解法,應該是什麼)。

。。。。。。

就在那「強制被動」的一剎那,故事開始展開,也就是後來觀眾在電影裡看到的數條支線。這些路線所暗示著人生各種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可以簡單地歸納為:「母親線路」與「父親線路」。若以顏色來分,則可分為三種顏色,「紅色」代表 母親線路,「藍色與黃色」,則代表 父親線路。透過「父」與「母」的兩條路線,電影再發展數個龐雜的小支線;經由這些小支線,故事呈現了 每個人在人生中,永遠逃不開的 必修課題,包括愛情、婚姻、生病、老死、背叛、猜忌等等。

第一個主題,也就是「母親路線」,是環繞在穿著「紅色」洋裝的女孩,安娜(Anna)。這個路線的主題,是關於 愛情 與 知識。

在這個路線裡,尼莫基本上有兩種形象。第一種形象,是個知識豐富的學者。電影中,只要是出現描述科學知識的學者,都是在這個 母親路線 下的 尼莫;但是,卻是沒有跟安妮在一起的 文青尼莫。也就是說,最後決定跟隨離婚的媽媽離去的尼莫,有可能最後是擁有了知識、科學、哲學,但是失去安娜。

另一種尼莫形象,則是流浪漢。那個尼莫,決心放棄一切,只要找回他最愛的安娜。不過,這樣的決心,也讓他失去世間的一切真實,純粹地活在浪漫中。這條路線的尼莫,沒有獲得任何名或利,他獲得的是「永恆的等待」,「等待永恆的美麗愛情」(最美的愛情,都不是在獲得之後,而是在即將獲得之前,那種剎那的永恆。  流浪漢形象裡的尼莫,就是一直禁錮於,這種即將尋得,卻又沒有真正獲得的 永恆的愛)。

。。。。。。

這個段落,關於「禁錮於永恆追尋的過程」,其實是相對於「父親路線」裡的「禁錮於肉體的永恆時間」的 植物人 尼莫。也是在這幾個段落,我們可以看見導演對於「永恆」與「瞬間」的哲學闡述。

一樣都是「永恆」,為什麼這種永恆會被期待,是種浪漫;但是,另一種永恆,卻有父母在一旁擁抱哭泣。人類,真的期待永恆?真的承擔起「永恆」?

有時候,因為 喜愛熱衷又有趣,就期待時間緩慢甚至停留(尼莫與安娜的火車站相遇);然而,有時候,卻又因為 無趣無聊無意義,而恨不得時間過得再快一些(搭太空船前往火星的時間停留)。

對於 永恆 與 瞬間 的闡述,最為傳神的一段,應該是在於 尼莫與安娜,終於在火車站相遇的那一刻。這個 時間,其實是對應於另一個人的死亡,才換來的(尼莫因為發現一個流浪漢的死去,才讓他的時間與安娜的時間重疊相逢)。此時,兩人四眼相接,時間彷彿靜止。即使身邊所有的人事物,彷若流水,穿梭不息;唯獨他們兩人,相擁在永恆中 停頓,即使車站上的時鐘,明明轉動快速,分針如秒針般地走動,但是對於安娜與尼莫來說,這個剎那的時間,卻像是 永恆 一般地 緩慢又幸福(應該時間相對論的展現)

導演,透過「生 vs. 死」、「愛情中的永恆 vs. 植物人的永恆」、「無聊的火星之旅 vs. 熱切期待的愛情」等等,闡釋了「時間的中性」。時間,一直不曾改變過步伐,時間的義意,純粹是來自個人的情感意志(電影的最開頭,也描述「時間」,不過是三次元世界的產物)。

並非每個人,真的都期待永恆,真的都想要超越時間。故事裡,生活在2092年未來世界裡,那些新品種人類,因為基因改造,而成為不死之人,永遠地活在永恆裡,可是,他們竟然對於老尼莫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非常有興趣,或許,在極限裡,才看得見無限吧("zeno's paradox" in「生命中美好的缺陷」)。

老尼莫告訴右邊這位有著不死之身的年輕人「我不怕死,只怕活不夠」。為什麼呢?明明這位老先生,已經經歷過太多太多別人都沒感受過的生命,為什麼還怕活不夠呢?

