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22 21:24:50瀏覽439|回應6|推薦0 | |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世尊
你說:中國的演化過程日益激烈與痛苦。 你不覺得嗎?這兆頭代表了什麼?不難猜出。 我說:這就好像我們讀佛經,千經萬典,汪洋大海,難窮邊際,使一般人感到難以憑藉,更無絕對把握,不是望而卻步,就是半途而廢。但是只要我們讀誦『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就等於讀誦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的一切經典,大陸現在就是缺乏一部篇幅不長又簡單的『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來塞地獄門開菩堤路。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中描述:『……………..若人讀誦此一卷經,即為讀誦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說經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萬俱胝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側塞無隙,猶如胡麻重疊赴來,晝夜現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無數恒沙,前聚未去,後群重來,須臾推遷,迴轉更赴。譬如細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滯,迴去復來。…………………』。 打了一些文字供你參考如下(本來說明天再打下半段的文字(我要去做運動了),,因為重新整理與思考,所以延了幾天): 以下文章摘錄自『晚清七十年』(三),page120~123,唐德剛著,遠流出版 「社會轉型」需時數百年 有人或嫌我們「轉型」 (也可說是「現代化」吧)太慢了一點。君不見日本轉型,只需三五十年便可完工嗎?其實日本轉型是個例外,其他民族社會轉型,均需 三兩 百年,始見膚功也。 我國古代的商鞅變法自公元前三五0年變起,至前二二一年始皇統一凡一百三十年 ,始搞出「秦法政」來(毛澤東語)。但是秦皇「任刑太過」(顧炎武語),再繼續向前「轉」進。又實驗了一百餘年,至漢武帝以後才慢慢地搞出個「霸王道雜之」 (漢宣帝劉詢的話)的中央集權文官制和重農經商的大帝國的「定型「」來。這一漢家制度的「定型」,一「定」便是兩千年,基本上沒有原則性的改變 所以毛澤東告訴郭沫若說「千載猶行秦法政。」 在始皇前、武帝後這兩個定型之間,「轉型期」延長至三百餘年! 近代歐洲社會的「轉型」,實始於十四世紀初年(一三00)的「文藝復興」。一轉也足二百餘年,直至十七世紀(一六00)之末,才逐漸「定型」;變成以自由個體為社會基礎,以大規模機器生產財富來源的「資本主義「」(Capitalistic)的「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和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代議政府」(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或Parliamentary government)來。這一現代化的「定型「」已維持了四百餘年。可是在一九九一年底蘇聯帝國之崩潰,原蘇聯各邦同意再組邦聯。西歐各國與此同時也正在大搞其「幣同型」(common currency),一個新的西方政治社會的「轉型期」,又已顯其端倪矣。現代中國的社會轉型尚前途漫漫,而當代西方社會又已開始轉型,這大概是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必然後果吧! 在近代世界社會轉型史中,以日本轉得最快。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後,不出一代,日本便已躋身世界先進強權之列。這可能是維新前,日本的封建制度與中古歐洲封建制的基本「型態」甚為接近,因此日本一旦實行「歐化」 (歐洲式的現代化),則社會發展程序若合符契,所以就一鳴驚人了;另一點則是島居小邦的關係。