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這樣嗎?
2016/02/03 19:38:25瀏覽905|回應0|推薦39

文:謝孟宗 

( 註:建議切換至部落格舊版)

讀前輩譯友談「於不疑處有疑」,很有感觸。我認為,不妨從研究及翻譯兩種不同角度來看這句話。相較於研究者,譯者「有疑」的層面較為單純,卻可能更為困難。

質疑,是學術研究題中應有之義。我還在讀書的時候,理工學門的朋友問我,外文所做的是何種「研究」。我一時語塞,便答以:說穿了就是讀書報告。朋友的大哉問涉及學門本質,如此答覆當然過簡,也以偏概全。其實,報告但求心得,研究須有貢獻。研究者必須起疑、設問,廣泛閱讀資料,知前行之未及,然後立議、析論,啟後來之可行。

就質疑的對象而言,研究者固然得疑己,更得疑人。前行者立下典範,擘劃研究方向,並提供一套理解、應對議題的語彙與方法。但是,學術研究的內在動能會驅策後來者非力圖超越不可。縱使大師可欽,徒子徒孫終須在大師未生疑處起疑,方能從既定體系中,別開一條思想活路。又或者,更務實地說,另闢一條發表的蹊徑,在學術機構求存。

反之,譯者無須藉由超越作者來求取生存餘地,也就不必殫精竭慮鑽探其人其作的思想破綻或罩門。但也正因為譯者質疑的對象多半是自己,甚至只能是自己,翻譯之道的「於不疑處有疑」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質疑自我,譯者必須有「後設」的解讀能力,後退一步成為讀者,追問一個再基本不過的問題:「是這樣嗎?」然則簡單的問題之所以很難出口,原因在於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冀劍制教授《邏輯謬誤鑑識班》一書提到:「事實上,謬誤的辨識並不難,比較難的是一顆開放的心,當我們內心不由自主地想要否認自己的謬誤時,謬誤的辨識只會變成一種尋找別人出錯的知識,而不是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這段話談的雖是邏輯,卻足為譯者戒。

譯者下筆時最該警醒的,未必是複雜的原作句構,而是乍看清淺的詞語。難句尚且使人知所警惕。但遇上自以為理解的字詞,譯者蔽於成見,想當然耳一譯,根本不會意識到問題所在。既不能提問,遑論解答。而校讀譯文時最怕的不是顯著的誤譯,而是似通似不通,乃至於邏輯無誤、甚且詞藻華美的文句。前者是「信」、「雅」、「達」俱亡,容易讓人起疑。後者「雅」而不「信」、不「達」,或者「雅」、「達」兼備而失「信」,難免讓譯者「不由自主地想要否認自己的謬誤」。

最後舉個例子作結。exquisite可作「精緻」解。那exquisite joy 是否該譯成「細緻的喜樂」?這等譯法,猛一讀去,似可解,似不可解,咀嚼過後還頗能嚼去幾分詩意,真是可喜可樂。

但,「是這樣嗎?」

---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一月四日於嘉義
    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5.11.15)

  

個人簡介:畢業於東海大學外文系、成功大學外文所。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譯詩獎、散文創作獎;台北文學獎等十餘種獎項。創作:《南鵲是我,我是南鵲》。(散文集)購書...

Posted by 南鵲 on 2015年4月9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4574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