因為,這個老尼莫,在他生命第一個轉折處,沒有掌握好,竟然在 強制被動 的情況下,把自己的生命轉交給命運,雖然經歷了十次以上的各種人生,但是,那些,都是被情勢所逼,而不是「自己的選擇」。

。。。。。。

只是,那個「沒活夠」的無奈,會讓老尼莫在走向死亡之時,感到遺憾而想再重來的事情,會是什麼呢?

如果回到故事的主軸,應該就可以發現。

當故事來到最後,幾乎絕大部分的申論,都是針對「紅色的愛情路線」(真的,看這部電影時,一直覺得是在看導演的人生申論題)

尼莫的快樂與否,幾乎都是圍繞在他最愛的 安娜,即使是在 父親路線 的尼莫,已經跟 艾莉絲 結婚有小孩,也都還會因緣際會,而再次與安娜相遇。然而,每個再次相遇,總是帶來更多的遺憾與懊悔。

不僅如此,就連在 父親路線 的 藍色 艾莉絲(Elise),也都極度懊悔當初選錯了人;因為誤選 尼莫,使得她自己的一生,都活在憂鬱、思念、與悔恨當中。

甚者,故事還展示,意氣用事的尼莫,也誤選代表 黃色 的 珍妮(Jeanne),與她結婚生子。這個段落裡的尼莫,也是極度懊悔,根本就是藍色艾莉絲的翻版。

在黃色支線裡的尼莫,活在沒有愛的世界裡,而且,一直想要 尋短。

這條黃色支線,所表著「自由意志的完全放棄」,也就是 不選擇、不決定,一切交給命運決定自己的生命。這樣的尼莫,顯得相當懦弱,即使選擇離開或自殺,也都不敢「自己決定」,反而把生命,完全地交給刻有 yes/no 的硬幣,最後,雖然他沒有成功地「『自』殺」(象徵著懦弱而無法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卻成功地把自己推向「『他』殺」(象徵著拱手將自己的命運,決定在他人的手裡)。

。。。。。。

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好像不該上廟求籤,讓神明決定自己的命運。就算在最慘的境地,也要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

回到故事。

故事愈是前進,尼莫年紀愈大,然而,他愈是牢牢地困在不同種類的 懊悔 之中,因為每個轉機的 軟弱猶豫,都會讓他錯過,自己可以「主張自己生命」的機會,也因此,一再地造成他的生命中,一連串 不堪回首的 無奈與悔恨。若非造成 愛著他人的艾莉絲,想自殺或離家出走;不然就是,讓自己成為是那個,想離家出走去自殺的人。

於是,雖然故事,好像錯綜複雜地,交錯著「媽媽路線」與「爸爸路線」的 多重命運;但是,實際上故事的 主軸,其實是「代表紅衣服的媽媽路線」。

媽媽的紅衣服、安娜的紅洋裝、一直到尼莫懸盪於心的愛情,這條紅色的路線,一直在提示:選擇自己最愛的那條道路,選擇自己最愛的那個人,選擇自己由心底裡,翻騰而上,最熱切想要的「那種選擇」。

簡單又世俗地說,抉擇的基礎,就是「選擇最愛」。

。。。。。。

至於父親的路線,是做什麼用的呢?應該是個 對照組(這個電影,很科學滴~~,連闡述愛情與人生,都不忘擺個 對照組,確認無誤)。

父親路線,除了是「愛情選擇」的 對照組 之外,也是展示「生老病死、背叛懷疑」的人生習題。

尼莫在父親的路線時,若不是父親生了個大病,還需要尼莫像個大人般地陪伴照顧(身病);就是尼莫自己發生意外,成了個植物人;不然就是結婚對象 艾莉絲,有嚴重的憂鬱症(blue, 藍色,剛好也是憂鬱心病)。

在這個路線裡的 艾莉絲,也算是個對照組,對應勇敢選擇自己所愛之人的 安娜。

艾莉絲被尼莫說服之後,與尼莫結婚,因為非其所愛,在接下來的各種版本與尼莫的婚姻,都是導向毀滅性的悲劇。

父親路線(藍與黃)所展示的人生,都是悲劇的人生。很明顯地,跟父親在一起,捨棄了自己喜愛的人(媽媽與安娜),將會導致尼莫的悲慘未來。

。。。。。。

可是,或與你會想說,無論是 父親路線 或是 母親路線,都是 強制被動 下的棋局,也都是一個 既定的現狀,不是嗎?那麼,不選 對照組,難不成就只能選 實驗組了?

