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5 19:26:26瀏覽915|回應0|推薦67 | |
看了臉書友的照片,才注意到陳澄波故居就在住家附近。某日午後,左右無事,遂前往一探。所謂「故居」,僅餘文字揭示舊址,兼且為路標所掩,頗顯淒涼。 周婉窈教授寫過:「我小時候學畫時,沒有人告訴過我他的名字,更不用說看過他的畫……於是,我們在腦子完全空白之下,到嘉義公園寫生,我們從空白塗抹起。更糟糕的,如果陳澄波能活著,我們將不斷看到他的畫作,他將是我們的典範,我們的標竿,我們試圖超越的成就。」 周教授所說的「典範」很值得深思。正因為名人立下典範,八方之人才會不遠千里而來。否則,故居也許不過是老舊的建築、逼仄的空間,內外俱無可觀。張愛玲住過的上海常德公寓如今尚存。門口貼有告示,說是「私人住宅,謝絕參觀」。公寓外牆掛著的牌子說:「始建于1933年,建成于1936年。」論歷史悠久,此處如同黃口小兒。真正吸引人的,多半還是「現代作家張愛玲女士曾在這座公寓裡生活過六年多時間」。 反過來看,名人典範固然可欽,卻也由於故居的存在,而更容易留駐於人們的意識之中。我們不需精通文評畫論,也不必涉足文事畫道,只要一遊國內的文學或是藝術大師故居,乃至日常從旁經過,就能藉入眼的實景,生發對大師的感懷,進而凝聚民族認同與自信。 在「名人」與「故居」的相互作用上,陳澄波故居的現況可以說是對其人之為典範的一種隱喻。相較於周教授成長的年代,現在的台灣大眾,曉得陳澄波重要性的人當然更多。然則這份認知並未深化為全民意識。就全民而論,陳澄波這一典範,依舊若有若無:其名其作,似曾耳聞,又似未聞,更別說要談出個所以然來。 先前陳澄波畫作遭竊,有媒體主播在報導當下一時口快,說陳澄波為之頗感緊張。我很好奇,倘若失竊的是達文西或張大千的作品,該名主播是否還會為畫家英靈「代言」。(我猜,就算換成這兩位,相同的紕漏或許仍是難免,但這是另一個問題。) 前輩詩人林玉書曾盛讚陳澄波的畫藝:「澄波作畫妙入神,名標帝展良有因。」目前,嘉義市設有陳澄波文化館,附近的公園還布置了陳澄波的複製畫。可就在不遠處,陳澄波住的地方不復舊觀,成了尋常店家,店家招牌旁寫有「陳澄波故居」幾個字,若隱若顯。為了讓民眾重新感知這位畫作「入神」的大師,官方確實不無努力。但是,能做、該做的事情顯然還很多。 民國一百零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於嘉義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