西方的現代化,尤其是「經濟起飛」,都是從「小邦」(small state)開始實行的[而現在又逐漸走向大型的經濟邦聯(economic commonwealth):美國獨立之初不也是十三個小邦的邦聯嗎?現在亞洲的「四條小龍」還不是四個「小邦」? 我們中國是個有特殊歷史和「亞洲式社會」(Asiatic society)背景的大國,一旦搞起「西式」的「現代化」 (簡稱「西化」)來,鑿枘不投,就沒有日本搞西化,一拍即合那麼輕鬆了。我們搞「西化」,尤甚是搞脫胎換骨的「全盤西化」,那就要迂迴曲折地,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慢慢地向前爬行了。 =========================================================== (1) 我國近百年來所發生的「革命」、「維新」、「變法」、「改革」或「改良」等形形式式的運動,真是屈指難數。這些運動之發生大體說來多發乎仁人志士救國救民的願望。為貫徹這些由願望而發生的運動,已不知有多少先賢先烈為之而拋頭顱灑熱血。然時至今日這些「運動」仍然方興未艾,吾人試一翻閱中國近代史,一眼看去,真覺這是一筆令人難解的爛帳。 不過我們今日如回頭仔細分析過去百年的史蹟,則又覺這筆爛帳之中似頗有線索可循。吾人如試把「同治中興」、「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抗戰」乃至中共的席捲大陸,與之台灣今日正在初步滋長中的「民主政治」等等連成一氣,作一個有系統的分析,我們便發現這些重要史蹟不是單獨發生的。相反的,它們是一個按著一個的發生,層次分明的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總運動。而上述諸運動只不過是這一「總運動」的各階段。一言以蔽之,這一個「總運動」便是中國的「現代化運動」───也就是近代中國的政治、祉會文化的「轉型運動」。 (2) 史實告訴我們中國的現代化運動,是分階段完成的。而各階段有各階段的主題和若干副題。主題便是各該階段的「當務之急」。而副題(可能是次一階段的主題)在現階段則往往是「不急之務」。而完成這主題與副題的方法則可能是牴觸的。因此,集中全力完成主題,可能增加解決副題時的困難。但是忘卻主題而側重副題的,則往往為該階段所唾棄。古人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又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如果忘卻主題而側重副題,則是「本末倒置」,「不知先後」。所以中國近代史上,在各階段中,凡是從事解決「當務之急」的主題的社會力量,往往是前進的、成功的。同時凡是不知先後,側重副題,搞不急之務的,則未有不敗的。但是如果中國現代化運動進入次一階段,則主題與副題,俱同時變動。以前的副題可能變成主題。前一階段的進步的社會力量,如不能隨主題之變動而進步,則這一力量必然變成阻礙中國現代化的力量。 (3) 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發展,在通過這些不同的「階段」時,各個階段皆有其特定的主題。這些主題的形成,都不是理想家們坐在皮椅上幻想出來的,它們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演進和國際形勢的變幻逐漸鑄造出來的。換言之,它們是客觀機運參以主觀智慧逐漸融會貫通的,不是根據工程師的藍圖,一層層造起來的。再者,這些不同階段的主題,且往往是前後對立的,峰迴路轉相互矛盾的。因此一個政黨或一個政治家,在推動一種現代化運動之時(不管這一運動是激進的「革命」或緩進的「變法」),他們都要抓住各該階段所特有的主題,從而推動之:既不能落伍,也不能臘等。抓不住主題而落伍了,那他就要被時代所遺棄,甚至流入「反動」,變成「革命對象」,例如幾年前的國民黨。相反的,如抓不到主題而亂搞不急之務,臘等前進,那就變成空想或過激,例如最近的民進黨。空想、過激,對群對己都是有害無益的。他的運動也必然受挫。但是前一階段的空想,往往也可變成次一階段的主題。如此各「階段」相催的程序之中,中國現代化運動,是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它是或緩或急,永遠不斷地向前流動的。 (4) 古語云:「寧為太平犬,不作亂世人。」我們這兩、三代便是不幸地生於這段人不如狗的亂世。跟著時代翻了七八個觔斗,被翻得家破人亡,還不知伊於胡底?倖存海內,哪家沒有一本「難唸的經」:偷生海外做「美國人」做「台灣人」,日子也不那麼好過。