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美國觸目驚心的教訓(1)
2010年1月28日
裘蒂絲·夏皮羅認為,在如何對待原住民的問題上美國所犯下的錯誤是其歷史上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中國對此不應掉以輕心。
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的中國經常會借鑒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美國西部的發展歷程以及對大自然的征服不時成為中國“西部大開發”運動所效仿的榜樣。而西方工業革命後對環境進行的治理又時常成為中國環境危機的擋箭牌。人們寄希望於中國的中產階級能夠施加壓力,使環境能夠沿著“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軌跡良性發展。
然而,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修復等方面以西方為榜樣卻很有可能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在美國,這樣的發展是以嚴重傷害原住民和環境為代價的,其所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 挽回的。美國依靠竊取數百萬美洲印第安人所擁有的土地和資源才獲得了其所擁有的巨大財富。而這些印第安人早在白人定居者踏上美洲大陸前就已經居住在這片土 地上。
時至今日,法庭上針對這種偷盜行為的合憲性所提出的質疑聲依然不絕於耳。而對於美國所謂的正直和榮耀而言,過去的兩個世紀裏遭 受巨大傷害的印第安人在社會和經濟等方面所面臨的問題依然是其臉上抹不去的污點,同時也是一份沉痛歷史記憶。這些曾經的不公不僅依然困擾著我們的國家,同 時,想要對其加以糾正也並非易事。希望融入國際文明社會的新興經濟體應該從美國的失誤中吸取教訓。
美國西部開發的主要內容就是動用種種暴行強行迫使美洲印第安人遷居。例如,印第安人不得不於1831年踏上 "血淚之路" 。喬克托族、徹羅基族、塞米諾族、以及其他一些部族被迫從美國東南部遷往今天的奧克拉荷馬州。途中,疾病和饑餓奪去了數千名印第安人的生命。
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早期的很多年裏,對美洲印第安人進行有組織地弱化和摧毀成為國家的官方政策。十九世紀中葉,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整個印第安人口在大大小 小的戰役中幾乎被消滅殆盡。“賞金獵人們”每砍下一顆印第安人頭就能獲得一筆賞金。此外,還採取了一些其他的策略,例如,消滅水牛等印第安人的肉用動物, 竊取和捕殺馬匹(印第安人狩獵和自衛的交通工具),以及蓄意將天花傳染給印第安人等手段。
接下來,當戰敗的印第安人不得不屈居於保留地之 後,又將印第安人的孩子趕入寄宿學校,迫使他們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或自己的本族語言。印第安人被迫遷居。逐漸地,他們擁有的土地越來越貧瘠,面積也越來越 小,直至他們手中只剩下過去疆土的一小部分。這個故事說來話長,內容令人心痛糾結。有多少許下的諾言被推翻,又有多少簽下的條約被撕毀。正如蘇族領袖紅雲的名言所說的那樣,“他們許下了很多諾言,多到我都記不住。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履行他們的承諾。唯有一個諾言例外:他們發誓要搶走我們的土地,他們已經得逞了。”
這是一個有關殖民統治和帝國主義擴張的典型故事。政治學家們認為,國家擴張疆土的目的是為了掌握資源,安置過剩的人口,以及為了維護貿易市場的安全。拉科塔蘇族的經歷正是如此。隨著黃金和鈾等新的資源在原本屬於印第安人的土地上被發現,一場圍繞著土地和資源的爭奪戰也隨之發生改變。
