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31 21:36:57瀏覽1082|回應1|推薦4 | |||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8(2),頁56-58 自由評論 十二年國教淺評 詹惟鈞 宜蘭縣壯圍國民小學教師
一、 前言面對2014年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筆者心中有一些淺見及感想。 為了不讓免試入學採抽籤方式決定學校,國中教育會考原設定的精熟、基礎、待加強3等級中,將再細分成A++、A+、A、B++、B+、B、C等7個標示,但會考成績細分後,家長和教師團體會擔心若成績越分越細,徒讓考生壓力更沉重,而補習班生意蒸蒸日上。二、 本文但如果將來教育會考只粗分為3等級,那麼少數學校為了處理學生超額的問題,就只好採抽籤決定,抽籤決定錄取學校是很不公平的,相較於「抽籤」機率或然率的不公平,將教育會考成績細分的確有其必要,透過3級變7級的配套,將有助於減少超額人數,而針對超額學生,則以增額錄取方式來進行,有辦理特色招生的學校會挪用特招名額來進行增額,沒有辦理特招的學校則是直接增額錄取。此外,會考同等級,比作文也是個解決的方法,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學校錄取過多超額學生的問題,也可避免影響教學品質。此外,十二年免費國教當然不能排富,因為憲法規定受國民教育是全民應盡的義務,就和「義務役」的士兵一樣,國家當然不會要求阿兵哥繳錢當兵,既然是「不得不」的義務教育,又怎能排富呢?就像民國五十七年國民政府推九年國教一樣,當時國人普遍經濟不佳,也有反對延長國教者,但力推九年國教的結果,不但普及了國民教育,也大大降低文盲比率,並提升國民教育水準。如今十二年國教爭議大,反對和贊同兩派皆有立場,唯及早實施可針對缺失圓滿配套,不然就乾脆不要做,免得給國人騎虎難下、朝令夕改等不良觀感,更可說是拿下一代國家主翁白老鼠,甚至是荼毒下一代。畢竟明星高中的學生及家長只是少數,過去聯考時代頂尖學生集中在少數明星學校,將來十二年國教後菁英學生將散布到各地學校,這些拔尖的學生如果訓導得當,可以勝任各科目領域的小老師,幫助弱勢學生做補救教學。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現況就是配合不了社會快速的轉變,無論台、澎、金、馬都不過一嶼,缺乏天然資源,能夠從一個小島發展成亞洲奇蹟,依靠的是教育人才資源上的培育與養成。過去台灣的經濟起飛給國人許多美好回憶,在民生輕工業初起步之際,大量廉價且質優的勞動力提供了工業發展的原動力,等到經濟轉型時,擁有精巧技術和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替補了生產線上的需求。我想國民義務教育最大的意義就是─教育人才資源上的投資是台灣賴以發展的要素。近年來普設大學、研究所及少子化使得教育出現愈來愈多的問題,政府投資在教育的經費愈多,表面上年輕人的教育水準都在上升,但根據歷年學測結果,莘莘學子的基本學力卻每每被人責難,許多商界或學術界聞人都公開抱怨時下年輕人的挫折容忍度乃至於素質下降,形成一種高投入而低成效的負面評價。在公立的教育體系當中,學校使用國家公帑得顧及公平和合理,十二年國教的超額比序項目就讓國人覺得有公平的疑慮。例如:品德表現、獎懲紀錄、就近入學、體適能、服務學習、競賽成績…等,但即便超額比序的項目龐雜,也無非是希望學生在非學科的學習上,鼓勵孩子朝多元嘗試,均衡發展。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教育實在有需要與時並進,令年輕人可以掌握基本知識之餘,更加可以有多元發展的機會,這是未來各個社會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為擁有多元能力的人才資源,才可以不斷的提升人才資源的水平,才可以在急劇轉變的社會中保持優勢。教育的對象是人,但人才的栽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要持久不斷的精進投入,國家的教育制度如可給個相對安穩的環境氛圍,可使教與學雙方都可以逐步得到成長。可是在解嚴後一連串的教育課程改革中,無論學生、家長、學校和教師都疲於奔命,教改初一十五不一樣,改成四不像。三、 結語唯「十二年國教」是2010年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通過的多數共識,會中有教育部、教師會、家長協會代表參與,國人應正視這個事實,既然遲早得做,早點做還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並配套補強,十二年國教新政策推行之初必有紊亂與過渡期,我們不能忽視社會急遽的變化,不能為了穩定而因循苟且,以得過且過的心態來虛應故事。外國很多知名大學都會取錄一些非以學科成績識別的學生,理由就是鼓勵多元的收生準則,從而令教育體系活躍起來。十二年國教是許多先進國家的趨勢,多元的入學方式及超額比序項目可讓教育的活力施展出來,不能因公平主義而將創意在教育上扼殺。 面對2013年基測剛走進歷史,2014年換教育會考及特色招生接棒,筆者認為十二年國教的超額比序項目,就是鼓勵學生們在多元項目上競爭,而不單是在公開的考試成績評比上,十二年國教能讓孩子可以依興趣、志向來入學,因此如何「適性輔導」才是國教重點,強化諸如:性向潛能測驗、學生輔導手冊、各高中職特色介紹,提供學生充足且正確的參考資訊,讓莘莘學子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升學方向才重要,而不是在細微末節上做過多、過度的爭論。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