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詹惟鈞(2013年7月7日星期日)。兩岸用語得溝通 。更生日報,副刊。
2013/07/08 11:57:08瀏覽442|回應0|推薦8

兩岸用語得溝通2013-7-7更生日報副刊

文/詹惟鈞

 

每當上網瞧見台灣幾個很紅的部落格,像是:九把刀的小說、暢銷作家女王,就會有熱心網友將幾篇好文章「推」上臉書、噗浪、推特等微網誌(微博),和網路上的眾部落客們分享。也在無意間看到幾個在中國大陸很火的博客,像韓寒就是當今中國最火的博主,只是讓我感到很納悶的是為什麼一些對岸點閱率超高的博文,都會被PO上「頂、頂、頂」幾個字,到底陸胞們在「頂」些什麼呀?


後來經過一番推敲後,才發現大陸博客中的「頂、頂、頂」,就和台灣部落格中的「推、推、推」意思一樣,是要將好文章頂上顯眼處、推薦給大家啦!

海峽兩岸分治數十年,除文字繁簡不同外,雙方常用詞彙也有分歧,就像台灣的「窩心」是指貼心、欣慰、舒服之意,可是大陸的「窩心」卻是指難過、不舒服、很嘔的意思。至於「感冒」一詞,在大陸同胞聽來是「喜歡」,但在台灣卻是表示「討厭」之意。如果這些詞彙用不好的話,輕則鬧出笑話,重則產生誤會,甚至成為兩岸同胞間溝通的障礙及隔閡。

對此,馬總統曾提倡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而文化總會更宣佈先推動雲端辭典,來建置中華語文知識庫,開放兩岸民眾都能夠參與編寫,再交由專家審核其正確性,以類似維基百科的方式,讓兩岸常用詞彙能求同存異,以免同一個語彙在兩岸同胞間產出迥異解讀,可避免雙方民眾在交流、互動時誤解對方,有利兩岸關係的發展。

每年台灣同胞往來大陸工作、旅遊、讀書、居住的頻率日增,而陸客來台觀光人數亦逐漸開放增加,「中華語文知識庫」的建置有助於增進兩岸同胞間的彼此了解,也讓雙方民眾可以學習對岸的用語詞意,便於理解對岸詞彙的文化意涵。

我們常講「溝通、溝通」,兩岸間雖然隔了一條台海黑水溝,但隨著交通、網路、媒體的發達,我們不如主動去面對這差異,即使雙方對某些詞彙的解讀不同,但卻不必因此產生隔閡,甚至是面臨「雞同鴨講」的窘境。有熱心網友就在網路上整理出「兩岸用語對照表」,讓台灣人、大陸人更能知道對方到底在說什麼,亦間接為兩造和平共存搭橋,兩岸用語的確得溝通、溝通了。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lman&aid=789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