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詹惟鈞(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人生空白鍵 。更生日報,副刊。
2013/07/17 22:16:30瀏覽406|回應0|推薦9

人生空白鍵 ◎詹惟鈞

2013-07-15更生日報
若說人生如戲,時而緊鑼密鼓,有時緩步徐徐;劇情高潮疊起,情節曲折離奇;幕拉得匆促,戲結束也快。另一些時候,則好似菩提細雨,點點滴滴,在心頭。我想人生也像電腦打字,不要老打控制鍵、標點鍵、數字鍵、刪除鍵,偶爾不妨點擊一下空白鍵。
 
從北市移居蘭陽平原近十年,我不急不徐過著悠閒的生活,凡事以慢工出細活為處置原則,忌急貪快。週休二日,我帶著妻兒踏青,流一身臭汗,或乾脆躺在花草田裡喁喁私語,直到黃昏。當日頭西沉,聽到二歲多的女兒喊爸爸,趕緊抬頭看天上的雲彩,有好多顏色欸,那裡真美哦!詩意的發生正從童言開始。於是我慢慢細瞧,覺得最美的風景莫過於天地間定格成一幅影像:我、內人、兒子、女兒,在大自然面前彼此袒露,返璞歸真。

父親在世時曾說牛懂得反芻,剛開始是狼吞虎嚥,慌不擇食,粗糙的草料在胃裡幾進幾出,一旦被收容進肚腹裡,卻變得舒緩、鎮靜,細心消化草料的營養。是的,牛像是懂得生命裡需要留白的奧妙,不急,因為許多事要慢慢來,要學會等。

三十好幾的我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白天教學,有教無類、循循善誘的工作,晚上無論多忙卻得要看看書,在電腦前敲上幾段文字,在臉書上和同事、朋友、學生噓寒問暖一番。所以我看待人事,不再劍拔弩張;針對權勢名利,不再過分競逐。

一位亦師亦友的學姐,已過四十歲。二十年前,她寫詩,抒情自娛,詩歌是她的第一戀人。後來踏入杏壇,作育英才,詩心卻暗藏骨子裡,用筆名在報章雜誌發詩,她說詩歌是一種生命的救贖,好詩亦得留些空白,給讀者想像空間。

前些日子在臉書上,她似乎更像一個網路宅女,自顧自嘮叨年少糗事。四十歲,是一道門檻。邁過這道檻,可算對前半生有了一個交代,得失成敗,已成雲煙,活好後半生,才是最緊要的。每逢寒暑假,她總會偶爾抽空來找我,兩家人一起去一個無遊客打擾的偏鄉,談談詩,釣釣魚,和當地居民嘰嘰喳喳。我明白,她提前在為退休後的生活布道。
 
所謂「道」,說起來玄虛,無論是天道、地道、人道,歸根結底是自然之道。我的師友,她算是悟道了:從四十歲開始,按下生命的空白鍵,自然率真,活出自己。

唐代詩人李涉《題鶴林寺壁》:「終日錯錯碎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李涉偶然在鎮江南山的鶴林寺中,與一僧人閒聊後,煩悶、失意的心情得到了放鬆,解脫了自己,自身的修養也得到了昇華,從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李涉按下了空白鍵,得半日悠閑,一篇妙詩,確有所值。

按下空白鍵,並非是消極懈怠。空白不過是暫停罷了,絕非終止。張和弛,相輔相成,從來不是矛盾體。人生空白鍵是為下一次出發。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man&aid=796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