也不盡然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老尼莫會說,「我不怕死,只怕活不夠」;因為,無論是媽媽的實驗組,或是爸爸的對照組,這些將近十種路線的生命,事實上,都不是尼莫想要的。他想要有個「自己」選擇的路線,而不是在情境下,被「被動地擺佈」的路線。

那麼,該怎麼突破這種「強制被動」的局勢。

「火星路線」,就是一種提示。

。。。。。。

沒錯,故事還有提到「幻境中的幻境」,也就是 火星之旅。

火星之旅,實際上是「尼莫的小說」。

在小說裡,尼莫可以決定角色的各種可能性(雖然後來賦予他們死亡,不過,這是因為火星之旅這個故事,是存在於他不喜歡的幻境中)。

「作者,有權決定,主角的命運。」── 這才是這個電影,最終的答案。

而且,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作者」,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未來。

。。。。。。

如此,我們便能理解,為什麼來到電影的最後面,2092年的117歲老尼莫,竟然會死而復活;因為,小尼莫決定「再來一次」,這次,他要「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絕不要讓 父親或母親,由他們的意志,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九歲的小尼莫,決定要「自己選擇」,而且,要選則那條,父母兩人,完全都意想不到的「第三條路」

原來,我們會陷入「強制被動」,只是因為,我們當時被困在眼前的幾種可能性,而沒有想到,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許,只要拐個彎兒,或者,只稍輕輕閉上眼,就會再出現另一條,完全沒有想過、沒料到,但是卻 可行 的道路。

小尼莫,於是成了「自己人生的作者」,寫著「自己生命的小說」。對於小尼莫來說,那個 不選爸 不選媽 的第三條路,就是「選安娜」(雖然有點陳腔濫調)!

。。。。。。

這個 重新開啟,也暗示了 時間 的義意。

時間,在每個不同的意識裡,有著不同的涵意,也有著無限的可能。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九歲的小尼莫,已經在他的想像力,度過了人生的 108 年,而且,是平行的多重生命,平行的多重經驗。

時間,之於個人,豈是時鐘上的分秒,可以計算得出來的!

。。。。。。

9歲的小尼莫;117歲的老尼莫;度過的108年。這些,其實,都在講述著同一件事:整個電影裡的故事,通通都是 9 歲尼莫的想像。

因為:1+1+7=9; 1+0+8=9。無論是哪一個,都是 Nemo Nobody 他自己,也都是 Noman Nobody, and "you and me and everybody."

9 這個數字,原本代表的是 結束與死亡。然而,因為 9 的後面,緊接著 1(在印度人發明 十進位 與 0 的使用之前,只用 1-9),於是,9 並非絕對的悲傷,反而還暗示著 開始 與 重生。這些,剛好也是 尼莫 所象徵的義意:結束舊秩序,進入新生命。

。。。。。

關於 幻象與現實:

電影中,導演刻意地呈現了,幻象與現實的交錯融合。原來,那些我們以為的 現實,或許根本是在某個巨人的夢境裡;或者,我們以為的真實,根本只是某個小童,寫作的幻想罷了。真實與幻想的距離,不是一線之隔,而是交錯混雜,難以分辨了。

到底是周公夢蝴蝶,還是蝴蝶夢周公?

不過,答案有那麼重要嗎!

老尼莫 已經暗示了:享受人生吧!享受所有的人生經驗,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管他是在夢境 還是在現實,只要記得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喜愛的人事物,然後負責、享受,就夠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20294567

 回應文章

路過
2016/01/31 00:05
你理解的好透徹!

E
2015/03/20 00:39
很喜歡你的見解
完全將我看完的感覺具體化的說了出來(Ee)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5-06-06 10:27 回覆:
哈哈哈

路過
2015/01/24 01:51

Jared Leto是從當演員開始

之後才開始歌唱事業的哦

(deg236045@gmail.com)
ximilu(katydid951) 於 2015-01-25 16:56 回覆:
謝謝 路過 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