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0/30 07:44:32瀏覽6699|回應15|推薦18 | |
何必非要受到陳水扁的「暴力總路線」拉扯與綁架,蔡英文請回顧三十年前,那段民主處處被威權打壓,時時被污名的黨外力量能崛起的歲月,能讓人民感動,就是關鍵。
蔡英文多問問許信良等人當時是怎麼做的吧!
三十一年前的一天,桃園縣中壢市縱貫路旁的一個眷村口來了幾個人,村中的大人痛罵他們是「漢奸」、「忘恩負義」,不讓他們進村子發傳單與拜票。他們卻唾面自乾,客客氣氣地走到村門口,拿出一疊傳單和糖果,請在村子口嬉戲的小朋友幫忙發。
大人們高聲制止,小朋友們很識相的把這一疊傳單丟在地上踩,口中也學大人們的「漢奸」、「忘恩負義」跟著罵。第二天,這群人還是客客氣氣地再來一遍,第三天再來‧‧‧終於,有些人願意聽他說一說,他為什麼要參選?為什麼批評國民黨‧‧‧
這個人,叫作許信良,那一年,他和這些黨外無名英雄,在桃園縣開創了台灣民主的先聲。
之後,台灣的民主路依然有許多顛簸,但威權國民黨還是被推倒了,一波接一波的「施明德」和「許信良」,一群又一群的無名英雄,讓台灣民主的「寧靜革命」成為世界奇蹟。
當年,在隨時會被抓去關黑牢,莫名其妙被滅口的威權恐怖中,黨外,為了推倒戒嚴體制,可以等個一、二十年,可以為了一個小村子「三顧茅蘆」。 當時,推動台灣民主的前輩們,展現的是對台灣的「愛」,為了這份愛,他們長期的犧牲與堅忍,他們忍受了無窮無盡的寂寞和嘲諷‧‧‧ 蔡英文與民進黨(特別是那些極端深綠鷹們),你們的愛和犧牲又在哪呢?你們願意和當年的黨外一樣,默默地走入鄉間嗎?傾聽人民,耐心對話嗎? 民進黨過去推動民主化與本土化就算有功,當下還有許多「過」仍未結算,特別是縱容協助「扁珍亂政」的太多過都還未清理,怎能夠不用更謙卑的態度,讓人民感動,相信你們的捲土重來,不是為了「再享富貴」,而是為了「贖罪」! 台灣民主化後,在陳水扁領軍的「選舉總路線」下,近十幾年的民進黨,已經失去了曾經讓台灣人民感動的特質:當空洞的圖騰超越了一切,什麼事都好像煙火般,熱鬧一陣就算了。民進黨執政,行政院長選用的官邸,竟是過去那個「台灣屠夫」的故居,「威權堡壘」竟成「新貴宮廷」;這不正是「沒有中心思想,以口號騙選票」,不證明了「新中間路線」只是一種「戰略選擇」? 在舊國民黨未下台前,渡過金融風暴的招牌下,曾有一位行政院長叫蕭萬長,他用一千五百億元補貼房貸救銀行,結果被當時的民進黨抨擊他「用公帑救財團」;現在,高捷、ETC、二次金改、南港展館、龍潭購地‧‧‧以億元、兆元的單位搬給財團,更搬給扁珍家族,這些都是「愛台灣」的代價嗎?所以,蔡英文與民進黨,可以不必在乎陳水扁該負的責與該受的懲罰? 台灣社會已經陷入了於是那種不斷循環的「亢奮/低挫」,遂很快地變成了一種筋疲力竭的精神虛脫狀態。人們對他們完全束手無策,除了自己覺得憂鬱之外,當然祇好一切都「無所謂」了。 機會,正在蔡英文的眼前,光是跟著陳水扁去罵馬英九,去幫陳水扁掀起風雲對抗司法,蔡英文是何等愚昧啊!真的,罵馬英九,沒有什麼用!因為,沒有足以挑戰馬英九的實力,罵多了,國民黨與馬英九也不再當是一回事。 更何況,要罵馬英九,已經是七成民眾的「全民運動」了,也不勞蔡英文與民進黨多費心了。 走回基層,一步一腳印和真正的基層對話,重新尋找台灣新精神,找回三十年前,黨外感動人民的特質,才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當下更應該努力做的事。 至於罵馬英九與挺陳水扁,蔡英文與民進黨,別擔心,有太多的人都在幹這回事,妳們,就暫時不必浪費力氣吧!
【相關文章】
===============================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