隨著那些尋找新生活的白人定居者從東部洶湧而來,印第安人的命運被籠罩上了一層陰影。紅雲曾在1870年這樣評論道,“我的周圍儘是白人的孩子。除了一座孤 島,他們什麼也沒有剩下。最初擁有這片土地時,我們還很強大。但是如今,我們像山坡上的積雪一樣開始融化。而你們卻像春草一樣鬱鬱蔥蔥。”儘管徒勞無益, 他還是請求道,“我有Paha Sapa(布拉克山)和大角山兩座山頭。我希望國父(總統)不要開山修路。”
這也不啻于一場文化滅絕運動。而那些白人,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最瞭解什麼對於“野蠻”和“未開化”的遊牧民才是最好,然而卻將印第安人趕入居留地,迫使他們放棄自己的狩獵文化。更重要的是,這麼做的結果是導致整整六代印第安人完全依賴於美國政府,致使印第安民族傳統和自身認知的消亡,以及失業、酗酒、黑幫、 萎靡不振、部落領導權派系叢生、以及對公正和重塑輝煌未曾實現的夙願等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
儘管我可能有些吹毛求疵,甚至是滿腹偏見。但是,針對這些指摘,美國最高法院在其1980年作出的判決中裁定對非法侵佔布拉克山的行為進行賠償。而對這段歷史的大致描述也為大眾所接受。然而不幸的是,許多年輕的美國人在學校裏並沒有學到這段歷史。今天,很多印第安人感覺他們是被遺忘或被忽視的一群人。
在經過長期的鬥爭之後,拉科塔蘇族還是被迫遷往美國中西部的南達科他州。2009年5月,我曾經與一群美國大學的學生一道在松樹嶺印第安居留地呆 了一周時間,試圖借此找到能夠改善當地群眾生活的辦法。這片面積為13000平方公里的居留地建於1889年,是美國第二大印第安居留地。松樹嶺的面積甚 至比美國東部的康乃迪克州還大,人口估計超過3萬。然而,由於很多人無家可歸,或者逃避人口普查,因此,官方的人口資料僅為19000。
目前,居留地是美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人均年收入僅為3千美元(20500元)。與發展中國家一樣,這裏的人民同樣面臨的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問題。
這裏的青少年自殺率是美國最高的地區之一,是全國平均水準的兩倍。嬰兒死亡率更 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00倍;糖尿病和肺結核的發病率是全國平均水準的8倍;儘管在居留地範圍內頒佈了禁酒令,然而酗酒現象仍然十分猖獗。失業率高達 85%。居留地男性的平均壽命僅為46歲,女性為49歲。很多家庭既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通電。在其相鄰村鎮,以及與之距離最近的大城市——拉皮德城裏,種族暴力事件更是家常便飯。雖然部落政府應當享有“自治權”,然而重大決策還是掌握在聯邦政府印第安人事務局(BIA)的手中。
被迫離開故土,並且目睹自己熟悉的環境變得面目全非是導致居留地面臨今天這些深層社會問題的重要因素。
裘蒂絲·夏皮羅:華盛頓美國大學國際服務學院自然資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生項目主任。
http://www.chinadialogue.cn/article/show/single/ch/3471
直面美國觸目驚心的教訓(2)
2010年1月28日
美國的原住民在他們的土地上被白人定居者連根拔起,這使當地的環境和文化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本文第二部分,裘蒂絲•夏皮羅講述了其中一個部落的經歷。
拉科塔是包括達科他和納科他在內的蘇族分支之一。拉科塔族人曾經過著遊牧的生活。他們的足跡遍佈草原和平川。從威斯康辛州到懷俄明州的大角山,北起加拿大,南至堪薩斯州,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無不留下他們捕獵水牛的身影。
從部落流傳下來的傳奇故事中我們能夠找到他們的發源地,就在今天南達科他州的布拉克山。最後,這些山巒因被白人刻上了四位美國總統的雕像而被稱為拉什莫爾山。這些山是印第安人被佔領地的一部分。時至今日,美國的司法界依然對此深感懊悔並圍繞這一問題爭論不休。
拉科塔是蘇族最大的分支,其下又分為奧格拉拉族、洪克帕帕族等五個部族。居留地建立伊始,就要求所有的印第安人都必須在一個部落登記入冊。今天,松樹嶺印第安居留地是奧格拉拉蘇族的領地。