痛定思痛,生為現時代的中國人,何以一寒至此呢?一言以蔽之,我們是不幸地生在中華民族史上第二個「轉型期」中,而「十年一變」正是轉型的階梯啊。不過這十年一變的小階段都是過渡性的。既然是過渡性的,就沒有永恆或較長時期存在的屬性,因此每一階段的發展就必然以失敗結束。這也就說明了近一百五十年來,我國出了無數個「失敗英雄」的基本原因。但是這種帶有明顯階段性和進步性的失敗,也正是成為引發和推動次一階段發展的基因。如此生生不息,一階段一階段地向前推移。窮則變、變則通,終於推入其「最後階段」,百川匯海,發展出一個百年,甚或千年不變的「定型」來。只有在那個「雖百世可知也」的「定型」形成以後,中國文明才能恢復它已失去的「優勢」:才能有效地向現有的西方文明作「反彈」,而推動全人類的歷史進入其「超西方時代」。 以上文章摘錄自『晚清七十年』,唐德剛著,遠流出版 ============================================================================== 森南多傑評曰: 上述文章著重在: 『這可能是維新前,日本的封建制度與中古歐洲封建制的基本「型態」甚為接近,因此日本一旦實行「歐化」 (歐洲式的現代化),則社會發展程序若合符契,所以就一鳴驚人了。』,因此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若無好的『基本「型態」』與繼之正確的『社會發展程序』,那麼此現代化就前途漫漫,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完成了。 (1) 吾人要談『好的基本「型態」』,就必須談日本德川時代(1600-1868)。在非西方社會當中,爲什麼日本最早在沒有太大的混亂下實現了現代化?坊間學者在探討此問題時都是從『明治維新』談起,包含許多大陸的學者也是,幾年前大陸拍攝【日本-百年維新】(詳: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70357)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實,分析日本現代化爲什麼會成功,應著重在日本現代化的根源而不是現代化本身的過程。 探討日本現代化爲什麼會成功應該從德川時代(1600-1868)談起,德川時代正進行著巨大的社會變革,其中許多變革直接導致了一八六八年的維新運動及後來新日本的勃興,有很多日本人也不認為傳統社會『德川時代(1600-1868)』給進代社會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礎,並依據這一基礎才得以建成近代日本。傳統社會『德川時代(1600-1868)』之問題容後再談。 (2)吾人要談正確的『社會發展程序』,可先閱讀下列文章(以下文章摘錄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8062, Page 68~Page73): 最簡單能解釋為什麼新興民主國家政治發展順利,就是經濟成功。說的更精準一點,就是擁有高國民平均生產所得。1959年,社會科學家里普賽(Seymour Martin Lipset)提出一個簡明有力的論點:「一個國家越富裕,實踐民主的機會就越強。」里普賽論證,當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祉會也會產生維護民主自由政府的力量和技巧。里普賽刺激出許多正面反面學派的論辯。他們蒐集資料,作統計回歸計算,查證數據驗證假設。經過40年的研究,加上一點限制和闡釋,里普賽的基本論述仍然站得住腳。 當然有些貧窮國家也變成民主了。但是一個在很低的發展水準上建立民主的國家,其民主多半很快夭折。(也有例外,印度即是。以後會有討論)。由政冶學者普茲沃斯基(Adam Pzreworski)和賴蒙基(Fernando Limongi)主持的研究,是對此問題迄今作過最全面的統計調查。它深入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從1950至1990的資料,計算得出國民所得在1500美元(換算成今天的幣值)以下的民主國家,政權的存活期平均只有八年。國民所得1500到3000美元,民主政權平均可以存在18年。在6000美元,它就變得非常有彈性適應力。在6,000美元以上.的國家,其民主政體會消亡的比例僅五百分之一。ㄧ但國家富裕之後,民主就變成不會中道崩殂。 32個國民所得超過9000美元以以上的國家,其民主政權合起來有736年,其中沒有一個消亡。