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8 06:57:12瀏覽3635|回應33|推薦9 | |
《野武士周報Beta---No61》新聞焦點 前言:「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在兩岸和緩中被擴大了,許多「紅頂政商媒」當道、許多泛藍人士,都錯把「褲帶」當「腦袋」,因血統與文化傳承,心中只剩「東方紅」。 ====== 「中華民國」依舊在,不是只有「東方紅」!
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和緩卻引發反作用力,「中華民國」是什麼?在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以來,卻成了空前之認同危機。
這樣的危機,馬英九應是有所體認,他立刻有所宣示!
新春開工前一天,總統馬英九召集八十位主要閣員「收心操」,特別指令政府的公文書,必需載明對岸是「中國大陸」或「大陸地區」,不能載明是「中國」。
沒事找事?許多人因此拿此作文章,有的說是為了向泛藍之基本教義派招手、有人說是對北京當局「釋出更多善意」、也有人說會因此讓中南部已不利之泛藍選情「雪上加霜」‧‧‧
上任以來首次正式召集主要閣員,馬英九的指令會只是一個「刀筆吏」、「計較小細節」嗎?
內政上,馬英九常常力有未逮,丟三落四;兩岸大局上,數十年的政治經歷中,馬英九並不是含糊者。從這樣的角度就可以理解,馬英九想要彰顯的是「中華民國」定位問題,要向胡錦濤與一大堆「紅頂政商媒」喊話,「中華民國」依舊在,不是只有「東方紅」,不想繼續「創造性的模糊」。
「雙方認知一個中國,但同意各自有不同定義」。這是馬英九甫上任後,由當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所轉述的美國前總統小布希與北京領導人胡錦濤談話內容,如果真無誤的話,台、中、美三方的新「和解共生」新契機,已浮現了。
這是胡錦濤第一次正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國家,表達了類似馬英九所主張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對剛當選的馬英九釋出軟調善意,而由美國先操作布希和胡錦濤熱線,再由美國刻意露出,都讓人看到了,胡錦濤與布希,都有意在馬英九新當選的時機內,鋪陳兩岸之間的新互動關係。
馬英九方面呢?頗有刻意操作的布局,馬英九不願意被視為是一個「被宰制者」,完完全全聽命於美國、中國兩個老大的支配,他適度的表達展現「主體性」,也是有所「自制」,在有所本之下,並不會刻意去當兩岸之「麻煩製造者」。
二○○八年總統大選前,馬英九刻意拋出「有條件之下,考慮抵制北京奧運」,擺明了不會為了兩岸經貿,一切就對中國唯唯諾諾,完完全全伏首不語。宣稱,兩岸談判先要中國撤除飛彈,也是再一度表明台灣不是「投降主義者」。
甫當選,馬英九就宣布要在520前訪問美國,但還是依循管道和美協商,不是大搞什麼「突擊」、「過境」,一副非要逼美國就範;美國也釋出可以考慮的態度,布希又主動致電中國胡錦濤,看得出,美國也願意,協助拉抬台灣在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角色與地位。
對內,馬英九謝完票去訪見的人物,不是泛藍的那些大老,而是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論」的李登輝,很明顯地是在演出,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出身的馬英九,不會「一面倒」完全傾向連戰的「連胡共識」,他也願意照顧另一端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論」。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馬英九的中華民國定位是想把「特殊國與國關係論」與「連胡共識」當成左右邊的兩條「紅線」,他打算在這兩條「紅線」中處理兩岸問題。不會跨越「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再搞「一邊一國」;也不打算超越「連胡共識」,走向「終極統一」。
整體而言,經過陳水扁時代的「衝撞」,面對台灣新局,美中台目前都有意願「和解共生」,彼此讓點空間,不要搞到劍拔弩張。
務實、溝通的兩岸互動局面,對已經被「統/獨」兩種極端主義者,搞到精疲力盡的台灣人民,本是佳音,問題是這兩年多以來,由於內政問題上的著力不足,M型社會愈演愈烈,在「兩岸和平紅利」被刻意操弄與擴大中,兩岸和緩被刻意操作是「傾中賣台」。
這還只是在野的政治操作,坦白說,民主政治找點碴,無可厚非!
更糟糕的是,在「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藍綠對壘中,泛藍陣營的「認同危機」更嚴竣,「兩條紅線」逐漸模糊了!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在兩岸和緩中被擴大了,許多「紅頂政商媒」當道、政府官員中最糟糕的是軍方,連少將都當共諜了。許多泛藍人士,也錯把「褲帶」當「腦袋」,因血統與文化傳承,心中只剩「東方紅」。
他們,不敢說出「中華民國是台灣」,只敢說「中華民國在台灣」!
沒錯,「中華民國在大陸」,已於一九四九年灰飛煙滅了,「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繼續存在已一百年」,太多人卻無法大聲說、自信說!
泛藍與「紅頂政商媒」的認同危機,已經讓「創造性的模糊」需要重新檢視了。
創造性的模糊,曾是十八年前「辜汪會談」時的核心精神。坦白說:不論九二共識、九二默契、九二認知、九二理解、九二諒解都可以。兩岸互動中,在一九九二年時,曾經創造過一個極好的模式,就是「一個中國」各說各話,各取所需,模糊以待。當時,台灣喊出了「創造性模糊」,當時參與兩岸互動的人士都宣稱:理性的人都知道,恐怕這是唯一解套的方法。
這是種明白政治現實,突破零和僵局,採取的模糊對待,本是高度負責任又務實之政治妥協智慧。
如今,這樣的妥協智慧反作用頻生,馬英九因此要標舉新的標竿。
這標竿就是在「不統、不獨、不武」上,更進一步確立兩岸之「內戰延續」,「中華民國」依舊在,特別是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慶之刻,馬英九要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之「中華民國」憲法定義中的法理定義當中。
什麼意思?馬英九四十多年的老友王曉波曾多次提說,馬英九不會是個「B型台獨」,馬英九是一個「永遠的統派」,這個「統派」不是當下「紅頂政商媒」的那一套,馬英九是延續蔣介石到蔣經國的一脈相承:中國的統一前題需由中華民國存在而決定的。
如果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內戰後分立之中國兩岸就不可能談及統一,馬英九的宣示,不僅僅是對官員公文書,他正是要向胡錦濤與北京當局強調:下一階段需「不否認」中華民國,兩岸才有進一步政治接觸與「和平協議」的可能‧‧‧
「中華民國」依舊在,不是只有「東方紅」!請泛藍與「紅頂政商媒」大聲說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吧!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