印第安人的傳統食物除了低脂肪、高蛋白的水牛肉外,還有野生蘿蔔、野櫻桃及一些種植蔬菜,如玉米、南瓜等。這些蔬菜主要依靠與其他部落進行貿易而得。早期,他們與白人的接觸始於皮毛交易;拉勒米堡就是在海狸被獵殺殆盡之後為了便於水牛皮交易而于1834年建立的。法裔皮毛商人們與印第安人通婚後生下混血兒。這些混血兒成為白人與蘇族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並為他們之間進行進一步富有成效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然而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為了獲得他們眼中的美味——水牛舌,武器裝備精良的白人開始對水牛進行大規模的捕殺。因此,水牛逐漸開始消失。此舉使印第安人大為光火。對於他們而言,動物渾身都是寶。動物給予他們食物、棲身之所、衣物及宗教儀式上的祀品。通往太平洋西北部的俄勒岡之路途徑拉勒米堡。而沿著這一路線大批湧入的白人使拉科塔人的主權和生活受到了嚴重威脅。
1868年簽訂的著名條約最 終為一系列的戰爭畫上了句號。美國在條約中承認整個南達科他州西部地區(包括布拉克山在內)均屬於大蘇族保留地。同時,懷俄明州東部地區也是“印第安人不可分割的領土”。除了貿易和政府事務的需要,任何美國人不得進入這些地區。重要的是,除非全體印第安成年男性中的四分之三簽署通過,否則不得對條約進行任何修改。而正是基於這一條款,今天法庭依然對美國隨後侵佔印第安土地的行為提出質疑。因為檔上同意修改條約的簽名數量並不完整。
隨著1874年卡斯特將軍的遠征,這片土地上被探明的黃金儲量越來越多。美國試圖購買布拉克山。而一場規模巨大的淘金熱潮也拉開序幕。然而,由於印第安人缺乏土地所有權的概念,因此拒絕出售他們的土地。例如,印第安首領黑隼就曾說道,“我的理智告訴我土地是不能出賣的。大神將土地留給他的子孫,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只要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就對其擁有一切權利。除了那些能夠被帶走的東西,任何東西都不能被出賣。”
迫於壓力,印第安人不得不遷居他處。而由於水牛近乎絕跡,印第安人狩獵更加困難,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只能遷居。美國軍隊當時命令所有的印第安人必須前往他們的“事務處”或居留地中心。凡是拒絕前往的都被視為“敵人”。 1876年爆發的小大角山戰役將保德河附近發生的一系列小規模衝突推上了高潮。這場針對卡斯特將軍戰爭同時使瘋馬等印第安人領袖聞名於世。這是印第安人最後一場關鍵性勝利。之後,印第安人的命運急轉直下。
1877年,由於政府克扣口糧配給,印第安人迫於饑餓不得不放棄了布拉克山。即便這樣,大多數人仍然拒絕在新的條約上簽字。最終,條約僅獲得了十分之一的簽名,遠 未達到規定的四分之三。到1878年,松樹嶺以及其他一些居留地已經形成。之後,印第安人被迫簽下的協議中允許農民和礦工移民侵佔其他印第安土地。
而剩下的支零破碎的印第安居留地也只不過是1868年和平條約中所許諾的領地的一小部分。水牛被捕殺殆盡,昔日青草漫漫及人肩的大草原也因為過度放牧和耕作而變為沙漠。1914年,最後一隻候鴿也死在了動物園裏。而曾幾何時,遷徙中的候鴿遮天蔽日,數日不絕。在推進現代化和建設“新世界”的旗號下,在資源無限的錯誤觀念下,美國大平原的生態系統被徹底地、無法挽回地改變了。
到十九世紀末,當時的蘇族印第安人就已經完全喪失了他們傳統的狩獵生活方式。出於國家對印第安人的法律監管,他們的謀生手段消失了,同時還禁止他們再過遊牧生活,使他們完全依賴於政府的食品供給。
十九世紀的最後幾年裏,或許是由於文化的極度低迷,在一位名叫沃屋卡的派尤特印第安人先知的帶領下,一場神秘的預言運動席捲整個印第安人聚集地。在他的預言中,印第安人都應該跳“鬼舞”,借此喚醒死去的先人,讓水牛重歸大地,讓白人從美國的土地上消失。奧格拉拉-拉科塔蘇族狂熱地信奉這個預言,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種特殊的“鬼衣”。據說穿上此衣將刀槍不入。