相對之下,69個較貧窮的民主政體,39個失敗-死消亡率是56%。 因此我們也許可以得出結論,一個國民平均所得在3000至6000美元的國家,民主轉型較易成功。民主轉型的所得區間,即使追溯歷史也同樣成立。1820年,歐洲多數國家開始跨出擴大選舉權的第一步,當時歐洲國民所得大約是1,700元上下(折算2000年的美國幣值),1870年增加至2700元,一次大戰前一年1913年是4800元。計算歷史上的國民所得常常必須大膽假設和猜測,雖然比蛟偏於下限,以上的數字大體落在民主轉型區內。此外,許多歐洲國家成為穩定的自由民主政體是在1945年以後,那時他們的國民所得大都達到6000美元左右了。從西班牙、希臘到葡萄牙開始往下數,過去30年的成功例證,幾乎每一個成為民主的國家都在轉型區的上限。 1989年以後,束歐地區國民所得在轉型區上限的國家-波蘭、捷克.匈牙利迅速鞏固民主政冶。處在靠近下限的國家-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就需要較長時間。所以即使在歐洲,即使追溯歷史,此兩者之間相關定率仍然成立。沒有單一因素能完全解釋整個發展過程。但是檢驗過那麼多國家,分處於不同的大陸上,文化差異如此之大,而且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此一結果的確非常之不尋常,國民平均所得的簡單理由能夠解釋那麼多問題。 所有這些關於國民生產毛額的論述,也許給人一種印象,即在眨低爭取民主奮鬥過裎中領導人的重要性。事實遠非如此。若無領導及運動先驅爭取自由,不會發生成功的政治轉型。哈維爾(Vaclav Havd)、曼德拉(Nelson Mandela)和金大中(Kim Dae Jung)等人在爭取自由的歷史上站有光輝的位置。但是作為追求學理解釋,必須深入探討,為什麼會他們成功?及他們什麼時候能成功。對於這類的追問,一位作家憤怒的說道:「並不是國民平均生活所得把民主帶給韓國,而是『道德勇氣和毅力』。」。誠然如此。但是在烏干達、白俄羅斯和埃及也有同樣意志堅定、道德勇氣無缺的仁人志士卻一而再的失敗,無法把邢些地區帶上民主。南韓的民主鬥士們在1960、1970、1980年代也是不斷失敗。金大中再那段時間經常坐牢。什麼因素使金大中在1970年代失敗,但是在1990年代成功,甚至當上了總統呢?勇敢的台灣民主領袖,《自由中國》雜誌發行人雷震,1960年企圖組黨-中國民主黨,把民主帶給台灣。雷震的勇氣一點不比人權律師陳水扁少,但是雷震坐牢,而陳水扁在2000年當上台灣總統。為什麼一個人權鬥士失敗,而另一個成功呢? 即使具有最好的歷史洞見,也沒有辦法預見什麼時候一個國家會成為民主政體。這是一個國家各種複雜特殊歷史條件的混合結果。為什麼西班牙在1977年轉向民主,而非較早時刻?因為其終生獨裁者佛朗哥兩年前1975年去世。為什麼匈牙利轉型於1989年?因為那年得知,匈牙利如果展開自由化,蘇聯不會軍事入侵。為什麼印度在1947年?因為那是英國清算其在南亞次大陸的帝國遺產的一年。其他一體類推。所以,更有意義的問題應該是,什麼原因使民主持久存在?政權會因戰爭、經濟危機和死亡等等原因而改變──但是一個獨裁政權垮台,人民企圖建立民主,什麼力量使民主能夠維持下去?依史實論,這個問題最好的單一答案就是富裕。 富裕對自由為什麼有好處?記的歐洲的例子嗎?經濟發展的過程通常會產生兩項對自由民主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它讓社會中堅,其最重要的社會經營者和廣大的資產階級,能夠取得獨立於國家之外的權利。第二,與這些社會階級磋商過程中,國家政治權力會至少對社會中上層精英的需求,變得比較不任意專斷,而更為遵守規則回應社會。此一過程經常會在不經意之間,導致社會的自由化。裴敏欣根據與歐洲相似的經驗過程,來描述台灣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自由民主化發展路程::快速的成長帶來自由化的後果,很多不是統治階層能預見的。經濟起飛之後,台灣呈現擴張資本主義社會所有的特徵:識字率增加;大眾傳播發達;:每人平均所得提升;而且一個多元分化的都會社群成形──包括勞工、專業中產階級和經商的企業階層。商人階級因其獨立性而顯得很突出。雖然個別企業商人勢小也沒有組織,但是黨國體制卻無法全然將他們納入控制。 大同小異的過程在大多數的東亞地區中重複出現。如同歐洲,經濟自由化產生資產階級以及市民社會。幾十年後產生一些自由民主體制。如同歐洲,獨裁的掌權者並沒有認為他們在促進民主。但是由於刺激經濟成長和現代化,他們釋放出不能控制的社會力量。