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朗平 聯合國 Ailing 一襲白衣 Connie* 孫立人的粉絲 主恩滿溢的小白兔 faith信心 (^з^)-☆曇星☆彡。 海豚灣
more...
文:謝孟宗
今日肚痛腹瀉,斷斷續續痛了整天。於是早晚餐俱罷,僅午餐吃了一點,但不久都還諸天地了。晚間肚腹仍隱隱作痛,只好靜臥床上,讀書解悶。機緣湊泊,早先曾連線到部落格「開放教育空間」,讀了李崇建、甘耀明兩位先生的文字,稍稍了解全人教育的底蘊。兩人點滴感受結集成書,由寶瓶文化出版,便是今晚樂讀一過的《沒有圍牆的學校》。 濫竽杏壇一年有餘,傳道授業解惑之難,算是略略嚐受過了。全人中學的老師除了前述之難處,還得身兼輔導、並處處顧及學生的自主與自治,艱辛可知。書中說到:「很多在體制學校裡簡單的問題,到了全人就變得棘手,原因無他,因為學校很自由,缺少權威,當權威解構了之後,在文化和自覺都尚未建立的階段,亂象便出現了。」(89)諸多亂象,如廁所、流浪狗等衛生問題,學生逃學、抽煙、齟齬衝突、毀壞農舍等人際問題,不一而足。這些問題,祭出訓導大旗,至少可粉飾太平、一時無事。但若是要和學生溝通協調,以求治本,那就得費好多周章。全人理念對學生的尊重體貼,從校長一席話表露無遺:「要是哪天設訓導組,學校不如廢了。」(104) 教育講求身心並重。希臘哲學大家柏拉圖,學究天地之外,還是個摔角好手;中國古代的士,料想也不是之乎者也的書呆。全人中學籌畫登山訓練及相關活動,便是健全學習者身心,進而培養其自主解決難題的能力。書中引了創校人一段話:「教師是幫孩子清除路障,然後讓他們通過?還是教師幫孩子培養能力,然後讓他們自我完成?不只是登山訓練,這也是教育的核心問題。」(215)這段話,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不妨想想。
---民國九十五年七月六日張貼於南鵲書廬舊址
即便沒有那磚瓦圍牆
人 卻各個在自己方寸間築了道 心牆
要通過這心牆
得 練就滾瓜爛熟的 讀心術
還得 懂得多款外星語言
有形的圍牆倒下了;無形的心牆,還在。想起Robert Frost有首詩"Mending Wall"就是在寫有形和無形的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