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方淨土十二:遠離月光族
2010/12/06 17:17:59瀏覽287|回應0|推薦2

離慳吝貪惜惡(四)

當惡道眾生憶念藥師如來,從惡道轉生人間之後,可以得到宿生的記憶想起前生曾因慳吝墮落惡道,受盡痛苦。於是改變宿習,「不樂欲樂,好行惠施」。

依佛法說,此生貧賤是過去世慳吝不肯布施的結果,而生活愈困難愈難施捨給人;經濟每況愈下,又形成惡性循環,更難以改變慳吝的習性。但是,有錢人一定就具備前生就有的布施習性嗎?那可不一定。其實,最樂善好施的多是中產階級上班族。

往往財富很多的人更慳吝不捨。或許受環境、長輩、親友、同事等利益相薰的觀念影響,那種先天的布施習性會被同化,而成為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的性格。

因此,佛陀十大弟子中,有的喜歡跟窮人托缽,也有專門跟有錢人化緣。理由是窮人今生無布施善緣,來生更窮困,而富人的福報是前生種,此生享樂;今生若不布施,來世將會變成月光族。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緣來佛門薰習,接受佛法「教育」。現實中,有些人接觸宗教之後,性格大翻轉,吝嗇的變成慷慨好施;不僅放棄五欲之樂,且能供養三寶,熱心公益。看見別人布施,以前是笑人傻瓜,如今亦能隨喜讚嘆善行;再漸進對自己的身外之財「悉無貪惜」,必要時也願意將內財布施。如輸血、捐贈器官等。所以,對頭目手足血肉身體之內財都肯施捨,何況死了都帶不走的財物。

憶念藥師如來,等於服用了「布施」法藥,不但可脫離慳吝的惡行惡果,還可播種善因,成就這一生布施波羅密的利益。

(梵於2010/12/3)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46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