歷史學家諾德(Phillip Nord)描述這個過程:獨裁政權要的只是經濟發展,但是經濟成長卻使他們反而種下嚴重的錯誤。經濟發展有利擴張受教育的中度階級;它引發出「多元化的社會體制」,一個自由的市民社會,是難以由上而下管理控制的。……威權政體國家可能只是選擇地放鬆它對公眾生活的箝制。可是此一選擇會致命。因為一旦自由化形成的動力衝開閘門,社會累積的各腫不滿可以公開表達,它們就會以公然的反對姿態出現。 諾德描述的是19世紀後期法國的民主化歷史過程,用來形容20世紀後期東亞的經驗同樣適切。 所以: (a) 上述文章談到:『…………………即使具有最好的歷史洞見,也沒有辦法預見什麼時候一個國家會成為民主政體。這是一個國家各種複雜特殊歷史條件的混合結果。………………………所以,更有意義的問題應該是,什麼原因使民主持久存在?政權會因戰爭、經濟危機和死亡等等原因而改變──但是一個獨裁政權垮台,人民企圖建立民主,什麼力量使民主能夠維持下去?依史實論,這個問題最好的單一答案就是富裕。……………………….. 當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社會也會產生維護民主自由政府的力量和技巧。』 (b) 嚴家祺先生提出憲政改革的『二十一個台階』(詳:『民主怎樣才能來到中國』,嚴家祺著,遠流出版社,Page 227)。 (c) 綜合上述兩點論點延申出一些觀念來,那就是或許吾人可用交叉、分析、整理、歸納的方式,以國民所得(人均GDP)為縱軸,看每個歐美先進國家在國民所得(人均GDP)500美元時發生了甚麼重大事件,1000美元又發生了甚麼重大事件,1500美元又發生了甚麼重大事件(這重大事件指的是『開放報禁』、『開放黨禁』、『軍隊國家化』……………………..等措施)………………..以整理出西方國家【共同】最佳的『社會發展程序』,以供中國現代化參考之用。(但僅為參考之用,不可囫圇吞棗全盤照抄。) 《大國崛起》系列圖文書著重完整鋪陳事件演變過程,從各方面深入分析大國從興盛到殞落的關鍵轉捩點,但沒有以國民所得(人均GDP)為縱軸,交叉、分析、整理、歸納出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法國、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九國的【共同】最佳『社會發展程序』,以作為中國現代化有效途徑的參考,誠為一大憾事。 例如:<a>如果美國『開放黨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3500(假設)美元,法國『開放黨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5500(假設)美元,荷蘭『開放黨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4500(假設)美元,其餘6國『開放黨禁』皆在國民所得(人均GDP)3000(假設)美元。 <b> 如果美國『開放報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3000(假設)美元,德國『開放報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3500(假設)美元,英國『開放報禁』在國民所得(人均GDP)4000(假設)美元,其餘6國『開放報禁』皆在國民所得(人均GDP)2500(假設)美元。 那麼綜合<a><b>兩點,吾人可知『開放報禁』應比『開放黨禁』還先實施,而且『開放報禁』的實施點約在國民所得(人均GDP)2500(假設)美元時,『開放黨禁』的實施點約在國民所得(人均GDP)3000(假設)美元時。 (d)但中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沿海跟內陸的國民所得(人均GDP)相差那麼懸殊,若【共同】最佳『社會發展程序』整理出來了,共產黨或許會發現上海應該可實施第七項了,拉薩僅能從第二項開始,那怎麼辦?前文談到:『……………另一點則是島居小邦的關係。西方的現代化,尤其是「經濟起飛」,都是從「小邦」(small state)開始實行的[而現在又逐漸走向大型的經濟邦聯(economic commonwealth);美國獨立之初不也是十三個小邦的邦聯嗎?現在亞洲的「四條小龍」還不是四個「小邦」?…………….』,或許可引導吾人一些思考方向。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