1890年,數百名印第安人聚集起舞。這引起了白人的恐慌,並試圖禁止這種舞蹈。支持鬼舞的著名精神領袖坐牛最終被殺害。隨著緊張局勢的升溫,一些印第安人逃往巴德蘭茲劣地。而在這裏,他們遭到了美國第七騎兵隊的阻擊。最終,首領大腳投降。一行人被押解回松樹嶺居留地。正當他們在傷膝河安營紮寨之時,槍聲響起。由於堅信鬼衣能夠護體,印第安人沒能很好地保護自己。數百名印第安男人、婦女、以及兒童在大屠殺中喪生。1890年12月29日發生的傷膝河大屠殺被認為是印第安人抵抗白人運動的終結。而他們長達一個世紀的苦難經歷和文化認同缺失則由此拉開了序幕。
隨之而來的便是對他們進行“美國化”和強制同化。不同基督教派的善意傳教士被派往各個印第安人居留地,這樣就不會引起他們之間的相互競爭。在尤利塞斯·S·格蘭特總統任命牧師作為政府代表時,聖公會獲得授權掌管松樹嶺地區(此舉偏離了政教分離的原則)。秉承著造福於那些可憐的異教徒的信念,他們大肆宣揚自己的宗教,並宣稱印第安人是無知的惡魔信徒。印 第安人的孩子被他們帶出居留地,送往遙遠的寄宿學校。他們長長的辮子被剪掉。學校還把他們的父輩是野蠻人的觀點灌輸進他們的腦海。並且不允許他們在學校裏 講拉科塔語。最終,許多印第安人接受了他們的文化是落後文化的思想,並產生了嚴重的自我厭惡情緒。很多心理學家都將這看做是一次大規模的文化創傷。
傳統政府被印第安人事務局(BIA)所取代。他們雇傭願意合作的奧格拉拉人來幫助白人執法。儘管土地應該被分配給印第安人,然而,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因為印第安人缺乏土地所有權的意識,大部分土地一點一點地從他們手中被騙走。而後代人的索權使土地保有權問題變得異常複雜。
歷史再一次發生了扭轉。1934年頒佈的《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 允許部落制訂自己的憲法,停止印第安人事務局對當地文化的壓制。然而,這一政策卻又一次發生了改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政府臨時推行“終結政策”,鼓勵印第安人結束部落生活,離開居留地,搬到美國的其他城市。只有少數印第安人具備在異鄉生存所必須的技能,大多數最終還是回到了居留地。
由於完全依賴政府,今天的印第安男性身無一技之長。家庭成員也沒有出去謀生或工作的傳統。分配給他們的土地相對貧瘠,而且自然資源匱乏;礦產資源豐富的布拉克山也落入他人之手。而且,在蘇族人的傳統觀念裏,在任何情況下開挖土地都是不允許的。部落政府手中沒有實權。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勾心鬥角、腐化墮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個名為美國印第安運動的武裝組織與當時負責治理居留地的腐敗保守派展開了鬥爭。他們行進到華盛頓,佔領印第安人事務局長達數日。而回到居留地後,1973年在傷膝河大屠殺的舊址前展開的與聯邦員警長達4個月的對峙終於讓他們放下了派系間的爭鬥。但是,直到今天,對於這次事件的苦澀記憶依然停留在人們的腦海。
1975年通過的《印第安民族自決與教育援助法案》允許印第安人擁有更大的自治權,其中包括組建自己的員警隊伍和掌管學校等。同時,根據1868年的條約,有關土地索權案的訴訟一路告到了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於1980年做出裁決,判定印第安人有權就被侵佔的土地獲得賠償以及相應的利息。法庭宣佈的初步賠償金額高達1700萬美元(1.16億元)。加上利息,其現值超過4億美元(27億元)。
然而,蘇族人卻拒絕接受賠償。他們堅持認為,他們的土地不能夠用來出售,並且認為自己的代理律師沒有盡到其代理人的職責。直至今日,很朵拉科塔人依然要求按照1868年條約將布拉克山歸還給他們。他們依然不懈地通過法律和外交管道希望拿回他們的土地。
裘蒂絲·夏皮羅: 華盛頓美國大學國際服務學院自然資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生項目主任。
http://www.chinadialogue.cn/article/show/single/ch/3473